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英[新加坡當代著名詩人、學者]

史英[新加坡當代著名詩人、學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史英,原名陳磐緒,新加坡當代著名詩人、學者。1940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豐順縣。當年僅17歲的史英在《南洋商報》上發表處女作《塵歸星島》後,從此對詩歌的愛好一發不可收拾。一路來,史英以寫詩為主要的創作活動,間或寫小說、散文及詩論。年輕時他曾任《新明日報》要聞版編輯和娛樂周刊總編輯。六十年代中曾因故憤而擱筆十餘載,重返文苑後埋頭筆耕,寫下詩作近千首。

基本信息

簡介

史英在晚年側重研究新加坡、馬來西亞華文詩歌史料,並撰寫詩歌評論。由於他在詩歌創作方面所取得的傑出成就,曾先後榮獲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頒發的“第二、三屆龍文化突出成就金獎”及“優秀詩集獎”、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頒發的“2004年度國際最佳詩人獎”等多種重要獎項。

從史英的十多本詩歌著作中,不難發現,他有不少作品和傳略被收入《世界華人文學藝術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大辭典》、《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國際文化藝術名人錄》、《海外華文文學史》、《新加坡華文文學史初稿》、《新加坡當代文學大系》、《世界華人詩歌鑑賞大辭典》、《世界華人詩存》、《WORLD POETRY ALMANAC 2006》等數十種大型選本和辭書。還有相當詩作被譯成英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波蘭語等多種文字。

史英的作品多次投稿由張智博士、露絲瑪麗·C·威爾金森博士等國際著名學者及詩人創辦的享譽國際的《世界詩人》季刊(混語版),引起海內外人士的極大關注。2005年2月,國際詩歌翻譯中心頒予史英2004年度國際最佳詩人榮銜。繼之經由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副主席張智中博士妙筆翻譯後,2005年10月以雙語出版《史英詩選》。據知,中英對照《史英詩選》是史英近半世紀所寫百餘首精品結集,不論內涵的表達,還是技巧的運用均有出色的表現,部分作品都強調了反戰精神並顯露了人道主義的理念。2006年2月,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國際執委會經過投票表決,推舉史英為2006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他也是新加坡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提名者。

2006年6月份新加坡文藝協會所創辦的《新加坡文藝報》首次披露“名詩人史英被提名角逐諾貝爾文學獎”的訊息,同年八月,聞名馬來西亞的文藝雜誌《爝火》、義大利著名詩刊《POMEZIA-NOTIZIE》也相繼刊出此文訊,菲律賓華文主流媒體《世界日報》的文藝版也以同樣的題目加以報導並首次登載史英榮獲希臘國際作家藝術家協會(ISGWA)經由該機構國際執委會投票而頒發的“世界詩歌和平獎”之訊息,以表彰史英先生多年來在新加坡華文詩壇所取得的傑出成就。中國福建社科院女學者劉桂茹亦撰寫萬言詩評,剖析收入《史英詩選》諸多詩篇的特色。

經歷

門庭若市的中醫師

從文,從醫,從教,不管身份如何轉換,史英心中那份對生活的嚮往、對詩歌的痴迷,對中國的熱愛從來沒有間斷過。這種“文”的影響恐怕要追溯到祖父那一代。其祖父陳掄元,號“史英”,考取滿清末年的“稟生”(考獲秀才名列第一者之稱謂),還做過廣東澄海知縣。史英的筆名就是沿用了祖父的號,其父也有一定的文學天賦,會寫會書。正因為有文化根底,去國南來之初始得以任教職,後改行從商,經營米業,不幸英年早逝。

史英育有子女各一,雖說他們成長於文風盈門的環境,然均對文學了無興趣,都熱衷於金融知識的探求,而終成為財經專才。長女現任英跨國公司亞太區財務總監之職,次子受聘於美國金融財團,擔任區域業務顧問。

史英自詡是一個強調時代精神、不喜吟風弄月而重視批判現實的詩人。也許正是他的這種個性讓他在醫學的領域上一樣長袖善舞。史英的醫學天賦秉承於父母,雙親都精通藥理,史英從小耳濡目染,加之後天對醫學的興趣,再經不斷自修,竟然也懂得了不少草藥治療的臨床運用。1981年,不得志的史英從《新明日報》出來後,決心轉行當醫師,其間又創辦了健民中醫學院。他曾三度連任新華中醫藥協會會長,兼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海內外中醫藥學術發展研究中心理事。史英擅長醫治奇難雜症,日診病患數十人,在杏林享有盛譽。一次,一位菲律賓國防部高級將領經由菲律賓大使館人員的介紹前來史英家中就醫。一輛軍用專車,加之四個士兵把守,那個陣勢一擁而上史英簡樸的公寓,周邊好是非的鄰居們頓時誤以為史英“犯事”了。就醫完畢,臨行前史英站在自家三樓的陽台對著高級將領揮手說“拜拜”,一個詼諧睿智的動作,讓一雙雙眼睛,一層層的人群做了“鳥獸散”。

在史英看來,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平安健康才是最為實在的。史英曾經出診到一富豪家為人斷症,剛踏進洋房大門,就被富豪的子女制止。後來經由女傭帶路,才在洋房後面的工人房裡為這位半身不遂的富人治病。曾經叱吒風雲的富豪,用盡一生精力為子女搏來了汽車洋房,不料老來重病時,子女卻連豪宅都不讓他住。正是這種行醫經歷,讓史英和社會有進一步接觸後,對人間百態、榮辱之事的感觸,自然而然便滲透在他詩歌的字裡行間。

