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豫國

古豫國(有息國)歷史鉤沉

字上部之手,反映出周人對反叛之古豫國的鄙視,視其為行屍走肉之國。由此反觀豫字,實即予象之合文,與有象字義相類。這個有象國即古豫國是何方神聖?筆者以為有象國之象,並非泛指大象、野象或馴養大象之國,實指一代聖君帝舜之胞弟象。有象國或古豫國是帝舜封象的領地的俗稱。萬章曰:,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0孟子)曰:,,封之有庳,富貴之也。,,(孟子#萬章上)帝舜封象於有庳。(史記#五帝本紀6正義)舜封象於有鼻。顏師古注:有鼻,在零陵,今鼻亭是也。(漢書#昌邑王劉賀傳6)按有庳即有鼻。顏師古給出的答案,其實是其後世南遷的最後立國處。其初封地似應在帝舜賴以起家的古遂國一帶。按庳、鼻與自、息、泗等字上古本為一字,自和息則是鼻
子的本字。金文中自就是鼻子的象形,息字則是象形的鼻子下多了幾點以示鼻涕,意在強化鼻子之意。泗字是息字的變形,在此假人鼻以示象鼻。據左傳魯哀公十年、十一年載,春秋齊國南鄙有息邑:十年春,公會吳子、邾子、郯子伐齊南鄙,師於鄎。,,十一年春,齊為鄎故,國書、高無丕帥師伐我,及清。季孫謂其宰冉求曰:/齊師在清,必魯故
也。若之何?按此時清邑(今山東長清南)至汶水北岸皆屬齊國南部邊陲,鄎邑應在清邑與古遂國(齊之遂邑)之間,也不排除在古遂國之南的可能。鄎邑本為古遂國馴象部族(媯姓)象鼻家族的聚居地,帝舜為加強對外擴張,將其胞弟象封於此地而為有鼻國(有息國)的始封地。至於其俗稱為何叫做豫即予象氏,可能是因為內部分封的緣故,因而有別於外部的有夏氏和有唐氏等。後來其俗稱又規範為有象氏,至周初被貶稱為月象國。古豫國(有息國)和古遂國南方,今汶水南有地名炊鼻,更有流經魯國首都曲阜的泗水。西南方向今豫東的商丘和虞城是虞夏、殷商時有虞氏的
兩個重要據點,但不是原居地,為有虞氏西進稱霸中原的戰略要地。於是象奉命率領象鼻家族,先是越過汶水拓展到了泗水流域,接著又完成了對今豫東的擴張。總之,古豫國(有息國)一經誕生,立刻進入了首個鼎盛期。帝舜死後,由於象與商均展開激烈的王位爭奪戰,並擅稱鼻天子,從而為大禹完成虞夏易代提供了良機1。夏朝中期,當諸帝大肆向東方擴張之時,作為九夷中的陽夷)))古豫國只好被迫臣服。隨著成湯反對夏朝的發生,古豫國即有息國奮而投
入殷商的懷抱。羅振玉殷虛書契續編著錄有一塊殷虛骨臼辭刻曰:戊申息婦示二屯永。息婦即息族之女嫁於商王者,說明當時息國與商王室通婚,雙方關係相當密切。山海經及水經注提供了殷商初期古豫國(有息國)的受封位置:
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鄉西南,入淮極西北。一曰淮在期思北。(山海經海內東經第十三)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鄉西天息山,地理志曰:出高陵山,即猛山也。亦言出南陽魯陽縣之大盂山。又言:出弘農盧氏縣還歸山。博物志曰:汝出燕泉山,並異名也。(水經#汝水注二十一)天息山屬於伏牛山脈,位於今河南嵩縣南部,是汝水即今北汝河的發源地。按天息山之天息與天邑商、天虞、天吳以及天黿氏同例,即大息之義。成湯時將古豫國即有息國分封於天息山
一帶,天息山因而得名,源於此山之汝水則得名為息水。又有邑,一說在今河南魯山境內。即為邑、媯姓之邑,亦屬古豫國。目的是令其協同今河南嵩縣一帶之崇侯國斷掉夏人之退路,並在西南方向同應國攜手拱衛天邑商。由於天息山一帶略顯偏僻和貧瘠,而鄰近的洧水流域文化發達,土壤肥沃,有有熊、越戲方等十餘個方國,人口眾多,又靠近殷商核心區,對古豫國頗有吸引力。今河南登封、新密和新鄭一帶的洧水流域有洧水及雙洎河:洧水出河南密縣西南馬領山。水出山下,亦言出潁川陽城山,山在陽城縣之東北,蓋馬領之統目焉。(水經#洧水注卷二十二)洧水即源於今新密聖水峪,溱水於曲梁鄉大樊莊匯入洧水後開始,一直到新鄭南關明代以來被稱之雙洎河。