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考古學

吉林大學考古學

吉林大學考古學系成立於1987年,下設考古學和博物館學兩個專業。其中考古專業創建於1972年,博物館專業始建於1985年。系內有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碩士點和博士點。專業教師共21名,其中教授5名(含博士生導師3名),副教授8名,講師8名。考古學和博物館學是專業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實踐要求很強的學科,其中考古學專業一向注重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和中國北方、東北及東北亞考古研究,在國內已獲得了較高的評價,並和國內外進行了多項交流與合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專介

考古學專業為考古、歷史博物館及民族史、地方史、出版社等部門培養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者,同時還為高校培養考古學方面的教學、科研人才。本專業以中國考古學、考古學理論和田野考古為基礎,將中國北方、中國東北及東北亞地區的考古作為教學和科研的重點,把培養學生田野考古操作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首位。本專業以東北考古和東北亞考古為核心內容的中國邊疆考古為教學、科研重點。

主幹課程

中國考古學、外國考古學、考古學史、考古學通論、田野考古學、考古學技術、古文字學、體質人類學、東北考古學、高句麗渤海考古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就業適宜從事中央及各省市考古機構的科研工作,高等院校的考古教學與科研工作,以及中央及各省市文物局、博物館、出版社的有關文物管理、文物研究和考古、歷史方面的編輯工作等。

簡介

自建系以來,先後出版教材和學術專著13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80篇。曾先後獲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科研獎15項,教學獎3項。近年來共派出7名教師分別到日本、英國進修學習,先後有多名教師應邀赴美、日、意、韓等國家參加學術會議和學術考察,同時還邀請過數名外國學者來系講學。目前在冊外國留學生和進修生共10餘名,分別來自日、韓、美、法、意、英及土耳其等國家。在校本科生人數為120名,碩士生30名、博士生10名。1994年以來,我系本科生先後共有7人被推薦為碩士研究生,8人考取了研究生,其餘學生中被分配到省級以上文博單位工作的占60%,地市級以上文博單位工作的占73%,省會沿海城市工作的占65%。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我系有兩個大型田野考古實習基地:長江三峽文物保護工程教學基地和國家文物局大型遺址保護工程赤峰市教學基地。1996年,我系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994年,考古學系與歷史系、古籍研究所共同被確定為國家教委文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招生、培養與分配實行特殊政策。學生實行學士—碩士—博士貫通培養逐級分流制。除少數本科生畢業分配到實際工作部門外,大多數將直接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學生在校期間除可以享受到學校統一發放的獎學金以外,考古學系還設立了系友獎學金,用於獎勵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學生畢業後,主要分配到中央及各省市自治區文物考古科研部門、高等院校、文博事業單位和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

簡史

吉林大學考古學(後改為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科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由著名古文字學家於省吾先生作為學科帶頭人,在歷史系組建了古文字研究室並招收研究生。1972年,吉林大學考古專業成立,張忠培先生任專業負責人。197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7年考古專業和博物館學專業從歷史系分離出來,組建獨立的考古學系,林沄先生任系主任。2000年本學科的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被批准成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朱泓教授任中心主任。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學科是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第一批博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同年被列入“十五”期間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05年,以本學科為依託組建的“中國邊疆史地創新基地”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經過幾代人多年的建設,本學科現已形成一支由20餘名教授、副教授和青年博士組成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在中國邊疆地區古代文化、人類與環境方面的綜合研究實力居於國內領先地位。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國北方漢以前考古

學術帶頭人:林沄教授 學術團隊:朱永剛教授、趙賓福教授、王立新教授、李伊萍教授、陳國慶教授等

本研究方向致力於建立基礎薄弱地區的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與譜系關係;針對年代序列與譜系關係清楚的地區,重點開展文化與經濟形態的演進及其動因的研究,開展聚落形態的分析以搞清區域內古代社會的發展進程。本研究方向的綜合實力在國內高校同領域穩居領先地位。

2、高句麗、渤海考古

學術帶頭人:魏存成教授 學術團隊:王培新教授、彭善國教授等

本研究方向以高句麗、渤海考古為重點,兼及漢唐及遼金元考古。高句麗、渤海考古是東北亞地區考古研究的熱點,也是本學科極具特色和影響力的研究方向。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相結合,為成功申報我國集安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作出了突出貢獻。

3、體質人類學與生物考古

學術帶頭人:朱泓教授 學術團隊:周慧教授、陳全家教授、湯卓煒教授、張全超講師等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運用體質人類學的方法(本學科的古人骨標本庫規模在國內高校首屈一指)研究古代人類群體的人口學構成和人種學類型的劃分;②運用DNA方法(本學科擁有國內高校第一所考古DNA研究專業實驗室)對地下出土的古代人骨做個體鑑定、家系鑑定以及通過比較不同人群的遺傳學異同,揭示他們之間在種系演化上的相互關係;③運用地學、植物學、動物學的研究方法恢復古代人類的生存環境,揭示古代居民對食物的選擇,狩獵和家畜飼養等方面的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的概況,進而探討各地區古代自然環境與人類相互關係的內涵與模式;④運用古病理學方法研究各古代人類群體的體質健康水平、食性與生活方式、體質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本方向的突出特點是文理交叉、相互滲透。本方向中具有傳統優勢的體質人類學研究以及新興的分子考古學研究在國內高校均居領先地位。

