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吳堂勝,原廣東省海康縣(今雷州市)北和公社潭葛大隊的黨支部書記。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從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啟動的。在包產到戶這場偉大的農村變革中,廣東、安徽、四川的改革走在全國的前列,湧現了許多敢闖敢幹的改革先驅。
吳堂勝,當時廣東湛江地區海康縣(今雷州市)北和公社潭葛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就是最早試行包產到戶改革的先行者之一,1977年11月,吳堂勝毅然決定在北和公社潭葛大隊南村第五生產隊搞試點,然而此行動比1978年12月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大幕的安徽省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18戶農民分田到戶,實行包乾的驚人壯舉整整早了一年多。
事跡
雷州半島包產到戶先行者
1977年,廣東省海康縣(今雷州市)北和公社潭葛大隊地處雷州半島西南沿海,一個乾旱嚴重的地區,這裡土地貧瘠,地瘦人窮。長期屬於生產靠貨款、吃糧造返銷、生產靠救濟的“三靠隊”。全大隊共4條自然村,16個生產隊,364戶,1733人,勞動力750人。每年要吃國家幾萬斤返銷糧。1975年至1977年間,潭葛大隊有幾百人外出逃荒。採訪時得知,吳堂勝的父親生前曾經是長期擔任大隊的黨支部書記,是省勞動模範,帶領大家苦幹多年,仍然擺脫不了窮困。吳堂勝接任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後,雖然大隊年年被評為先進,但民眾還是吃不飽穿不暖。
“包產到戶,正是因為窮,沒有辦法了,才逼出來的!”吳堂勝接受採訪時激動地說。1945年出生,25歲開始當大隊黨支部書記,時年32歲的吳堂勝,就是為了大家吃飽穿暖,敢闖敢幹,於1977年11月冬種番薯時,吳堂勝決定在自己所在的北和公社潭葛大隊南村第五生產隊搞試點,當時,該隊有28戶人家,141人,161畝耕地,邁開中國農村包產到戶(原稱“聯產到戶”)的第一步。
剛開始時,土地、工具、耕牛等仍屬於生產隊,土地按人口、勞動力劃分到戶,工具、耕牛等憑價給農戶使用,規定誰種誰收,結果獲得豐收。到了1978年春耕時,實行土地、工具、耕牛等全部包給農戶,結果早造大增產;到了1979年,潭葛大隊全部實行聯產到戶,結果當年農業獲得大增產,糧食總產量達到61萬公斤,比上年增產1倍多,第一次交售餘糧1萬公斤。
潭葛大隊全部實行 “聯產到戶”的具體內容是按“四定一獎”,即定地段,按年齡分成四等,一等勞力(18歲以上勞力)定十分;二等(12歲至17歲,包括老人和在校學生)定八點五五分;三等(8歲至12歲)定七分,四等(七歲以下)定六分,按分劃地段定產,按土質優劣,水利設施好差,把田地劃為三等,按常年產量增加5%;定工分,定成本,全獎全罰。經過一年來的實踐,聯產到戶給該大隊各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吳堂勝搞聯產到戶獲得豐收的訊息很快就傳開了,鄰近的生產大隊也開始紛紛悄悄效仿。北和公社的陳和略書記和海康縣的洪紹宏書記、陳光保縣長知道情況後,雖然不敢公開表揚和推廣吳堂勝的做法,但都在暗中支持,要吳堂勝堅持下去,總結經驗,逐步完善。時任湛江地委的書記的林若到北和、東里公社進行調查研究,發現農民搞包產到戶後,生產確實上去了,表示應當允許各地搞試驗。鑒於當時的政治大氣候,林若不能公開號召和各縣搞包產到戶,但在1979年春召開的地區三級幹部會議上肯定了潭葛大隊的增產經驗。
對於往事吳堂勝感慨萬分,他說真沒想到搞包產到戶的舉動後會引起那么大的影響。“從1979年開始,上面就不斷有人來調查。在1980年5月初,新華社的4位讀者來到潭葛大隊調查了7天。”這些記者都是剛從國外回來的,態度比較公正。他們由本地的退伍軍人帶領到每家每戶調查,不要大隊幹部參加。後來還分別召開了大隊幹部會、生產隊幹部會、五保戶會、民辦教師赤腳醫生會、外出工作人員家屬會、土改老幹部會等。”這次調查結果是大家反映包產到戶,還清了欠交糧,還賣了餘糧,每畝單產從200多斤增產到580多斤,大隊也沒有人外出逃荒。“半年後又有2位記者返回潭葛複查了4天。”
