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第二中學

同江市第二中學

同江市第二中學位於通江街勤儉路155號,始建於1959年9月,是同江歷史上最早的一所中學。2007年9月,由於教育資源整合,學校轉為一所兼寄宿與走讀為一體的全日制初級中學。校園占地面積2999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5039平方米。其中教學樓建築面積5860M平方米實驗活動樓建築面積3142平方米,體育館800平方米,食宿樓建築面積5237平方米。內設教室36個,功能室30間、男女生公寓及第一餐廳和第二餐廳。現有36個教學班,1700多名學生,教職工155人,高級教師26人,中級教師56人,市級以上優秀的教師55人、骨幹教師15人、明星教師7人。

基本信息

同江市第二中學

校園占地面積2999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5039平方米。其中教學樓建築面積5860M,實驗活動樓建築面積3142平方米,體育館800平方米,食宿樓建築面積5237平方米。內設教室36個,功能室30間、男女生公寓及第一餐廳和第二餐廳。現有36個教學班,1700多名學生,教職工155人,高級教師26人,中級教師56人,市級以上優秀的教師55人、骨幹教師15人、明星教師7人。

悠久的歷史,豐厚的底蘊,鍥而不捨的追求,熔煉並形成了“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搭建教師發展的平台”的辦學理念,以“讓學校成為師生放飛夢想的精神家園,學得開心,教得快樂,和諧有序,張弛有度,人人都有幸福、歸屬感”的辦學宗旨。並以多元智慧型理論為指導,強調個性發展,注重差異教育,智慧型多元評價,形成了“張揚個性,和諧發展”的辦學特色 。“點面兼融、追求實效、外顯其規、內樹其德 ”的德育特色;“立足校本、潛研技藝,建構模式、教學相長”的教學特色;“立足課堂、研培一體、科學提升、促進發展”的科研特色。“同舟共濟、自強不息、求實創新、崇尚一流”的二中精神。

十年的課程改革探索積澱,三年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形成了獨具二中特色的“一案五環”的課堂教學模式,為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奠定了厚重基礎。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實驗基地”、省級“標準化學校建設合格學校”、“省級一類校”、“課程改革先進單位”、 佳市“菊花杯”賽課團體一等獎等榮譽;“依法治校示範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佳市級“示範性國中”、“教育科研先進集體”、“三育人先進單位”、“文明單位”、“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平安學校”等榮譽稱號。

五十四年春風化雨,五十四載勵精圖治。在深厚的歷史傳承之下,二中人會繼續打造精細管理、提升育人質量、創建品牌學校,實現跨越發展。在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新一屆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團結一致、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共同創造二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二、辦學理念界定

辦學理念是指一所學校的師生員工對於學校教育活動或現象的一種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觀念體系。它不僅反映了一所學校的主體信仰、精神氣質和文化特徵,而且構成了一所學校綿延流傳、興旺發達的理想支撐和精神動力,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靈魂和命脈,是學校成功辦學的關鍵所在。

辦學理念是一所學校自主建構起來的總體辦學指導思想,是建立在對教育規律和時代特徵深刻認識基礎之上的,包括了對學校教育的本質、功能、目的、價值等基本問題的認識和判斷,體現了學校成員對辦學規律的認識和對辦學理想的追求。辦學理念的表達形式和內容結構沒有固定的模式。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選擇不同的關鍵字和主題思想來概括辦學理念,但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又不僅僅只是一句話,而是由眾多要素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辦學理念是教育共性與學校個性的統一,它既要體現教育的一般要求,又要體現一所學校的具體情況;辦學理念是歷史傳統與現實情況的統一,它既要考慮到學校的歷史傳統,又要考慮到教育的時代精神;辦學理念是相對穩定與發展變化的統一,它一經確立就要相對穩定,不要隨意更改,但是又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創新。

三、同江二中辦學理念的表述與詮釋

教育是一種“通過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學校是一個“通過人培養人”的社會組織。因而,辦學理念始終是圍繞著“辦什麼樣的學校”、“培養什麼樣的人”來進行思考和回答的。基於這樣的一種認識,同江市第二中學辦學理念的主題思想和構成要素是:

1 .辦學理念

表述: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搭建教師發展的平台

詮釋: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真義是“生成”而不是“塑造”,是“導引”而不是“限制”。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要求教育要為學生一生的發展負責,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開發學生的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的發展。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是塑造適合教育的學生,只有這樣,教育才有希望,學校才有生機,學生才有夢想。

教育是一種“通過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是一種“以人育人”的活動。因此,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誰擁有高質量的師資隊伍,誰就擁有高質量的教育。教師發展了,學生才能發展,學校才能發展。教師的師德修養、學識水平和敬業精神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發展水平。要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就要為教師搭建發展的平台,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條件。

2 .育人目標

表述:

培養有責任感的現代公民

詮釋:

