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吳坤大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中國陶瓷行業協會會員
號“山中人”,1944年1月出生,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施福生,顧景舟,後被紫砂工藝廠聘為總輔導。曾在紫砂工藝廠擔任研究所所長2年。作品淳樸深沉,大方有度,富有傳統藝術特色,所制絞泥,光貨頗具吳派技術之特長。在《壺中天地》,《茶與壺》雜誌多次刊載介紹,長期以來深受民間海內外收藏家之好評。
藝術年表
1988年4月 吳坤大被紫砂工藝二廠聘請為車間輔導;1989年7月 吳坤大參加由市統一組織的專業技術職務培訓,成績合格,準予結業;
1989年 吳坤大考取助理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資格;
作品《絞泥獅燈壺》入編《當代紫砂茗壺珍賞集》;
2001年10月 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茶博交易會展覽作品獲得優秀作品獎;
2003年 吳坤大獲得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資格證;
2003年10月 作品《如意知福》在上海首屆全國茶道表演大賽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比中獲得“大師級金獎”;
2008年 吳坤大在“2008和諧中華迎奧運”全國美術、書法、攝影大展中榮獲“金獎”;
2010年3月 吳坤大被聘請為臨沂市收藏協會紫砂專業委員會名譽顧問;
2010年3月 作品《絞泥獅燈壺》被臨沂市收藏協會紫砂專業委員會藝術館永久收藏;
2010年12月作品 《絞泥獅燈壺》被南平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精品賞析
絞泥獅燈壺 這把壺的壺面花紋像天上的雲彩,又有點像火焰,美感十足。壺型像燈籠,大方有度,代表喜慶。壺蓋頂上壺鈕做成一頭祥獅樣子,具有吉祥如意的傳統美好寓意。這把壺的泥料是用的通絞泥,所謂通絞泥,是指壺外和壺內的圖案是一樣的,更展現了這把壺的獨特之處。柿扁壺該壺全身塑成一隻成熟的柿子,柿子身上的稜線隨意自如,流暢分明地將柿子四等分,凹凸有致。豐富飽滿,惟妙惟肖。枝幹彎成壺把,大有遒勁之態,壺嘴也是一小截短粗的枝幹,柿蒂為為壺鈕,也是整把壺設計最複雜的部位,葉片屈曲盤折,疤節清晰可見。壺蓋上更是精緻典雅,使人分不清到底是壺,還是一個擺在面前的柿子,可見作者功底深厚。
造壺追求
欣賞江蘇宜興著名陶藝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吳坤大的紫砂作品,件件凝聚秀雅渾成的氣質。線條流暢,壺體骨肉亭勻,光潤和諧,每件作品都透率真與質樸的美。吳坤大表示,自己造壺追求的是「平淡天真」,即性情率真,純出自然,平淡而全泯求勝之心,更無矯揉造作之態。六十七歲的吳坤大自十五歲開始學造壺,迄今已四十餘年,重文人趣味,擅長簡約蕭散。吳坤大說:文人喜吃茶,所以重茶具。明代時大彬早期作品大壺「不務研媚而朴雅堅栗」,正符合當時文人雅士的品味。
線條簡潔 流暢舒展
吳坤大一九五八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施福生、顧景舟。他說他的老師、當代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一改清初以來纖細繁瑣,堆砌浮華之氣,刻意追求線形流暢、舒展,反覆權衡比例的協調美,顯示了簡樸大方的氣度。
作為老一輩紫砂藝人,吳坤大認真、嚴謹,從打泥片開始,每一道工序均一絲不茍,親手製作。他認為:一件好的藝術品往往是“多一分有餘,少一分不足。”這充分體現了“簡約之美”的精髓,對於宜興當地盛行的一些“大師"壺,由工作室的徒弟製作,作品卻敲「大師」的印章這一現象,吳坤大說:”造壺不是為了市場,要對得起消費者。“
壺如其人,吳坤大的紫砂作品以造型大氣、厚重著稱,給人以敦厚古樸的美感,單純而不華麗,洗鍊而不修飾,含蓄而不拘謹,輪廓線條起承轉折乾淨利落,或緩或急,或柔或剛,舒展簡潔,給人以簡約、明快、大氣磅的藝術感染力。
人文韻致 沉穩淳厚
吳坤大個頭不高,腰板筆直,言語不多,開口都是大實話。他的作品《報春壺》,壺身為傳統器形,形制規整,飽滿挺括,線條簡約流暢,圈足端正穩重。壺嘴、壺把琢刻梅花枝幹,鐵虬銀枝,蒼勁有力,把尾處勾出一叢俏梅,正迎風吐蕊,暗香浮動,壺鈕亦為彎曲的梅枝,旁生出幾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鋪在壺蓋上,不勝纖秀清雅,有翩然欲顫之態。南朝時期宋國詩人陸凱曾寫了一首《贈范曄》的梅花詩:"折梅逢驛使,寄予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自古以來,無論文人雅士或是尋常百姓,梅花都有"報春"的寓意,”折梅贈友",梅中寄“春”。以“報春”壺沏茶待友,何等風雅!
