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本體論(古希臘文:ὁμοούσιος,homoousios),也稱為同本質論,基督教術語,主要用於三位一體神學中,用來解釋耶穌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這個字由古希臘文:ὁμός(homós,意為相同的),與古希臘文:οὐσία(ousía,意為本質,本體或存在)組成,尼西亞信經中,稱耶穌與上帝是homooúsios(同性同體、本體相同、同一本質、同一屬性),意思是,他們在本質上完全相同,與上帝是相等的。在第一次尼西亞會議中,基督教會接受這個解釋,用來澄清耶穌與上帝的神性。拉丁神學中,將它譯為同質論(拉丁語:consubstantialis)。
相關詞條
-
實踐本體論
本體論的內在涵義與實踐本體論相悖,實踐只是一種“活動關係”。實踐在唯物史觀中具有“本體論”的意義,但不意味著能夠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馬克思主義哲...
馬克思主義哲學 領域 意義 分析 中國 -
文學本體論
本體論原為哲學術語,是探討存在、即一切現實的基本特徵的一種學說 。
概念 釋義 業內看法 -
美學本體論
。 美學本體論的多元化,對美學的發展是件大好事。美學這門學科需要最大的寬容...。各種美學本體論,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同。不過,如果細細地研究各種美學本體論,可發現,它們有相通之處,它們都承認人類的審美活動存在...
-
本體論
本體論(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質的哲學理論,該詞是由17世紀的德國經院學者郭克蘭紐(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
哲學概念 研究歷程 其他領域 構建本體 基本問題 -
國際私法本體論
《國際私法本體論》是2005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新苗。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目錄 -
馬克思哲學本體論及其當代意義
本書主體部分是對馬克思實踐本體論思想的詳盡闡述。實踐本質上是人的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它是人類所特有的對象化活動,這種對象化活動通過改造物質世界,創造精神...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時代 -
影像本體論
安德烈·巴贊發表於1945年的《攝影影像的本體論》一文借用這一哲學術語,提出關於電影本性的核心命題:影像與客觀現實中的被攝物同一。影像本體論認為,“一切...
影像本體論 -
社會存在本體論導論
1923年,他以著名的《歷史和階級意識》開啟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被譽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和奠基人。 1923年,盧卡奇把過去幾年寫成的八篇文章結集...
作者介紹 -
劉同舫
劉同舫,男,1966年1月,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人物簡介 人物履歷 主要成就 主要論文 論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