海康(今雷州市舊稱)等地的包產到戶驚動了廣東省委領導。大約是1980年3月,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習仲勛到湛江檢查工作,專門到海康縣開了一個座談會。地委林若書記陪同習仲勛同志召集縣委和北和、南里等幾個公社的書記參見會議,上級領導特意要吳堂勝參加。縣委洪紹宏書記介紹說吳堂勝最早搞包產到戶,要吳堂勝先向省領導匯報包產到戶的情況。“開始我以為要受省委領導表揚,沒想到等我匯報完後。習書記卻嚴肅地說:作為一個大隊為了解決民眾目前的溫飽問題,暫時這樣做,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長期這樣搞下去,那就不合方向和路線,要追究責任。如果一個公社全面這樣搞,這個公社的書記就要受批評和處理。如果海康全縣都這樣搞的話,你洪紹宏就要立即被撤職!在座的同志聽後都有一些緊張。”隨後,習仲勛又問吳堂勝搞包產到戶還想搞多久,吳堂勝坦言要永久搞下去。習仲勛說這樣搞路線不對啊。吳堂勝本著農民的樸實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按上面的路線搞,農民就沒有飯吃了,現在我們不按路線搞,包產到戶,民眾才能吃飽。”就這樣,吳堂勝與省委第一書記聯繫海康的情況對話了2個多小時,這次匯報直到當天晚上11時才結束。匯報結束在返回縣委招待所的路上,縣委洪紹宏書記和陳光保縣長不斷給吳堂勝壯膽,要他不要怕,不要停下包產到戶。
談到這裡,我們問吳老當時面對高層領導怎么能有這么大的勇氣?“我一家兩代都是大隊書記,勤勤懇懇為民眾做事,但農民卻吃不飽飯。看到民眾吃不飽挨餓,我心裡很難受,如果我家米缸還有一點米,我會拿出來分給大家吃。這種窮的滋味實在很難受啊!”吳堂勝動情地說“搞包產到戶,民眾有飯吃了,上面又說不符合路線,不符合政策,我想不通。就憑搞包產到戶能讓民眾吃飽飯,再大的壓力也要搞,受批評不讓當大隊書記也無所謂,我本來就是當農民的。”
我們為吳堂勝的樸實、勇氣和責任心所折服。當時中央對包產到戶尚無明確意見,各地爭論頗多。包產到戶被視為單幹,姓“資”,是一個大禁區,廣東各級幹部和許多民眾對包產到戶持觀察和思考態度,一些領導幹部則猜疑甚至壓制。在這種情況下,省委於1980年5月12日印發了《關於當前農村工作幾個問題的討論綱要》,提出一些落後的“三靠隊”允許包產到戶,但堅決制止分田單幹。5月14日至27日,省委召開了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未能統一認識解決爭議;7月3日印發了《農村工作會議綱要》要求各地糾正分田單幹。同時允許特許困難地區的生產隊搞包產到戶,作為解決困難的權宜之計。會後省委抽調230名機關幹部分別到海康(今雷州市舊稱)、廉江、惠陽等地糾正分田單幹,但調查組下鄉後,深入民眾,到戶訪問,了解生產生活真實情況,思想震動很大,進一步認識到過去一套政策的嚴重危害,對農民深表同情,絕大多數調查組都認為包產到戶能普遍增產增收,絕不能強行“糾正”。
吳堂勝的改革擔著大的壓力,但他又是幸運的,他碰上了一個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的時代,包產到戶越來越為人們支持和接受,並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起點。1980年9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完善農村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允許邊遠山區和落後地區的“三靠隊”實行包產到戶。10月18日,廣東省委發出通知允許多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並存。這樣,許多農村幹部民眾放下思想包袱,紛紛化暗為明搞包產到戶。1980年11月3日林若同志在《南方日報》發表文章,肯定包產到戶對發展農業生產的重大作用;12月4日《南方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正確對待包產到戶》,認為包產到戶不會脫離社會主義軌道。此後,廣東包產到戶改革形勢發展越來越快。1982年1月,中共中央下發當年的中央1號檔案,對包產到戶的定性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確定包產到戶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從而掀起了全國農村改革的浪潮。