育人目標是學校成員對“培養什麼樣的人”的一種理性認識和理想追求,它是一切教育行為的起點和歸宿。

公民是具有或取得某國國籍並依據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國中教育是義務教育,是每個公民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培養學生成為現代社會的合格公民是國中教育的題中之義。基礎教育的首要目的與主要功能就是要培養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學校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人格的主體意識和積極參與的民主意識,培養學生對自己的祖國有著理性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培養學生明白自己應享受的權利並勇於維護自己的權利,清楚自己應履行的義務並具備履行這種義務的能力。

21世紀是一個嶄新的紀元,人與人之間將更加走向合作與分享。責任感將成為現代人的一個重要標誌,它既包括對自己負責的意識,也包括對他人和社會負責的意識。

責任感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健康發展的核心品質之一,可以派生出諸如敢擔當、自律、守信用、忠實於信念和感情乃至遵紀守法,熱愛祖國,維護民族尊嚴等許多健康人格特質,也是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

責任感的培養為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障,有助於孩子擺脫以自我為中心,養成良好的自治、自理能力。教給孩子責任感,能使他明白:自己的言行會對別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進而明白自己肩負著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的責任。

現代公民,是具有高度的科學素養、優良的公德意識、健全的法律意識的公民,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現代化社會相適應。責任感與公民意識相輔相成,有責任感的現代公民,擁有自尊、正義而博愛的性格,積極向上且謹嚴有度的精神,更是有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尊、理性,且有理想、道德、文化和紀律的一代新人。

3 .發展願景

表述:

讓學校成為師生放飛夢想的精神家園,學得開心,教得快樂,和諧有序,張弛有度,人人都有幸福感和歸屬感。

詮釋:

發展願景是學校成員對“辦什麼樣的學校”的一種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一種對學校未來發展的願望、期待和憧憬。青春年少愛追夢。國中生正處在追求夢想的年齡階段,學校要為他們追夢創設氛圍,要為他們圓夢想奠定基礎。學校不是追逐名利的場所,而是放飛夢想的搖籃。在這裡,學生喜歡學習,學得開心;教師熱愛教育,教得快樂。人際和諧,規範有序,敬業樂群,充滿活力,不僅擁有明日的幸福期待,也擁有今天的幸福體驗。

教師可以以多元的幸福觀詮釋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簡單、平凡、煩瑣的工作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教師享受課堂,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享受學生,教師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和感激。

4 .校訓

表述:

崇德 求真 和諧 發展

詮釋:

校訓是為引導和規範學校師生員工的言行舉止而設定的行動準則,往往由一些寓意深刻的箴言或警句組成,它是辦學理念的核心與靈魂,表明了學校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崇 德

“崇德”,見於《尚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崇”是推重提倡,“德”為道德,“崇德”即注重品德修養。

“德”為樹人之本。寓意學校注重師生人格品行修養,以德治校,注重德育。教職員工品格高尚,敬業愛生;學生品德優良,行為端正。

求 真

“求真”,意為崇尚科學,探求真理。

“求真”,是一種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一種勤勉踏實的工作作風,同時也是誠信精神的最好體現。求真知,做真人,是對“求真”內涵的細化,具體包括求真學問、做真誠的人、說真實的話、行真實的事等。“求真”,強調的是“不唯書、不唯上”的創新精神,求真知、做實事的“求是”精神。“求真”是我們治學和為人行事都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和 諧

“和諧”,是一種氛圍,包括學校內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乾群之間、教職工之間的和諧,學校與社會的和諧,學生髮展、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的和諧,對學生髮展的根本要求——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和諧,校園硬環境與軟環境建設的和諧……只有和諧,才能形成最佳育人環境,才能保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營造和諧氛圍,培育和諧風尚,打造和諧教育,建設和諧校園,是學校堅定不移的信念和目標。

發 展

“發展”與“創新”是不能分割的,在創新中謀求發展,在發展中堅持創新,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研究新問題,與時俱進,不斷追求學生、教師和學校的長遠、和諧發展。

“發展”體現了全體師生員工的一種共識,即:期望“發展”成為學校的一種主流意識,一種濃郁氛圍,進而成為學校持續進步的航標和動力。

5 .學風

表述

尊師、好學、活潑、創新

詮釋

學風是學校成員對學習者應該“如何學”的一種理性認識和理想追求,它體現了人們對學習活動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尊師

“尊師”就是要敬師愛校誠實謙虛;

好學

“好學”就是要志存高遠,興趣廣泛,熱愛學習,勤于思考,並求真務實地學,勤奮努力地學,扎紮實實地學,珍惜今天所擁有的學習機會;

活潑

“活潑”就是要輕鬆愉快,活潑健康,樂觀向上,珍惜國中學習生活的大好時光;

創新

“創新”就是要勇於探索立志成材,不斷超越自己,為自己明天成為有責任感的現代公民奠定紮實基礎。
6.教風

表述

敬業、愛生、求實、開拓

詮釋:

