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的編纂,力圖克服上述缺陷,注重理論性、系統性和前沿性。“史學概論”應該明確,它的研究對象是整個的歷史學,它比史學內部備分支學科應高出一個層次,因而必須具有很高的理論性和概括性。而“史學概論”的內容結構,應緊緊圍繞歷史學本身的理論和方法而展開,既有對歷史學的理論預設及方法論的反思和批判,又有對歷史學全局的鳥瞰和描述,內外結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作者簡介
王學典,1956年生,曾任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院長,現任《文史哲》雜誌主編、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史學月刊》編委等職。主要致力於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研究、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尤長於中國現當代史學思想及史學思潮研究。現已出版《歷史主義思潮的歷史命運》、《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翦伯贊學術思想評傳》、《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20世紀中國史學評論》等多部專業學術著作。
目錄
編纂緣起
上編 歷史與歷史學
導論“歷史”是“往事本身”,也指“對往事的記錄”
一、“史”之本義及其雙重內涵
二、實在的歷史
三、描述的歷史
第一章 作為本體的歷史
第一節 歷史:在決定與選擇之間
一、歷史發展中的結構性制約
二、歷史創造中的主體選擇
三、決定論與選擇論的整合
第二節 歷史中偶然與必然的交響
一、目前存在的爭議
二、偶然性、必然性的內涵與特徵
三、現代科學視野中的偶然與必然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作為本體的歷史
前面已經提到,歷史有兩種內涵,既是“往事”本身,又指對往事的“記錄”。一般說來,對往事本身的研究,稱為本體論,關於對往事的記錄的研究,稱為認識論。就具體的歷史研究實踐而言,歷史本體是最基本的內容,對歷史事實和歷史過程本身的考察占首要地位,如關於某一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或制度的研究等。對歷史客體本身的認識和重建是史學研究者最起碼的職責。但在理論層面,或者歷史哲學的層面,近幾十年來,人們的普遍興趣已由本體論轉移到認識論,不再追問歷史本身是如何演變的,而對歷史認識的性質和形成情有獨鍾,這就是所謂的從思辨的歷史哲學轉向分析的、批判的歷史哲學了。以往反覆討論的本體論問題被懸置起來,現在很少有人談論歷史的一般進程、歷史發展的動力和模式一類的問題了。
關於歷史認識論的探究無疑大大增強了歷史學家的批判反思能力,使之對自身從事的活動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認識論的進展使人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客觀的歷史真相、最後的歷史真理是不可能被發現的。但是,本體論研究仍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不應當就此被排除和拋棄。把歷史研究歸結為認識論問題,歸結為主觀的思想和活動,而無視歷史中的客觀存在和物質基礎,將導致一場“演丹麥王子而沒有哈姆萊特”的錯誤。歷史哲學終究是有其不可否定和不可離棄的客觀對象及其問題的。對歷史本身的關注和探索是歷史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歷史學最終從屬於對歷史過程本身的探討,整個歷史學的最終目標在於推進對歷史本身的認識。本章就聚焦於歷史本體問題,依據古今中外學者的有關成果,對歷史發展過程本身存在的問題和困惑作一初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