首先洧水的洧字讀如媯、為,其次雙洎河之洎字本義即自水之合文,自、洎與息、鼻古音義完全相同,當地人至今不讀洎讀xi(息)。據此推測洧水和雙洎河殷商時是為溈水或息水。又據戰國策#秦策二和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記載,秦武王使甘茂將兵伐宜陽,甘茂恐武王半途而廢,二人乃盟於息壤。由於古息國歷來未立足於關中,此秦邑息壤是為秦國的飛地,但不應離宜陽過遠。洧水流域儘管方國不少,然今登封東部、新密西部一帶是為空白,因此,息壤邑應在此處。上述情況表明,天息國(古豫國)受封后開始向東北方向開疆拓土,疆域及統治中心逐步拓展至洧水流域西部,成為殷商大國。1979)1980年,淮河流域的河南羅山莽張發現了商代晚期息國貴族墓地。在出土的26件青銅器上,皆鑄刻有息字銘文,皆為象形之人鼻,下帶有數點,以表示鼻涕[4。經過後續的數次發掘,帶有息字銘文銅器已達80餘件,並出土有大量兵器。從而有力地證明了殷墟二至四期文化期間,息國貴族武裝不僅跟隨商王南征江淮,進行擴張,而且為大
邑商鎮守大別山關隘。息國墓地旁就是羅山、光山間南北流向的竹竿河,沿河谷地應為翻越大別山的南北古道之一,竹竿河南部發源地為大勝關(今湖北大悟宣化店),莽張西南方向小潢河谷地為另一古道,源頭處為冥阨三關之一的大隧(九里關)。竹竿河、小潢河北流入淮處有古渡口(春秋時的羅汭),北岸即後來的周代姬姓息國所在,此地應有保障息國駐軍之采邑。息國駐軍的任務為防守大別山十二關隘之中的大勝、大隧二關及古渡口o,那么包括冥阨、直轅在內的十個關隘及渡口又由誰防守呢?看來至少從殷墟二期開始,大邑商的南部邊界已達大別山脈,其餘關隘及渡口由大邑商本部及其他方國軍隊把守。總之,殷商時期是古豫國即有息國最後的晚餐。周武王滅商後為清除東進障礙的需要,回師剪除了洧水流域包括古豫國在內的殷商諸邦國,並分封了包括姬姓息國在內的一系列同姓諸侯。古豫國被滅後大部分貴族率族人向東方退卻。根據周公東征再次滅掉豫國,將胡公滿改封於以今河南淮陽為
中心的,包括豫東、皖西地區的陳國分析判斷,陳國之轄區、都城即古豫國的範圍和首都。武庚之亂爆發後,南部戰區的關鍵戰役便是周人與古豫國的決戰,從雪鼎銘文內容看,周人是把古豫國作為東夷(應為淮夷)之首對待的,成王掛帥,並且使用了重要將領率主力部隊,火速討伐之。所以古豫國絕對是南部戰區反抗周人的盟主和主力。這是目前唯一明確反映古豫國的最珍貴的史料。(周公)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孟子#滕文公下)此處之象即指反周的古豫國集團,最終古豫國再次亡國,並由此開始了向南方遷播移民的過程。

古豫國(有息國)之遷移

古豫國再次覆滅後,大部餘眾開始了也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之南遷移民潮。其特點猶如三級跳。首先的助跑起跳主要向兩個方向流徙:一是向東南地區遷徙,結果有歸姓胡國的建立?。一是以古豫國國君為首的大部貴族向南方退至淮河南北之駐軍地,遂與大批南逃之殷商殘餘勢力匯合形成南淮夷,昭、宣經營南國時期繼續與周人抗爭。至/宣王中興時遭周南國之師沉重打擊,昶、樊、番、江、弦、光、黃、白、東蓼等南淮夷邦國被迫歸附受封姬姓蔣、賴、息三國南遷改封於此,古豫國餘眾見大勢已去,遂向東退入豫章地區。又有樹木名豫章木或櫲樟木。(楚子期)抉豫章以殺人而後死。(左傳魯哀公十六年)木則楓、柙、櫲樟。(文選左思.吳都賦。注:同豫章,大木名。)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楩、、豫、章。張守節正義:按: (溫)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章乃可分別。一說,豫章即樟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如上所述,豫章木或/櫲樟木應即樟樹(木)之別稱,而非兩種樹木名稱。今江西贛江上游之章水,又有豫章水之名,亦可佐證。現在的問題是樟木為何又有豫章木之稱?