教風是學校成員對教育者應該“如何教”的一種理性認識和理想追求,它體現了人們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敬業、

“敬業”就是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為事業終生不悔;

愛生

“愛生”就是工作兢兢業業,甘為人梯,為每位學生成長不懈努力。

求實

“求實”就是治學嚴謹,一絲不苟,務實求精,追求實效;

開拓

“開拓”就是對追求鍥而不捨,不斷反思,勇於創新,個性鮮明。

7 .校風

表述:

立志、進取、創新、和諧

詮釋:

校風是一所學校所具有的獨特風氣,是一所學校的教育秩序、相互關係及精

神面貌,是一所學校成員穩定的行為習慣,是一所學校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它與校訓、學風、教風互為表里,相輔相成。

立志:“立”即建立、確立,“志”即志向、志願。“立志”意謂確立志向,立定志願。古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語出《淮南子·主術訓》);“志不強則智不達”(語出《墨子·修身》);“有志者事竟成”(語出《後漢書》)。因此,立身之道先立志,既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又要追求高尚的志趣。志向是指引人生的奮鬥目標、是激勵人生的前進動力、是豐富人生的橋樑紐帶。以“立志”為教風意味著勉勵教師為實現人生的價值,勉勵學生從小立志,即“早立志,早成才”。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以志激學,立志成學業,立志成事業,立志成家業,立志成大業。讓學生明白有志者事盡成。

進取:意謂為努力上進,不退縮,力圖有所作為。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用進取作為校風意在勉勵廣大師生要有一顆進取心,為實現既定目標不怕吃苦,勇於現身,鍥而不捨,奮發有為。獲取知識要不怕吃苦,不怕困難,奮力拚搏,才能成功。我們時刻要有積極的心態,創造讀書學習、追求上進、永遠向前的積極人生。教育學生努力做到“成績面前不停步,困難面前有信心。”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

創新:“創”意謂創始、首創;“新”意謂新出現的、好的、進步的。用創新做為校風,意在勉勵廣大師生要注重知識更新,不拘泥於書本,不滿足於現狀;要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勇於嘗試,大膽創新,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和諧:“和諧”意謂和睦協調,引申為事物內部、事物之間必須和諧。用和諧作為校風,意在勉勵廣大師生團結一心,共同營造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和諧校園,並承擔起建設和諧社會的神聖使命。

辦學特色

表述:

辦學特色: 張揚個性、和諧發展

詮釋:

和諧發展:學校在黨的教育方針的指引下,以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為宗旨,培養學生做德、智、德、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中學生,同時,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堅強的意志品質,用以適合現代社會對公民的基本要求

張揚個性:以多元智慧型理論為指導,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教育,智慧型多元評價,讓二中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已的教育,尋求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9 、 教育特色:點面兼融、追求實效、外顯其規、內樹其德。

詮釋:

“點”即每個學生關注個體,追求個性張揚。

“面”即班級、學校全體學生身心發展

“兼融”體現了我校的辦學理念,“張揚個性”與“和諧發展”完美融合,只有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張揚,學校整體才會和諧提升。

追求實效:德育管理是一項龐大系統的工程,但育人的工作要入情、入理、入心,輕於形式、重在實效.

外顯其規:培養學生遵守校紀校規,成為舉止文明、言談謙和,明禮懂事行為規範的中學生。

內樹其德:規範行為來自內心的品德外化,外化行為可以約束,但品德的培養要靠愛的感化,讓學生在大大小小、深沉細膩的愛中懂得尊重、回報、上進、自強;學生品德的培養要靠德育本身責任的感召和催化,只有愛和責任才能直抵人心塑造靈魂的力量。

德育特色是二中校園的精神底色,是全校師生共同奮進的力量本源。

10 、教學特色: 立足校本、潛研技藝,建構模式、教學相長。

詮釋:

立足校本: 教師的教學要以生為本,面對校情學情因材施教。

潛研技藝: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及外顯的教學技能。

建構模式: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科特點實施教學,學生才能會學、樂學。

教學相長: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的雙邊活動中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共同成長。

11 、科研特色: 立足課堂、研培一體、科學提升、促進發展。

立足課堂: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力求研究常態化,立項研究系列內容均以圍繞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為核心,以課堂教學活動為主陣地開展工作,從中探索科學規律,探尋有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研培一體:在研究形式上強調注重科研與教研培訓協調統一。

科學提升:校本研修與教師專業成長相互促動,科學規範地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

促進發展:校本科研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校科學和諧發展。

12、 二中精神:同舟共濟、自強不息、求實創新、崇尚一流

詮釋:

同舟共濟:依靠團隊成員的集體力量,發揮團隊精神是第二中學永遠向前的不竭動力。

自強不息:面對艱難險阻、面對困境二中人不屈不撓,永往直前。

求實創新:在前進路上面對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立足校情、學情尋求到解決問題的新舉措、新方法。

崇尚一流:創建現代的一流學校是一代又一代二中人永恆追求的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