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古名墊江(原為褻江,取嘉、涪二江在城北鴨咀的匯合之水如衣重疊之意,《漢書·地理志》誤記為墊江並沿襲至今),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主要居住地,合川古城邑“巴子城”(今城區銅梁山下)曾是巴國別都。公元前314年始設墊江縣,縣域轄今合川、武勝、銅梁、安岳、岳池縣地,隸屬巴郡,治所在今合川。
南朝元嘉年代升墊江縣為宕渠郡,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為合州,轄墊江、清居、東遂寧、懷化4郡及郡屬石鏡(合川)、漢初(武勝)、清居(南充市南)、方義(遂寧城區)、德陽(遂寧市中區東南)、長江(蓬溪)、始興潼南7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合州更名涪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名涪陵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復名合州。宋淳祜三年(1234年)為抗蒙兵,在州城之東5公里的釣魚山築新城,州治所遷居釣魚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返回原址。以後,合州轄縣陸續劃出,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成為不再轄縣的單州,屬重慶府管轄。
民國二年(1913年),合州改名合川縣。
1950年,合川屬川東行署壁山專員公署轄。
1951年,壁山專區更名江津專區,合川屬江津專區轄。
1952年4月劃出合川縣城關區增設合川市。
1958年1月,經國務院批覆,合川市建置撤銷,原合川市所轄地域改為合川縣城關鎮。[
1983年3月,重慶市和永川地區合併,合川縣屬重慶市轄。
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89號)批覆同意撤銷合川縣,設立合川市。
2000年6月2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0]131號)批准同意合川市人民政府駐地由合陽城蘇家街31號遷至南津街中南村。
2000年,合川市轄6個街道、50個鎮、8個鄉。
2001年6月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同意合川市將原有的50個鎮、8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3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鄉鎮平均面積由調整前的37.7平方千米擴大至60.7平方千米,鄉鎮平均人口由調整前的2.2萬人增至3.6萬人。
2002年,合川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36個鎮,95個居委會、529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150.9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32萬人。
2005年4月1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合川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覆》同意合川市將3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2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
2006年2月23日,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合川市部分村跨鎮調整的批覆》又對合川市部分村進行了跨鎮調整。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合川市,設立重慶市合川區。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區域為合川區的行政區域,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南津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