4、外國考古學

學術帶頭人:楊建華教授 學術團隊:滕銘予教授、馮恩學教授、潘玲副教授、陳勝前副教授等

本方向的研究致力於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的接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對其他國家與地區古老文明及其起源的研究,主要是對兩河流域史前及早期國家的研究;②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考古研究,主要有俄羅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蒙古、日本、朝鮮和韓國以及中亞各國的考古學研究;③對國外考古學理論與方法的發展作系統的研究,並且從以上兩方面的研究中獲得大量的最新的國外考古學實例和研究動態。

榮譽成績

“十五”建設成效

1.科學研究

“十五”期間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1項,其中國家基礎學科人 才培養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十五”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8項、教育部“十五”博士點基金項目2項、中央部委重點項目(邊疆史地研究)3項、其它26項,獲科研經費672萬元。 “十五”期間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243篇,出版著作16部,為吉林省委省政府提供諮詢報告3篇,科研成果獲7項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在俄羅斯、蒙古國開展的考古發掘和調查拓展了研究的地域,在考古DNA、基於GIS的田野調查、計算機虛擬技術對顱骨進行三維復原等科技考古領域也都有所進展或突破。先後參與長江三峽南水北調以及嫩江尼爾基水庫等多處邊疆地區基本建設中的考古發掘,有力地支援了國家經濟建設和文化遺產的保護。魏存成教授作為高句麗研究的首席專家參加中國國家代表團,連續出席了2003和2004年度在法國巴黎和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7、28屆世界遺產大會,為中國高句麗遺蹟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國家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高度肯定。

2.隊伍建設

“十五”期間在隊伍建設上成績突出。期間林沄教授當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同時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組委員、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魏存成教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周慧教授入選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當選教育部優秀骨幹教師;趙賓福教授、王立新教授被評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滕銘予教授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當選寶鋼優秀教師;朱泓教授入選吉林省優秀專家等等。

3.人才培養

“十五”期間共招收研究生213人,其中碩士生153人、博士生56人、外國留學生4人,期間畢業獲得學位研究生總數為101人,其中獲碩士學位者77人,獲博士學位者24人,培養規模在國內同類專業首屈一指。通過引導學生參與邊疆考古重大課題的實施,學研結合,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畢業的博士現已成為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考古學科的學術帶頭人。

4.學術交流

“十五”期間有3人赴日、美、加進行3個月以上的訪學;14人次應邀到美、日本、韓、斯洛維尼亞、蒙古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有6批10人次赴韓、俄、美、德等進行學術考察與講學;在國內有81人次參加了48項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32人次講學。此外還成功主辦了 “長城地帶青銅時代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居延考古學術研討會”、“全國第七屆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2005吉林大學考古(國際)學術論壇——體質人類學與分子考古學”、“全國博士生論壇(考古學)”等國際或全國性學術會議7次。

近來成績

2001年《田野考古學實踐教學的改革》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田野考古學》被列入國家級精品課程進行建設。

學科建設目標

繼續保持在中國邊疆考古研究方向的國內領先地位,以占領學術前沿的重大課題的實施為主要目標,開展創新性的基礎研究。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加強對邊疆地區相鄰國家(尤其是東北亞地區)考古學遺存的探究。在研究方法上堅持多學科交叉,將自然科學方法在邊疆地區古代人類、環境、文化的套用提升到新的高度。積極參與祖國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整理,繼續為涉及邊疆地區遺產的國際熱點問題提供理論支撐。爭取從國外或國內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進3—4名具有博士學位的優秀科研人才,促成不同學術傳統、不同學術風格在同一學術團體中的有機交融。以各種方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出更多高層次、複合型的考古人才。充分利用國家“985工程”創新基地這一平台,加強學科建設,力爭使考古學科進入國家重點學科的行列。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吉林大學考古學科目前已擁有歷史學一級學位授權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國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此外東北邊疆考古課題還被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二十一世紀的吉林大學考古學科在繼續保持自己傳統優勢和特色的基礎上,將以北方邊疆及其毗鄰地區的古代文化、人類與環境為研究目標,採用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互滲透的方法組織學科隊伍,擴大和加強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力爭把吉林大學考古學科建設成為一個以中國北方邊疆考古和東北亞地區考古為基本特色,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信息諮詢等多項職能為一身的中國北方考古方面的國際研究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