按戰國秦漢時期,秦嶺地區有不少豫章樹即樟樹,與其處於同一緯度的大別山地區也有大量森林分布。根據左傳關於豫章木、豫章古地名的記載,判定整個大別山區生長著大片茂密的樟樹林。由此推論古豫章地區最初並無豫章之名,待到古豫國餘眾進入此樟樹林區後,方才有了豫國與樟木名稱之聯綴)))古豫章之名。由於其毗鄰中原,此地之樟木較早開發並被認知,因此樟樹、樟木遂有了豫章木之美稱。及至春秋早期,隨著古豫國餘眾所處豫章地區周邊之東蓼、蔣、黃、弦、息(姬姓)、江、英氏、群舒等國勢力的強大,特別是原處於丹淅之地的楚國,此時奉行著積極向漢東地區擴張之政策。其首選目標就是包括古豫章地區在內之淮河上游區域。在此強大的殖民蠶食壓力下,古豫國餘眾無奈之餘,決定進行南遷移民之二級跳,在群舒(今安徽西南)以西翻越大別山,穿越湖北進入湖南之境。
左傳最早記載豫章之名為魯昭公四年(前538年),然春秋時期除了屢見/豫章0之名外,再無古豫國餘眾或豫章地區的其他信息。看來豫章地區早已是人去樓空矣!故古豫國餘眾離開此地南遷的時間應為早期的中晚段。古豫國餘眾沿八百里洞庭東岸進入湖南後,以今岳陽為起點積極向南拓土開疆。今望城與湘陰之間的湘江西岸為河網縱橫之沼澤濕地,有鼻洲、上下鼻浦和上下鼻口等(水經#湘水注卷三十八,高口水條),表明此地可能為有鼻(有息)即古豫國人
從事漁業和水面種植、採集活動的場所。再向南,今湘江下游有支流溈水河,古稱溈水:溈水出益陽縣馬頭山,東徑新陽縣南,晉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溈水又東入臨湘縣,歷溈口戍東,南注湘水。(水經#湘水注卷三十八)益陽縣馬頭山即今寧鄉縣的溈山,按溈水之溈,即為水的合文,為即媯。春秋時今湖北襄樊南有媯姓盧國(亦稱中廬、盧戎),後被楚國所滅。由於楚國一直實行優待滅國貴族之政策,所以,此地(楚認為湖南為蠻荒之地)不可能封於盧國貴族。如此溈水、溈山之名則成為古豫國餘眾南下開疆拓土之證明。溈水南部不遠就是今湘潭韶山。韶山,相傳舜南巡時,奏韶樂於此,因名。,,山有八景,風景優美。(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慶一統志卷三五四)實事求是地說,韶山不可能是帝舜南巡奏樂之地,但極可能為古豫國舉行重大祭祀和慶典活動之地,韶樂也是古豫國之樂。不過,帝舜南巡奏韶樂於此之說很可能就此被古豫國貴族編造出來,這樣他們就成了帝舜之後裔了。從考古方面看,湖南1979年以前發掘和收集的商代青銅器已達三百餘件,許多為禮儀重器,最重要的出土地點在湘中的寧鄉縣西部一帶。過去一
般多將其視為虎方之遺物,現在看來應多為古豫國和與其一同南遷的邦國、家族之傳國重器。經過一番積極經營,今溈水以北至岳陽成為古豫國之大後方,今溈水、溈山一帶為其中心區域,溈水西部為其都城所在,今湘潭韶山為其祭祀慶典之處,從而形成了狹長數百里之疆域。然而,好景不長。一場大災難再次降臨在古豫國身上。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山海經#海內南經第十)有巴遂山,澠水出焉。又有朱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山海經#海內經第十八)巴蛇食象作為我國著名之神話傳說,折射出的歷史真相是古巴族與古豫國之間一場曠日持久的慘烈戰爭。因為現今世界上各國各民族的一切傳說中,都沒有蟒蛇吞噬大象之事例,而且是吞下消化了三年方才出其骨。實際上巴蛇代表了古巴族,象(帝舜之弟象早已成為國家神只和象徵)代表了古豫國。三歲而出其骨暗示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年之久,最後以古豫國敗北再次南遷而告結束。推測古巴族(可能是武陵蠻)在積極向東發展過程中,於溈水流域遭到古豫國奴隸主貴族野蠻的奴役,被迫