吳坤大的另一作品《柿扁壺》亦以簡約見長。不少陶藝師喜歡以人們熟知的瓜果荷花蔬菜作為造型素材,講究放自然之形而得自然之趣,《柿扁壺》的創意便是來源於此。該壺全身塑成一隻只成熟的柿子,豐富飽滿,惟妙惟肖。柿子身上的稜線隨意自如,流暢分明地將柿子四等分,凹凸有致。枝幹彎成壺把,大有遒勁之態,壺嘴也是一小截短粗的枝幹,柿蒂為壺鈕,也是整把壺設計最複雜的部位,葉片屈曲盤折,疤節清晰可見,該壺整體形制優美,顏色古雅,以其親近自然、貼近生活的手法,很好地汲取了柿子的形象特點,葉脈藤紋,刻畫逼真,彷佛從故居庭院裡的柿子樹上剛剛摘下,猶帶晨暉和朝露的氣息,清香馥郁。隨性率直的構思、嚴謹的製作工藝與田園般的浪漫色彩得到了完美的統一,拙樸中隱含文人氣息,既親切又雅致。
注重傳承傳統
吳坤大格外注重傳承傳統,他的作品《北瓜提梁壺》即是在傳統圓器的基礎上,融合了提梁壺的造型特色,同時結合了自己的情感、思維,塑造出的一具飽滿深厚的壺藝作品。該壺束頸豐腹,壺口以雲肩線裝飾,線條勻淨、簡潔,具有豐富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壺頸處繪有菱花紋飾,秀美動人,提梁自壺口部而起,兩端與壺口等寬並渾然一體,委角打彎,在柔和的弧線中隱含稜角的曲張,但並不凸顯,呈現出一種含蓄的美感。壺蓋為嵌蓋,以瓜蒂作壺鈕,形態逼真,壺流為三彎式圓形嘴,婉轉上升,姿態高雅,壺身圓潤,圈足端正平穩,以燈草線環繞一周,增強其挺立感,富有獨特的裝飾效果。整把壺形似北瓜,線條挺括清晰,圓潤的壺體與趨近於直角的提梁所營造的內空間,形成了虛與實、方與圓的對比,做工精細,風格古樸。
宜興一些紫砂藝人熱衷將自己做成「大師」的氛圍中,吳坤大依然不為所動,默默地造壺,只靠壺來說話。在造壺中融進自己的生活感受,並與愛壺者分享。他的《松鼠葡萄壺》壺身圓潤飽滿,鼓腹而上下收斂,在器形上並無特殊之處,妙就妙在截取了自然界的生靈嵌入壺體。提鈕作折枝樣式,其上樹皮雕琢精細,折枝造型經兩段彎折接於頂蓋之上,壺蓋上繪有三五葡萄,一隻小松鼠湊近聞嗅,小松鼠雙眼渾圓,機靈可愛。壺身一側作三彎式嘴流,放枝幹造型,疤節分明,遒勁瘦倔,壺嘴根部一側於壺身之上則塑有一隻松鼠,正向果實纍纍處攀援。壺把與壺鈕、壺嘴相呼應,亦彎成枝幹,尾部勾出葡萄藤蔓,上掛三兩串葡萄,飽滿瑩潤,藏露於葉間,猶若隨風起舞,靜中有動。並伴有兩隻松鼠,其中一隻已靠近葡萄珠串,另一隻正沿藤枝作上爬之勢,三隻小松鼠造型各異,靈氣逼人,俏皮的模樣令人忍俊不禁。
其他信息
吳立新工藝美術師
青年陶藝家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中國紫砂行業協會會員從事紫砂茗壺等陶瓷產品的創作與設計,以深厚的美術功底,紮實的制壺基本功,充分利用紫砂泥古雅的色澤和可塑性強的特性,進行大膽的探索與研究,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作品製作工整精細、厚實典雅、渾然大氣,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獲獎,深受中外客商和收藏家的喜愛與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