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胡同56號-我親歷的人藝往事

內容介紹

人藝著名編劇梁秉堃打開60年塵封的記憶
曹禺、于是之、舒繡文、朱琳、濮存昕、梁冠華、呂中等鮮為人知的故事
周恩來等特殊歷史人物與老人藝的往事
87歲高齡的北京老報人李濱聲傾情做漫畫12幅
? 深刻解讀北京人藝半個多世紀歷史變遷
? 再現眾多知名老藝術家鮮為人知的往事
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通過作者半個多世紀的見聞,勾勒出北京人藝老藝術家以及當紅演員如:曹禺、于是之、舒繡文、朱琳、濮存昕、梁冠華、呂中等鮮為人知的一面;以及包括周恩來在內的特殊歷史人物與人藝的故事,穿插了人藝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作者近作《春雪潤之》榮獲第六屆全國優秀話劇獎,其眼光獨到,語言具老北京特色,有很強的可讀性。年逾80的漫畫作者李濱聲是著名老報人,在業內和讀者中,名氣大威望高。

作者介紹

梁秉堃,北京人藝一級編劇、作家、著名漫畫家,作品有:多幕話劇《誰是強者》、《王建設當官》、《陣痛的時刻》、《夜晚過去是早晨》、《新居》、《默默的人》、《冰糖葫蘆》、《春雪潤之》,散文《梁秉堃散文選》,小說《一樁離奇的謀殺案》,報告文學《北京有個宏志班》,評傳《在曹禺身邊》、《我說于是之》等。

作品目錄

我摯愛的老人藝/
——從史家胡同56號到王府井大街22號(代序)
01老人藝們的綽號/
02停演《潘金蓮》/
03老舍講笑話/
04《駱駝祥子》奇特的謝幕/
05《茶館》“多磨”/
06“陛下到底來了!”/
07與周總理共度的除夕之夜/
08三百字的提綱/
09曹禺:寫《雷雨》是在寫一首詩/
初衷/
機緣/
動搖/
永遠/
10朱琳:扮演魯媽時心中的“疙瘩”/
11今天演的是《女店員》/
12刁光覃:“慢曹操”/
13《茶館》中的B制演員胡宗溫/
14暈倒在舞台上的舒繡文/
目錄史家胡同56號——我親歷的人藝往事15丁四嫂的襪子/
16田沖見“列寧”/
17“泡”後台所得/
18“發神經”/
19紅茶“啤酒”和帆布“餃子”/
20排《茶館》,童超找太監/
21呂齊:人藝的第三代/
22演《蔡文姬》:一場虛驚/
23幕後英雄/
“老夫子”陳永祥/
痴迷道具的“丁道長”/
似與不似之間/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絕人?絕活/
24演出事故/
25“種子檔案員”/
26夏淳:人藝的40年與40部戲/
他成了旅館裡的“風流人物”/
第一次演戲反串農村大姑娘/
“黃鼠狼”也是活生生的人/
執導第一個大戲《蛻變》/
兩次幸福的“接見”/
高招兒策劃戲外戲/
讓她放心地演好這場戲/
27于是之:努力如是之者,成功其庶幾乎?/
《程瘋子自傳》/
漸悟妙境/
28英若誠:“廢話協會”里的奇君子/
綽號叫“那當然了”/
“毛三爺”的往事/
老岳父想了想說:你們是跑碼頭的吧/
這個劉麻子,渾身上下都是戲!/
大牢中的生活,依然有滋味/
“英,定了,忽必烈就是你!”/
“辦實事、做真人”,一生快活/
“舞台是我的家”/
29林連昆:大器晚成的“狗兒爺”/
把臨門一腳讓給別人/
功夫在詩外的民眾演員/
好的演員必須堅決從生活出發/
初見光彩的吳祥子/
“狗兒爺”涅槃/
30鄭榕:學會飛翔的醜小鴨/
我每月拿兩千多塊錢/
老鄭不老/
周朴園三部曲/
31朱旭:這是我最後的謝幕演出了/
“朱旭演的是一個藝術的大混蛋!”/
“太監娶媳婦”,才是應該抓住的矛盾/
32藍天野:藝品壓不住人品/
33梁冠華: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
“胖子演得還是那么個人物!”/
天賦?狠功夫?偷戲/
創作第一,廣告以後再說吧……/
34濮存昕:話劇讓我上天入地/
35呂中:“大染缸”染出個優秀的“人藝家屬”/
36焦菊隱的話還沒有說完/
今晚的表演都是在討好幾個人……/
最後的發言/
烏雲掃盡,不唱竇娥冤/
37篇外篇/
演出日報表/
1963年會議記錄摘要/從史家胡同56號到王府井大街22號史家胡同56號——我親歷的人藝往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