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軋蠶花(軋,方言音“嘎”),浙江湖州市含山、善璉、德清縣及新市等地,在每年清明廟會祭拜蠶種的習俗,其中多有民間藝術表演,規模盛大。每年從清明節(俗稱“頭清節”)開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稱“三清明”)結束。《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含山軋蠶花》系統介紹軋蠶花的起源、歷史、活動內容、特色、意義及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的保護情況等,同時通過這一民俗活動來展現含山的地域文化。
目錄
總序
前言
蠶桑歷史淵源
[壹]蠶桑的起源 /004
[貳]蠶桑之鄉的形成 /007
含山軋蠶花
[壹]含山地理人文概況 /018
[貳]軋蠶花與蠶神信仰 /024
[叄]軋蠶花民俗活動 /031
[肆]軋蠶花與蠶花廟會 /054
含山軋蠶花與蠶桑習俗
[壹]蠶桑生產習俗 /072
[貳]蠶農生活習俗 /084
[叄]蠶鄉歲時節令習俗 /099
含山軋蠶花與傳統文化
[壹]含山及蠶桑絲綢傳說 /112
[貳]蠶歌、蠶花戲及蠶桑諺語 /127
[叄]蠶鄉民間藝術 /147
含山軋蠶花習俗的現狀與保護
[壹]瀕危狀況及原因 /154
[貳]保護與傳承 /158
後記
內容試讀
軋蠶花民俗活動源於對蠶神的信仰,是流傳於蠶桑重點產區的一種民間盛會,通過上含山燒頭香、請蠶花、背蠶種包及祭拜等一系列敬神儀式,祈求神靈保佑養蠶取得好收成。這種民間習俗內容獨特,影響深廣,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