個人信息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入杭州浙江武備學堂。三十一年考取日本振武學校,次年在東京謁見孫中山,加入同盟會。三十三年夏畢業,列優等第一名。暑假回國省親,適逢徐錫麟、秋瑾遇難,清政府搜捕革命黨人,即潛經上海返日本東京振武學校補習。同年12月1日進東京青山近衛師團步兵第四聯隊充士官候補生。三十四年進陸軍士官學校。宣統二年(1910年)夏畢業後回國,分派在浙江陸軍第二十一鎮任中軍官(副官長)。三年調任第三十二標教練官,秘密聯合進步同志鼓吹革命。武昌起義,浙江革命黨人積極回響,籌划起義,光復浙江。經周密計畫後,決定由吳思豫、朱瑞負責聯繫駐杭州城外筧橋、南星橋的新軍步兵第四十一協三十一標和三十二標,作好準備,伺機起義。11月4日,杭州起義。次日,思豫等率部隊攻入旗營,處置了不投降的都統貴林。1913年任浙江第六師第九十八團團長,駐鎮海。同年7月,參與孫中山領導的討伐袁世凱鬥爭,失敗後,被浙江都督朱瑞削奪兵權,調任浙江陸地測量學校校長。1916年復任陸軍步兵第九十八團團長,編入浙江護國軍第一軍,繼續參與反袁鬥爭。是年秋,孫中山到杭州觀光路過紹興,特地去府山看望吳思豫,並由思豫陪同遊覽了紹興名勝。之後,思豫先後任浙江寧台鎮守使署參謀長,浙江嘉湖鎮守使署參謀長等職。
人物生平
1921—1922年間,孫中山在上海時,吳思豫常去探望,親聆教誨。1926年5月秘密離開浙江,至黃埔軍校,任少將編譯員、訓練部主任。在此時加入中國國民黨,後被選為黃埔軍校特別黨部監察委員。同年7月參加北伐。
1927年3月15日,吳思豫奉命在黃埔軍校部分學生內辦理“清黨”,故意拖延時間,放走共產黨員甘竹溪、胡錕等人。10月,調任浙江軍事廳少將參謀長。1928年任南京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辦公廳中將主任。同年10月,任國民黨參軍處參軍兼總務局局長,並暫代參軍長。1929年4月前,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政府交涉決定收回被日本侵占的濟南、青島,思豫奉命負責接收。事後,任國民黨青島特別市黨部指導委員兼青島市代市長。時青島日本工廠發生大罷工風潮,思豫支持罷工,不與日本資方妥協。1930年2月任首都警察廳廳長,1933年2月託病堅決辭職。5月,蔣介石命吳思豫去南昌,在蔣介石主持的蘇皖贛三省“圍剿”紅軍的總部任辦公廳副主任。思豫答以病尚未愈不堪勝任。9月,去南京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同年冬,日本陸軍大臣荒木派古谷中將來中國訪問蔣介石後,蔣介石派吳思豫去日本拜訪荒木。抵日本四五日後,日本議員欲約吳思豫去見首相廣田,思豫婉拒。啟程回國途中,將日本議員贈送的有關反共、防共書籍拋入大海。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國民黨中央軍事機構改組,吳思豫調任軍委會銓敘廳中將廳長,撫恤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0月初,蔣介石派吳去山西觀察戰事,協助閻錫山死守太原抗日。思豫臨行前,寫下給家人的遺囑信,預備為國殉職。1938年冬去重慶,與沈鈞儒同住棗子嵐埡宅園。
成就及榮譽
1946年5月調任國民黨政府典禮局局長,同年6月以陸軍中將銜退役。冬,蔣介石派吳思豫為“制憲國民大會”軍隊黨部代表。1947年末,目睹蔣介石一意孤行發動內戰,遂產生脫離蔣氏政權的決心,曾與邵力子談起見機離去的意思。1948年5月,任總統府第四局局長,總統府參軍。1949年2月2日致函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辭去職務。李宗仁批示慰留,思豫一面堅辭,一面於4月間由嘉興去上海,隱居等待上海解放。新中國成立前後,思豫在上海以教授太極拳謀生。1952年7月去天津兒子吳杭勉處定居。1953年10月初,赴北京看望老友李濟深、邵力子、張治中。後加入民革。1955年4月由天津市人民政府聘請為天津市文史研究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