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丁甲

吉丁甲

吉丁蟲科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13000種,我國已知450多種。各種體型差異較大,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超過8厘米,大多數色彩絢麗異常,似嬌艷迷人的淑女。觸角鋸齒狀,11節。前胸腹板發達,端部伸達中足基節間。體形與叩頭蟲相似,但前胸與鞘翅相接處不凹下,前胸與中胸密接而無躍起構造。

基本信息

前言

吉丁甲吉丁甲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古人的詩句道出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嚮往。淑女似的吉丁蟲自然會受到人們的青睞。人們總認為蝴蝶是最美麗的昆蟲,但是當你認識了吉丁蟲之後,可能會覺得吉丁蟲也獨樹一幟,別有韻味。

令人遺憾的是它們的幼蟲長得奇醜無比,真可謂“蟲大十八變”,這就是昆蟲變態的奇妙之處!尤其不能令人容忍的是幼蟲專門蛀食樹心,使之枯萎死亡,是果樹、林木的重要害蟲。儘管如此,幼蟲卻是一味中藥材,能治療疾病,將功補過。

據說日本人尤其喜愛吉丁蟲,認為它們艷麗的鞘翅,能驅趕居室害蟲,因而常把鞘翅鑲嵌在家具上,既有驅蟲之效,又具裝飾之美。吉丁蟲的鞘翅確實漂亮至極,在燈光或陽光下,能閃爍出燦爛的金屬光澤,如同晶瑩的珠寶。

吉丁甲吉丁甲

吉丁蟲成蟲喜歡陽光,白天活動,在樹幹的向陽部分容易發現,它們的飛翔能力極強,既飛得高,且飛得

遠,所以不易捕捉,但當它們棲息在樹幹上時,卻很少爬動,是捕捉的好時機。下面介紹幾種吉丁蟲。

種類

金吉丁

體長 30一45毫米。體金綠色,前胸背板上有2條紫銅色的寬縱帶,從前緣直達後緣。每個鞘翅上各有1條明顯的紫銅色縱帶,從基部肩角處斜伸達翅末端近中部。其個體碩大,色澤艷麗均為本科之冠,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自然界中不易覓見。目前僅知分布於我國浙江,台灣,國外分布於朝鮮,日本。

金緣吉丁

俗稱串皮蟲,主要為害梨,蘋果上少量發生。幼蟲在樹幹皮下迂迴串食,破壞形成層,輕者樹皮變黑,重者整株枯死,樹勢衰弱,重者整株枯死。

成蟲 體長13-16毫米,翠綠色,有金屬光澤,前胸背板上有五條藍黑色條紋,翅鞘上有10多條黑色小斑組成的條紋,兩側有金紅色帶紋。

卵 長約2毫米,乳白色,長圓形。

幼蟲 老熟後長約30毫米,由乳白色變為黃白色,全體扁平,頭小,前胸第一節扁平肥大,上有黃褐色人字紋,腹部逐漸細長,節間凹進。

蛹 長15-19毫米,乳白色、黃白色到淡綠色。

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木質部越冬。第二年3月開始活動,4月開始化蛹,5月中、下旬是成蟲出現盛期。成蟲羽化後,在樹冠上活動取食,有假死性。 6月上旬是產卵盛期,多產於樹勢衰弱的主幹及主枝翹皮裂縫內。幼蟲孵化後,即咬破卵殼而蛀入皮層,逐漸蛀入形成層後,沿形成層取食,8月幼蟲陸續蛀進木質部越冬。

梨小吉丁

主要為害梨、一桃,以幼蟲蛀食枝、乾皮部及木質部,發生嚴重的梨園,造或樹勢衰弱,甚至全樹枯死,是梨樹毀滅性的害蟲之一。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0-20毫米,暗綠色,有金屬光澤。體扁平,觸角黑色鋸齒狀,頭部截齊,前胸背板由前向後逐漸寬大。頭、前胸背及翅鞘上都有藍黑色小長條紋,兩翅膀邊緣具金黃色光澤。

卵:橢圓形,長2毫米,寬1l-4毫米,乳白色。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27-32毫米;乳白色,全體略呈扁平。頭小半縮於前胸,胸部寬大,前胸背板硬而平滑,上有“人”字形凹紋。腹部細長,各節呈長方形,尾節末端細小。

蛹:裸蛹,長17-20毫米,初期為乳白色,漸變為綠色。

發生及習性 一年發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被害樹皮下或本質部的淺處過冬。第二年春天在木質部淺處蛀食一段時間,化蛹前在本質部隧道內稍向深處潛入,作一個長橢圓形蛹室,並向外蛀一羽化孔,然後用碎屑把蛀入孔道及羽化孔堵塞嚴密,即在蛹室內化蛹。蛹期約十天。在河北省中南部梨產區,4月下旬即見化蛹,5月上旬開始羽化為成蟲。成蟲出現後,咬食梨葉、向日葵葉,將葉的邊緣食成缺口。平常喜在向陽面的葉面停歇。在晴天上午9時至下午4時最活躍。成蟲有假死性,受震動墜地,稍停即飛去。成蟲壽命約20-30天,少數可達40多天。成蟲羽化後,經半月左右的取食補充營養,才開始產卵,卵產在有粗裂皮的縫隙內。卵期一般8-9天。幼蟲孵化後由卵殼下直接蛀入樹皮淺處,先在表皮下取食,漸食入形成層及木質部,幼蟲在枝幹內蛀食,隧道彎曲塞滿蟲糞。梨樹被害嚴重的枝條,至8月下旬葉片變紅色。

形態特徵

幼蟲體扁,前胸膨大;頭小,無單眼;觸角3節;上顎無臼葉,胸足退化。

生物學描述 成蟲喜陽光,白天活動,在樹枝的向陽部分易發現,幼蟲在樹木中鑽孔為害,屬鑽蛀性害蟲。

種群分布

全世界已知1.3萬種,分屬於12個亞科。中國已知9個亞科,約450餘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