史英坦言行醫確實是為了謀生而尋找的出路,但既然行醫就要銘記“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因之也需遵守相應的行規。一個病人為感謝史英先生為他治好多年的頑疾,硬是給他塞了一個紅包,史英當面婉拒了,病人卻以為是他看不上紅包里的小錢,就激動地說:“那可是一千塊啊”。史英平靜地打開紅包,取出1000元面額的鈔票,雙手奉還給病人,說道:“紅包我收下了,錢你拿回去”。

當然,曾經也有過以行醫為題材而寫作。有一回,他在接到病危者醫愈而退棺的喜訊後,即興創作一首《有過以藥回春的經歷》的詩歌。談起行醫,史英感慨萬千,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世態炎涼、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林林總總,都成為他的生活體驗而融入到詩歌創作中。

老來讀書的快樂

杏林的美譽,眼花繚亂的際遇,都不能使史英忘情對文學的摯愛。歸隱杏林後的他很少享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逍遙。步入晚年,史英用充足的時間和豐富的閱歷儲備投入寫作。不難發現,在史英已出版的詩集中有過半的詩篇是在他退休後創作的。

在那非常樸素的公寓樓里,客廳的一隅是史英拗不過病人的要求而在退休後設立的簡易就診桌,而他最喜歡的還是他那間窗明几淨的小書房。書房裡滿滿當當的都是史英先生曾經出版的書籍,將要出版的文稿,以及古今中外的文學佳作。前不久收到蒙古國立大學文學教授森·哈達博士的來信,告知史英先生的詩作《The Motherland in My Dream》以英文形式登載於蒙古帝國的《世界詩歌年鑑2006》上。此等喜訊對於史英又是一種肯定,遠道而來同為華文事業不斷努力的朋友的問候,更給史英日後的著作注入了無窮的動力。

詩歌需要推敲,詩歌也需要借鑑。看似由簡單不足百字而組成的詩歌,其中蘊涵了太多需要作者學習、磨練的知識與經驗。史英借鑑外國文學中通感、時空跨越、意象重疊等寫作技巧;也吸收傳統詩藝中旁入別意、反襯托意、明斷暗續、巧於起句、畫龍點睛等妙技而用於創作中。像史英源於生活的創作《亮節》一詩,細細推敲詩歌中的文學韻味,及其想像作了數度空間的飛躍,用不同的比喻將亮節的形象塑造起來,而後筆鋒一轉時暗示縱使有中傷引發誤解之迷霧也掩蓋不了亮麗人格的光芒。史英在創作實踐中除致力於強化藝術性的追求外,也不忽視思想性的重要。在人性易變的今天,強調此等亮節起到了警醒作用,不失為一首佳作:

把人格細雕

成水晶

以心作為琢磨之器具

明亮過鑽石

潔如冰

聚光為發亮的源泉後

吐鋒芒不已

縱使有塵埃掩蓋

也無損亮麗

灰朦里

猶能作出永恆的閃耀

——《亮節》

詩文的創作是活到老學到老、活到老練到老的過程。老來回想過去,才明白什麼叫做今是而昨非。老來讀書,才體會什麼叫做溫故而知新,學然後知不足,老然後覺無知。這就是史英老來讀書的快樂。

特立獨行的隱士

也許是二十五年的行醫經歷讓史英對現實生活有了自己獨特的悟性,也許是一生對文學的執著追求賦予了史英高過於現實生活的灑脫。談起文學,史英慷慨激昂,拿在手中要喝的茶,晃動了幾圈,卻由於過分的投入而依舊懸空晃動,保持著舉杯的姿勢。

史英自認本身是城市中的隱士,而隱士往往都是氣節高雅的君子。他們決不肯與濁水同流合污!一首創作於2003年題為《老來心境》的詩,讓人們捕捉到史英心境的點滴:

無柄的

鐮刀 掛成一灣的皎潔

於怒雲密布

夜空中

勾出形似拱橋下一片柔水深藍

退隱後

一塵不染的

我那心

與乳色的月芽般

擁著溫馨 溫馨的寧靜

於弓狀灣內

知否 夜雨過後的湖面

只微笑無語

不再與

堤外的浪爭喧鬧

——《老來心境》

個人作品

史英已出版詩文集和出版年份:

1.花草集(1966)

2.詩苑短笛(1985)

3.花開在掌上(1986)

4.詩文合壁(1988)

5.弦上寄情(1991)

6.三色拼盤(1992)

7.笛聲向晚(1993)

8.又唱黃昏後(1995)

9.一串舊事的滄桑(1996)

10.雙溪合流(1997)

11.腳印之延續(1999)

12.三弦彈指下(2000)

13.新華詩歌簡史(2001)

14.雙花並蒂開(2001)

15.馬華詩歌簡史(2002)

16.史英詩歌精選(2002)

17.三星伴孤月(2003)

18.單花開在雙葉間(2004)

19.史英詩歌精選之二(2004)

20.文學三合一之集(2005)

21.史英詩選(中英對照詩作百餘首)(2005)

22.我的文學在獅城(2006)

23.新華詩品(2006)

待出版著作:

1.寫詩歷程的片斷回憶

2.新華名詩人評介

3.二十五年行醫話心得

4.史英詩歌精選之三

5.新馬華文詩歌史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