舉行大規模反抗,並且得到了其他各部的鼎力相助。也許是楚國暗中慫恿、挑撥引起也未可知。這場戰爭發生的時間大約在春秋中期末。至於岳陽的巴丘或巴陵,相傳為堯使羿斬巴蛇於此,骨堆如丘,故名。然筆者認為此說大有問題,因為羿實為斬修蛇而非巴蛇,再大之蟒蛇,也難以骨堆如丘,其實古人就有與筆者觀點相似者:象骨山,山海經雲巴蛇吞象,暴其骨於此山湖旁,謂之象骨港。(說郛百二十卷本,卷六二輯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剝去神話之外衣,此地實為集中埋葬古豫國陣亡勇士的墳墓。從春秋早期南遷至此,到中期末再次踏上南尋世外桃源之路,古豫國在此存在了一百多年,初步開發了湘中、湘北地區。古豫國餘眾撤離溈水和巴陵後,沿湘江東岸向南行進,開始了南遷移民三級跳的最後一跳。經過今醴陵仙霞鄉時,舉行了重大的祭祀活動,祈求上天保佑其南遷順利,為此使用了最重要之傳國重器)))象尊。祭祀之後將象尊就地掩埋,然後沿湘江東岸南行,最後進入三面群山環繞的古零陵盆地。該象尊重2 775克,通高22. 8厘米,長26. 5厘米,寬14. 4厘米。三處有鳳鳥紋裝飾,古樸、渾厚、凝重,反映了殷商青銅器之風格,而其象鼻卻鑄造得十分華麗和誇張,與此風格迥異,由此證明其必屬有息國即古豫國之傳國重器。容庚先生著商周彝器通考和殷虛青銅器通論,著錄了3件象尊,但遺憾的是均已流失國外。現藏於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
的一件商代象尊,高17. 2厘米,長21. 2厘米,寬10. 6厘米。在象的背上有一個橢圓形的口,蓋上連鑄有一站立的小象為蓋鈕,形成了大象馱小象的式樣,與國內現存的非常相似,然柔和些,容庚先生稱其為夔紋象尊。筆者以為它們應當是夫妻象尊,為當年古豫國的傳國鎮國之寶。而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象尊高65厘米、長96厘米,是現
存象尊中最大的一件。象鼻雖殘,也不誇張,其自然寫實的造型和紋飾風格使得專家更傾向於它出自長江流域中部盆地的工匠之手,鑄造時間為晚商周初。竊以為其鑄造於周初淮陽或淮河南北時的古豫國,並且由早先的刻意誇張象鼻轉而表現其龐大之身軀,以擬人化的手法突出其國家神)))開國者象。上述三尊象尊均出土於湖南,很可能都在長沙一帶,成為古豫國南遷湖南之鐵證!零陵其實就是舜陵,源於娥皇、女英千里尋夫。關於帝舜南巡蒼梧而崩0之事,無論是神話、民間傳說、史籍,還是歷代文人騷客,多有傳誦。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
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山海經#海內經第十八)(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史記#五帝本紀又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之西漢長沙國駐軍圖,在其南部邊界處明確標出九嶷山和帝舜葬處標誌和文字。然結論仍然是傳說和野史,而非信史,因為虞夏時代中原帝王還沒有南達五嶺之能力。筆者以為其罪魁禍首非古豫國貴族莫屬!其目的是借揚名聖君以抬高自己。不過,造假本身亦為後人提供了古豫國餘眾遷徙定居在古零陵的確證。進入零陵盆地的古豫國餘眾受到了當地土著的壓制。