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簡介
![台灣義勇隊舊址](/img/1/1c4/nBnauM3X0IzNykDN4YjM5AzMxUTMwcTOykzMyQTNwAzMxAzL2I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台灣義勇隊紀念館,是中國唯一的有關台灣人民有組織參加祖國大陸抗戰的歷史遺存,館內有義勇隊創始人李友邦將軍的銅像。
該館分2個展廳,展出老照片60餘張,書畫、檔案、徽章及軍用品、隊員生活用品和墓碑及銅像等文物近百件,再現了當年台灣義勇隊、台灣少年團的戰鬥與生活。這些歷史遺物,大多是當年的義勇隊老隊員、少年團老團員捐贈的。
2006年上半年,金華市政府從陳啟加手中收購了這處舊址,進行保護挖掘,當年10月,金華市政府將酒坊巷84號修復並闢為台灣義勇隊紀念館。還被列為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4年9月1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台灣義勇隊紀念館暨台灣義勇隊成立舊址是名錄中唯一的涉台抗日遺蹟。
建築結構
![台灣義勇隊舊址](/img/b/6e2/nBnauM3XzITN4gDNwcjM5AzMxUTMwcTOykzMyQTNwAzMxAzL3I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台灣義勇隊舊址現存三組建築,酒坊巷84號(當年為酒坊巷18號)為民國初年民居,坐北朝南,占地213平方米,為單層四開間磚木結構,是台灣義勇隊、台灣少年團成立地和第一所台灣醫院所在地;一牆之隔的清代天井式建築湘岩試館在1939年時曾作為義勇隊隊員的宿舍。
酒坊巷103號清末民居占地198平方米,單層磚木結構,大門朝西,是李友邦將軍的住所,也是朝鮮義勇隊舊址。
遺址背景
![台灣義勇隊](/img/4/305/nBnauM3X3ADN2ATO5cTM5AzMxUTMwcTOykzMyQTNwAzMxAzL3E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台灣醫生在金華酒坊巷台灣醫院前合影](/img/1/9c3/nBnauM3X2IzN5kTN0kjM5AzMxUTMwcTOykzMyQTNwAzMxAzL5I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40年7月,台灣醫院正式擴充為“台灣義勇隊附設台灣醫院”,對榮譽軍人、出征家屬及貧苦民眾一律免費。後來,又在衢州、蘭溪、福建建陽分別設立第二、第三、第四台灣醫院。
1942年金華淪陷,三年內,台灣義勇隊對日軍連續發起多次軍事襲擊行動。
1939年到1942年,一直駐紮在金華進行抗日活動,也就在這三年,李友邦與祖籍杭州富陽的夫人嚴秀峰相遇,並在金華完婚,生兒育女。1942年5月,浙贛戰役爆發,金華淪陷。台灣義勇隊奉令南撤,於10月抵達福建龍崗,當時,義勇隊的隊伍已由最初的20多人發展壯大到了400多人。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後,義勇隊分批從廈門回到台灣。
1946年2月,“台灣義勇隊”遭台灣當局解散。
1996年,金華市區舊城大片拆遷,愛好收藏的金華市民陳啟加對一些老街舊宅有濃厚興趣,偶然機會走進了酒坊巷84號(原18號),知道了那是“台灣義勇隊舊址”,當時這裡住著個徐老太。
2003年9月底,陳啟加以31萬元的價格買下了房子,2011年徐老太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