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窯彩繪花鳥紋長頸瓶

吉州窯彩繪花鳥紋長頸瓶

南宋吉州窯彩繪工藝分釉上彩繪與釉下彩繪兩種,以釉下彩繪為多見。 因彩繪施於釉上,因而易磨損,易受酸鹼等腐蝕。 釉下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繪圖案之後,再施釉進入高溫窯焙燒而成的。

吉州窯彩繪花鳥紋長頸瓶 吉州窯彩繪花鳥紋長頸瓶

    這件南宋吉州窯釉下彩繪花鳥紋長頸瓶(見圖)於1979年3月出土於江西省九江市九棉三廠,現珍藏於九江市博物館內。瓶高8厘米,口徑4.1厘米,底徑5.9厘米。此瓶小口,細長頸,扁鼓腹,圈足。頸上部繪粗細弦紋六道,器身一面繪折枝梅花,枝上立一喜鵲,鵲的羽毛彩繪後剔劃而成。另一面繪竹枝一枝,並剔朵梅六朵,其它兩面各飾蝴蝶兩隻。彩繪呈醬褐色。造型秀麗挺拔,描繪精工,堪稱精品。

    南宋吉州窯彩繪工藝分釉上彩繪與釉下彩繪兩種,以釉下彩繪為多見。釉上彩是在已燒成的白釉或澀胎瓷器上,用色料繪飾各種紋飾,再於700℃—900℃左右的低溫窯爐中二次燒造而成。其彩料套用廣泛,釉色鮮艷,品種豐富且藝術性較強。因彩繪施於釉上,因而易磨損,易受酸鹼等腐蝕。 釉下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繪圖案之後,再施釉進入高溫窯焙燒而成的。燒成後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顯得晶瑩透亮。因釉下彩繪的色彩在釉下,彩繪不易磨損、腐蝕,色澤瑩亮,經久不變,深受時人青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