盆地西南方是越城嶺,因附近有越城而得名,為土著政權或部落所在,也即後來秦漢長沙郡之零陵縣治所(今廣西全州西南鹹水鄉)。越城依山(越城嶺)傍水(東臨湘江,西傍溈水),形勢重要。灕水又南與溈水合,出西北邵陵縣界,而東南流至零陵縣西南,徑越城西。,,溈水又東南流,注於灕水,5漢書所謂出零陵下灕水者也。(水經#灕水注卷三十八)因此,古豫國經過備戰一舉滅掉了土著政權,將越城據為己有,城西之水遂有溈水之稱,又將越城改稱零陵(舜陵)。然後才隨心所欲地向整個零陵盆地拓展勢力。鼻亭神在營道縣北六十里。故老傳雲:舜葬九疑,象來至此,後人立祠,名為鼻亭神。(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括地誌)泉陵縣北部東五里有鼻墟,象所封也。(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王隱晉書)上述記載和傳聞正反映了其拓展情況。位於九嶷山帝舜陵寢)))零陵附近的漢晉時的營道縣(今寧遠南)北60里和唐朝的道州(轄漢晉營道縣地,今湖南道縣)治所,皆有象祠,供奉鼻亭神(鼻天子),為古豫國所建。而零陵由西向東南九嶷山的轉移既反映了古豫國勢力的膨脹,亦說明帝舜陵本來就是子虛烏有之事。位於零陵和湘水之東的西漢零陵郡治古泉陵城(今湖南永州市),地處瀟水之濱,無論是所處地理位置,周圍環境,還是城邑規模,均優於零陵城,推測為古豫國東遷之都,即鼻天子城,近郊的鼻墟是其祭祀場所。又今常寧出土有殷商銅器犧首獸面紋方鼎,亦豐富了古豫國南遷零陵盆地的內容。大約戰國時期,豫國一部又分別向東南、正西發展,再開洞天了。

餘論

通過對古豫國歷史之鉤沉、梳理,粗略地將其概貌展示了出來,相信對於古史特別是河南地方史研究,對於古豫州之形成等能起到拋磚引玉之作用。古豫國的一部遷播史即是大規模地、不斷南遷的早期移民史。就中國移民史而言,永嘉南渡被視為傳統的第一次大規模南遷移民潮。然筆者以為否,就目前而言,從西周早期開始經春秋戰國至秦王朝,實為一場大規模的、持續不斷的早期移民潮,其中又以南遷移民為主。因此,古豫國的遷播史不是個案,而是縮影。隨著周公東征之凱鏇,中原和海岱地區大量殷商邦國南移淮河至大別山一帶而形成南淮夷。接著與古豫國同時或稍後一同南遷瀟湘的還有許多方國、家族,如湖北麻城東北的舉國、河南桐柏的昶國等。春秋以降,楚國先後滅掉了數十個邦國。雖然將部分亡國貴族遺民遷至中原地域,但更多地是將其安置在淮河以南至湖北中北部,實為強制性南遷移民。另今湘西、貴州苗族中的蔡家和宋家苗自稱為蔡、宋兩國之後,應為春秋戰國時期蔡、宋兩國先
後滅亡後,部分遺民南遷融合所致。最後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南平百越,戍守兩廣、五嶺,應為此次早期南遷移民浪潮之大收官。
注釋:
1古史中並無象稱帝的說法,然象之後人卻固執地稱其為鼻天子;只能說明帝舜死後,象與商均展開了激烈的帝
位爭奪戰,在部分諸侯慫恿下,象曾公開稱帝。o息國駐軍的任務並非通常所說守衛冥阨三關。關於大勝關的情況來源於湖北大悟宣化店。安徽阜陽之歸姓胡國當為胡公滿之子小胡公所建,歸為歸順周朝之義,又保留了媯姓之發音。
關於前者見路史、太平御覽引幽明錄宋代始興縣郊有鼻天子城和鼻天子冢。又今韶關古稱韶州,傳說因盛產韶石得名。關於後者貴州修文、黔西貓跳河下游至六廣河有舜水灣、象庳峽、象鼻山、象祠及舜與象庳侯巡視之傳
說;明代王陽明謫居貴陽時曾寫就象祠記等。關於舉國,春秋有楚邑柏舉,附近有舉水;湖南寧鄉發現有/葵舉0提梁卣和己舉鼎。今湖南永州西南的雙牌永江有永山永水之稱,傳說為春秋昶國南遷所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