“我們大隊成為包產到戶的典型後,地委林若書記要地區許多領導和同志來潭葛參觀,把我們作為解放思想的典型。”吳堂勝繼續說,“包產到戶後,我們向把潭葛建設得更好。”吳堂勝帶領幹部民眾不斷完善家庭承包責任制,村里建設統一規劃,宅基地統一安排,成為縣裡的文明村。目前儘管雷州半島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後,但潭葛村的變化是巨大的,從村到鎮裡的道路是瀝青路,村民大多數都住上了磚房,種糧食和水果以及外出打工,使村民的收入有了比較大的提高。
針對目前珠三角一帶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出現的新變化,我們問吳老怎樣回過頭來評價20多年前搞的包產到戶,“包產到戶是對頭的,符合中國大多數農村的實際情況,農民民眾從中獲得很大的實惠,都是支持的。”“當然還要結合各地情況發展完善。有些問題比如宅基地、祖宗地等問題一定要處理好。這些問題處理好了民眾就比較滿意。”吳老談到自己當過10年的大隊黨支部書記,很喜歡同農民民眾在一起勞動、生活,目前雖然離開了潭葛村,但與哪裡的幹部民眾還有許多來往,潭葛的幹部民眾有大事時還來同他商量。於是我們說農村基層幹部難做工作的話題,這位老黨員、老支書接著鄭重地說“我們幹部只要真心為民眾做事,沒有私心,公平對人,就會受到民眾的支持和尊重。” 這位樸素而平凡的老支書的一番樸實的言語擲地有聲。
吳堂勝追憶潭葛大隊聯產到戶的部分片段
1978年,我在職大隊黨支部書記的北和公社潭葛大隊,地處半沿海乾旱地區,地瘦人窮。全大隊共4條自然村,16個生產隊,364戶,1733人,勞動力750人。過去大隊黨支部雖已採取多種措施,下了大力氣,想改變這裡窮困的面貌,但多年由於左的路線束縛,生產一直上不去,民眾的溫飽問題長期以來得不到真正的解決。過去全大隊每年吃國家返銷糧4至5萬斤,救濟款3至5千元,借銷種籽2萬多斤,到1978年為止,國家公購糧歷年尾欠達16000多斤,是北和公社七個“四靠隊”之一。
大隊黨支部面對現實,抱著對國家和民眾負責的態度,敢於轉變觀念,大膽解放思想,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積極探索脫貧致富的路子。於是,在1977年經過試點取得經驗之後,從1978年冬種開始,在堅持集體所有制不變為前提再由大隊黨支部統一部署之下,在全大隊全面實行包乾到戶,使全大隊有農業生產在遭到自然災害威脅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特大豐收,農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1979年全大隊糧食總產量1227000斤,比1978年的448000斤增779000斤;人均收入糧食528斤,比1978年的216增1.4倍;人均現金分配75元,比1978年的33元培1.7倍。歷年超支175戶,超支款15700元,1979年看只剩7戶,超支款449元。盈餘戶322戶,點總戶數的88.5%,存款達33600元。一年內不但完成了當年的各項糧食上調任務,還還清公購糧歷史尾欠,並為國家多售餘糧兩萬多斤。此外,還交售花生兩萬多斤,甘蔗1290多噸,蒜頭10000多斤,生豬200多頭,名列全公社第二位。生產豐收,農民增收,社員的勞動積極性大大提高。過去勞動出勤率平常不超過70%,包產到戶後達到110%。就從這一年開始,潭葛大隊的農業生產就打開了新的局面,“生產成本靠上撥,民眾生活靠救濟”的現象從此出現了新的局面。潭葛大隊包產到戶經中央、省、地、縣調查組的深入調查證實和上面各級領導實地考察認可,最後給予充分肯定並公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