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種心臟移植物排斥反應

同種心臟移植物排斥反應是指同種個體間心臟移植,供者心臟作為一種異物被受體免疫系統識別並破壞和清除的過程。在無免疫抑制的情況下,同種抗原的存在可導致移植器官的結構損傷。心臟移植後,根據心臟移植物排斥反應發生的機制、時間和臨床表現,可將其分為超急性排斥反應、急性排斥反應和慢性排斥反應三種。心內膜活檢是診斷本病的金標準,及時發現和正確治療,可避免引起嚴重的心肌損傷和壞死,治療不及時者會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基本信息

病因

心臟移植術後,致炎細胞因子表達,通過抗體、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細胞因子的作用而導致同種移植物的損傷。

臨床表現

1.超急性排斥反應
這種反應是受體對移植物的一種迅速而激烈的排斥現象,可在受體與供體間建立起血液循環後數分鐘至24h內發生。主要表現為心臟恢復血液循環後,立即出現復跳困難,不能維持正常血壓。
2.急性排斥反應
多發生在術後6個月內,2~10周發生率最高。輕度和中度急性排斥反應,患者多無症狀和體徵。當重度排斥反應發生時,可出現周身乏力、低熱、食慾缺乏、活動後心悸和氣短等症狀,可見頸靜脈怒張、肝大、心臟擴大、奔馬律、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和心包摩擦音等體徵。
3.慢性排斥反應
慢性排斥反應多發生在移植手術1年後。常出現疲勞、呼吸困難、持續性咳嗽等不典型症狀,即使發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大部分患者也不會出現心絞痛,患者可突然死亡。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可以持續進行性增加,其中嗜酸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加明顯,T淋巴細胞數目也急劇增加。
(2)心肌損傷標誌物:發生嚴重排斥反應導致心肌壞死時,肌鈣蛋白升高。
(3)免疫監測:包括抗體、尿微量蛋白等檢查。
2.心電圖
心電圖是用於診斷心臟移植物排斥反應的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差。排斥反應的心電圖表現主要有QRS波總和的電壓變化、T波倒置、電軸右偏和心律失常。
3.影像學檢查
(1)超聲心動圖:一般術後72h開始檢查,發生排斥反應時,超聲心動圖可顯示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異常,室間隔及左室後壁厚度增加,左心室舒張時間縮短,以及射血分數減少等,但其特異性低。
(2)X線:一般術後4周內心影形態比較固定,如果出現心影擴大、心包積液進行性增多、肺水腫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像學表現,可考慮有急性排斥反應的發生。
(3)冠狀動脈造影:可清晰顯示冠狀動脈主幹和其主要分支分布、狹窄情況,心臟移植術後1年,患者應定期進行冠狀動脈造影。
4.病理檢查
心內膜活檢是確診心臟移植物排斥反應的金標準,其中右心室心內膜心肌活檢是心肌活檢最常用的途徑。但這是一種創傷性檢查,常可導致心律失常、心室壁穿孔、栓塞、穿刺部位出血和感染等併發症,並且頻繁活檢會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診斷

心臟移植術後,應高度警惕出現的症狀和體徵,定期進行心電圖、超聲心動圖、X線檢查及免疫學監測,及時發現排斥反應。當懷疑排斥反應時進行心內膜活檢,目前心內膜活檢是確診本病唯一的診斷依據。

治療

1.超急性排斥反應
臨床一旦出現超急性排斥反應要立即用強心藥加免疫抑制劑治療,目前臨床上對於超急性排斥反應仍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唯一的治療方法是立即去除移植的心臟,再次移植。
2.急性排斥反應
急性心臟排斥反應採用免疫“衝擊”治療,目前臨床可以使用的免疫抑制藥有很多種,這些藥物可進行多種形式的聯合,大多數心臟移植中心採取免疫抑制“三聯”或“四聯”方案,常用的藥物為環孢素A、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硫唑嘌呤、皮質激素(潑尼松或6a-甲基潑尼松龍)、單克隆抗體、抗胸腺細胞球蛋白及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
3.慢性排斥反應
對慢性排斥反應尚缺乏有效的藥物,術後在有效控制急性排斥反應的情況下,儘量減少免疫抑制劑用量,對減少慢性排斥反應有一定益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