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豬

台灣豬

台灣豬產於台灣省。台灣省是一個多山的地區,全省山地和丘陵約占三分之二,平原約占三分之一。東部坡陡谷深,西部為一平原,是主要的農業區。台灣島地跨北回歸線,又受台灣暖流影響,具有熱帶、亞熱帶的氣候特點,北部的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南部沿海遞升到24℃以上。

基本信息

產地及環境

台灣是我國降水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氣溫高,濕度大,光照充分,適於農業生產,但颱風頻繁。農作物以水稻和甘蔗為主,農民主要靠養豬積肥。當地居民早已養豬,在十六和十七世紀廣東、福建人移居台灣後,養豬業開始成為農民的重要副業。豬成為農村中最普遍的家畜。

體香外貌

台灣豬頭短而大。耳大而向前下垂,額及體側均有皺褶。背較狹且凹下,肋近於平直,腹大下垂,但不拖地。臀傾斜。四肢弱,多臥系,大腿平而薄。皮較厚,毛稀而粗,有鬃毛,被毛全黑。乳頭6對以上。

品種性能

台灣豬成年公豬體長121.3厘米,胸圍106.7厘米,體高70.0厘米;成年母豬相應為:118.2厘米,114.4厘米,63.5厘米。台灣豬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繁殖力較高、肉味美、脂肪沉積能力強、在日糧蛋白質水平低的條件下仍有一定的生長能力等特點。但生長速度較慢,飼料利用率不高。

雜交利用

在日本侵占期間,由於當時的飼養水平低,豬圈衛生條件差,以及宗教迷信忌諱白色等原因,台灣豬(主要是桃園豬)開始用巴克夏豬進行雜交,其所產的一代雜種豬,因體型及生長發育均有顯著改進,毛色全黑,頗受農村歡迎。經濟雜交成為當時農村生產肉用型豬的唯一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初期仍推廣巴克夏公豬與本地母豬雜交的一代雜種豬作肉用型豬用。桃園×巴克夏的一代雜種豬毛色全黑,被毛較密,背線平直,體軀較寬,大部分性狀包括耳、四肢和皮膚皺褶等質量性狀和初生重、斷乳重等數量性狀介於二親本之間。且產仔多,一窩平均9.67頭,超過雙親,初生重、斷乳重均得到改善,肥育期比桃園豬縮短三個多月, 很受歡迎。至1965年已占總豬數的92.6%。

1954年台灣糖業公司建立育種場後,曾陸續自日本、美國引入約克夏、巴克夏、漢普夏、長白、杜洛克、大約克夏及米尼蘇達二號等外來豬種,作各種雜交試驗。結果以長白豬和杜洛克豬表現較好,自1962年開始已大量繁殖推廣,其中長白豬有代替過去巴克夏豬的趨勢。 近年來已漸改養三品種雜種,亦做過很多三品種雜交組合試驗,並推廣給農民飼養而獲得成功。三品種雜交試驗指出,桃園豬是個有價值的原種,不論是巴×桃或約×桃一代雜種母豬,當與第三個品種,如長白或杜洛克公豬雜交,都獲得良好結果。例如長×(巴×桃)三元雜種豬的斷乳重達16.08公斤。 比較三元雜種豬的肥育性能,表明杜×(約×桃)和長×(巴×桃)的日增重較快,約×(巴×桃)和巴×(約×桃)的飼料利用效率較高。

台灣豬具有耐粗、抗病力強、繁殖力較高、肉味美、脂肪沉積能力強、在日糧蛋白質水平低的條件下仍有一定的生長能力等特點。但生長速度較慢,飼料利用率不高,有待進一步選育提高。

台灣豬 台灣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