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列毛杜古城遺址

吐列毛杜古城遺址

吐列毛杜古城遺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是金代遺址,是溝通內蒙古高原與松嫩平原的交通要道。 吐列毛杜古城遺址,即金代烏古敵烈統軍司,後改稱招討司。吐列毛杜古城分東西兩座。西城呈長方形,周長為2382米,有角樓、馬面、水井遺蹟,出土陶瓷片、銅錢及鐵器等文物。東城為長方形,周長1410米,是金代界壕防禦體系。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吐列毛杜古城遺址,即金代烏古敵烈統軍司,後改稱招討司,以戍金邊,防止蒙古勢力南下。

在金代,霍林河是泰州與臨潢府的界河。吐列毛杜古城一帶地屬泰州,軍事上歸東北路招討司管轄。金天會二年,烏古、敵烈兩部內徙,被安置在城東15公里的龐葛城(今車家營子)。這時,蒙古軍隊已開始向南推進,金代北部邊防十分吃緊。由於戰略形勢的需要,便在這裡建立了烏古敵烈統軍司,治所設在該城。不久又將其升格為烏古敵烈招討司。僅從字面上就不難看出,這裡的招撫、討伐等重大事宜均由該司全權處理。烏古敵烈招討司旋即再升格為整個東北路招討司,其治所也由吐列毛杜遷移到泰州。後來,隨著戰局的變化,招討司遷到泰州後不久又落腳至金山(今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前公主陵)。
金界壕在吐列毛杜西7公里的東白音烏蘭跨過霍林河,轉向西南。沿線每隔二三十公里便有一座周長約1000米的古城,並配有邊堡。其中吐列毛杜的城址規模最大,地處兵家必爭之地,成為金代初期東北路的軍事重鎮。只不過重兵把守、壁壘森嚴的金代界壕防禦體系,最終未能擋住日益強大的蒙古騎兵,昔日興盛繁華的吐列毛杜古城也就走完了它興盛一時的歷程。

文物遺存

現古城遺址東城牆高1.5米,長703米;西城牆高1.8米,長582米;南城牆高2米,長504米;北城牆高1.8米,長493米。四個城門的寬度分別為5.5米或6.5米。城門和城牆均以泥土或鵝卵石築成,南壁東壁各有瓮城一座。南壁瓮城城門向東,東壁瓮城城門向南。城四角各有角樓一座,城周圍共有馬面31個,東9個、南6個、西9個、北7個。城外有護城壕一條,寬5米,壕堤殘高0.5米,上部殘寬1.7米,底寬5.5米,堤距城牆15米。城內部分房屋遺址依稀可見。先後出土的文物有陶罐、陶壇、陶盆、瓷碗、瓷碟碎片,石杵、石磨殘部、鐵鍋、刀、鐵鍬、鐵鏵等生活用具和農具,還有鐵盔、鐵甲、戟、斧鉞等古代兵器,以及唐、遼、宋、金方孔圓形銅幣等。

古城分東西兩座,兩城僅隔160米。西城呈長方形,周長為2382米。南牆和東牆都開有近20米寬的城門,城門前均有用作防守的半圓形瓮城。城四角築有角樓,城牆上有馬面(用來防守的台基)31個。城內西北處有一水井,西南角房舍十分集中。細心的人在城內能拾到陶瓷片、銅錢及鐵器殘件。東城為十分規整的長方形,周長1410米。城北有城門,東牆有一便門,城外有寬約5米的護城河。

遺址意義

流經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的霍林河,在吐列毛杜一帶把我國東北第二階地與第三階地的天然屏障——大興安嶺攔腰斬斷,形成溝通內蒙古高原與松嫩平原的交通要道。吐列毛杜古城址地處要衝,是金代東北方的重鎮。此要塞位於霍林河谷北側,後面有山,西北面是金界壕。

遺址保護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