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健民1921年3月出生於廣東惠來,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中共中央高級黨校。歷任惠來縣委組織部長、普寧縣委宣傳部長、潮澄饒中心縣委書記、潮安縣委書記、廣東省計委副主任、廣東省社隊企業局局長、珠海市委書記、珠海市市長、廣東省顧委委員等職務,1995年8月離職休養。
主要業績:1936年即投身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全國解放後,一直參加黨政領導機關工作。三十年代中期即開始發表作品,已出版《趣途萬里》、《百島之濱》、《從河內到舊金山》、《血沃勁草》、《掇瓦集》、《驕我河山》、《溫故集》、《黨史浪花集》和《創辦珠海特區五年的回憶》等著作。與胞弟、香港知名人士吳康民合作出版的《兄弟遊記》一書,暢銷東南亞各國。傳略曾收入《中國文藝家傳集》、《潮汕百科全書》、《世界名人錄》(中國卷)。 又名鏡之,(珠海經濟特區首任黨委書記、省顧委委員),1921年生於廣東惠來縣城。父親吳夢龍是大革命時期的中共黨員,被國民黨當局通緝,流亡海外,全家也遭受逼害,流離顛沛。15歲他在香港參加“九龍學生生活社”,16歲回家鄉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惠來縣工委組織部長、潮普惠縣委青年部長、潮澄饒中心縣委書記、潮汕特委宣傳部長兼抗日游擊隊韓江縱隊第一支隊政委、韓江地委付書記兼閩粵贛邊區縱隊第四支隊政委。1949年解放入城,28歲任潮汕地委委員兼潮安縣委、潮州市委書記,後調任中南局處長,廣東水產廳付廳長。1958年被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撤職、留黨察看、工資降級、下放粵北山區英德縣當養豬員,1961年底平反回中南局任農林局局長。1966年文化大革命深受逼害,批鬥挨打,1968年被押送監獄,過大牢生活4年。後轉入幹校,逐步恢復自由。1972年任廣東省計委副主任,兼過社隊局局長。1979年改革開放,受任珠海特區第一任黨委書記。
人生經歷
創辦珠海特區
最早知道要到珠海的訊息是在1978年的9月,當時他在省計委任職。在珠島賓館參加第四屆省委常委第一次擴大會議時,省農辦主任薛光軍找他談話。告訴他,中央經過調查研究,建議將寶安、珠海改為廣東省轄市,作為邊防城市進行外貿基地建設,大家推薦他去當珠海市第一任市委書記。
在此之前,他曾在省農業廳主管過漁業工作,對珠海有一定了解。但當時中央對如何辦出口基地的具體措施還不夠明確。
1978年10月,當時主持廣東工作的習仲勛約他談話。他告訴習老,珠海成立省轄市一切都需要從新學起,心裡有點不踏實,但對於組織安排他絕對沒有牴觸,接著還談了自己對辦特區的一些具體看法。習老聽了很高興,他說:“這件事你沒有做過,我也沒有做過,大家都沒有做過,所以不可能按老章法辦事。你不要怕,如果有什麼責任我習仲勛擔起來,我相信你會大膽往前闖的。”
正式到珠海上任是1979年1月,當時省委正式在內部下達 《關於設立深圳市和珠海市的決定》。從廣州到珠海要過四次渡,道路狀況也很差,他和老伴帶著一身灰塵來到了珠海。
珠海剛剛建市時,幹部主要從佛山調來,珠海縣原有的幹部也都直升上來,省里來的幹部比較少。
到珠海的第一件大事是召開幹部大會,做幹部的思想工作,讓他們理解特區工作的重要性,這樣幹起來才能有自覺的活力。他跟大家講:“國家進入改革新時期,珠海不僅由縣改為省轄市,而且可能被定為特區。大家要明白自己的責任重大,珍惜改革機會,而不要再計較級別高低了。”這種思想工作效果不錯,幹部的情緒好轉了,認識到新珠海和老珠海不一樣,自己承擔的職責也不一樣,開始專心於建市工作。
經過調查研究,他發現珠海面臨著不少困難,其中最突出的一是非法出境嚴重,二是澳門來的垃圾大面積污染珠海,三是缺乏面向香港的港口,交通條件差。
建特區碰到的問題還有制定特區政策。特區政策涉及範圍非常廣泛,到1980年止,珠海已經實施的特殊政策有13項。但隨著特殊政策出現,必然涉及到省里的權力下放到特區的問題。因為有些下面盼望的政策遲遲不能落實,有個別同志還感嘆,辦特區辦得這么窩囊,不如回家賣紅薯。
儘管有不少困難,但珠海特區建設的起步階段仍然在積極推進。特區成立前兩年,雖無什麼驚人之舉,但得實惠小事倒辦得不少,如恢復邊境小額貿易、解除垃圾污染、石景山旅遊中心合作經營的經驗推廣、珠海建設總體規劃的審定、工農並舉緊抓對外經濟活動環節的方針確定、新建九洲港等,都是影響較大、效益較明顯的行動。
從1978年11月他進入珠海縣進行建市前的考察算起,到1984年3月離開珠海市,他在珠海“開荒”5年多。這5年間,珠海市共引進外資項目689項,工農業產值也由1979年的8100萬元發展到2個億,如果加上斗門,就達到了5個億。
主要貢獻
1953年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農村部主管廣東沿海漁區民主改革和漁業合作化,曾制訂漁民自願互助政策和流動漁民管理條例。為《南方日報》撰寫有關社論和經濟述評,有效地穩定沿海漁民生產情緒。第一個主張實行海洋“三包到船”的生產管理責任制,並出版《南海漁業和漁業合作化》專著。1958年帶援越工作組赴河內,幫助越南制訂水產建設總體規劃,完成一項國際主義任務,得到胡志明主席的贊評。1963年主持過中南大區的“農業商品經濟基地”調查,並按國家領導的指導思想制訂大區基地規劃。1973年參加廣東省計畫生育領導小組任副組長,主張切實將“人口規劃”納入國民經濟計畫,並在全省展開人口理論學習研究。1975年曾強調改變農村經濟結構,抓好社隊企業,鼓勵農村辦加工工業,實行農、工、貿三結合。1979年參與籌辦經濟特區工作,強調以對外經濟活動為主,允許多種經濟存在,外引與內聯相結合,突出地同步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先穩定邊境,加緊建設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以及工、農、貿並舉等觀點,並聘請專家研究制訂外向型經濟的有廣東特色的花園式珠海城市規劃。5年間為珠海特區打下良好的基礎。著有《百島之濱》、《從河內到舊金山》、《掇瓦集》、《血沃勁草》、《溫故集》、《創辦珠海特區五年的回憶》等10本著作;合著《兄弟遊記》。
因病逝世
珠海市第一任市委書記兼市長、老紅軍吳健民同志因病於2015年10月1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