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二年(766),方清戰敗犧牲。仁歡以赤山鎮賦役繁難不便,奏請建縣。朝廷詔劃黟縣六鄉和浮梁縣東北,委仁歡建縣。仁歡統籌規劃,“方其街如田字,曲其水如之字,井列七星,橋分八卦,城環百武,門通七鄉”(《吳氏重修宗譜·尤侯建縣右吳公祠碑銘》),以志和祖基為縣治,改鎮為縣,合祁山、閶門二景曰祁門縣。事成,朝廷仍命知石州事,從政二年,以父母年老上表乞回鄉任職,朝廷恩準帶刺史俸知祁門縣事。仁歡在任9年,百姓安居樂業。後升鄭王府長史,辭不就,隱居縣西武陵。元和二年(807),卒於鄉,終年80歲。
詳細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江南饑荒,民不聊生,歙人方清率領饑民起義,永泰元年(765),攻下歙州,殺死歙州刺史龐睿,占據黟縣赤山鎮,設定了閶門縣。吳仁歡乘機而起,聚集本地武裝數千人,配合官兵,第二年平定了方清起義。代宗下詔召他入朝,授予朝散大夫、石州(治所在今山西離石)刺史,恩賜紫金魚帶。因赤山鎮距黟遙遠,賦役繁難不便,吳仁歡遂上奏朝廷,乞請改鎮為縣。朝廷遂劃黟縣6鄉和浮梁縣東北,委仁歡建置新縣。仁歡統籌規劃,“方其街如田字,曲其水如之字,井列七星,橋分八卦,城環百武,門通七鄉”,以張志和祖基為縣治,因境內有祁山、閶門二景,故命縣名為“祁門”。事成之後,朝廷仍命其知石州事,但是吳仁歡為了不遠離自己的鄉土勢力,藉故父母年老,請求回家鄉任職。朝廷同意他帶著刺史的官俸去任祁門縣令,於是吳仁歡就成了祁門建縣後的第一任縣令。
吳仁歡在任上頗注意對百姓的安撫,使百姓在兵荒馬亂、流離失所的長期痛苦生活中得到一些休養生息,他因此逐漸得到祁門百姓的擁戴。9年後,朝廷又升吳仁歡為鄭王府長史,但他自覺年事已高,精力減退,堅決辭位歸田。
據說祁西武陵源,原名松林源,吳仁歡胞兄吳仁政性愛山水,一日游至此地,遇一老叟引入山林,手指山巔一亭說,八仙之一的藍采和曾在此吹笛。吳仁政認為這是仙人指點,又愛這裡山林清幽,遂與吳仁歡攜子來此築廬定居,過著耕讀的隱居生活。
吳仁歡死後,祁門百姓在武陵源建了“吳長史祠”紀念他,後祠遷至縣城。自唐至清,祭祀不斷。(摘自《祁門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