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台灣回歸祖國。為了加強寶島和大陸之間的文化聯繫,當時的中央政府責成中央博物院、中央圖書館舉辦一次傳統文化展覽,在台進行巡迴展出。王振鐸從同仁堂借了一批瓷器,從鄭振鐸處借了一批陶俑,錢鍾書、向達分別從中央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借了一批宋元刊本,組成一個臨時展覽,開赴台灣。布陳以後,藉此機會,王振鐸與錢鍾書、向達參觀了當地的文化機構,拜訪了地方文化名人。作為一個博物館的科學工作者,王振鐸以極其敏銳的眼光,發現了台灣竹編藝術這塊寶藏,不失時機地蒐集了從晚清到民國時期竹編藝術的代表作品。過去,博物館館藏竹器,僅有竹刻一類,器物多半是文人雅士所喜愛的筆筒之類;對於民間竹編,則不屑一顧,既一無所知,也不介意,顯示出博物館的貴族氣息。
台灣的竹編藝術在一個世紀以前,僅限於生活、生產用品,如斗笠、竹桶、蒸籠、簸箕、桌椅、床榻、房脊等物;日本侵占時期,台灣的竹編藝術從生活、生產用品擴展到文具、裝飾品、藝術品類,編織也由粗工演變為細工。王振鐸首先發現清光緒年日本工藝家編織的文具匣和燈罩。這兩件竹器色澤優美,編織嚴謹,花紋新穎,令人愛不釋手。文具匣長30厘米、寬18厘米、高8厘米,由0.5厘米寬的竹篾條平織而成,竹條之間有空格,每格大小如一,其嚴謹程度,似乎不是手工而為,而是從流水作業線衝壓出來的;竹篾條呈棗紅色,古樸大方,裡面盛放信箋、線裝書。燈罩徑長23厘米,寬5厘米,窗花花紋,竹絲為栗褐色,置放在燈具上,使人感覺到室主人是一位樸素而又儒雅的人。
台灣竹編花簍,器形最有特色,有雙耳提罐形,有竹桶形,有背簍形,還有杯、瓶、缽、鍋、提籃形的,編法有平織、縱織、斜織、旋織,起框分內起和外起兩種,花紋設計有章法可尋,也可根據工藝家個人愛好隨意編織。其中背簍形花簍在器形設計上很有特色,工藝家利用人們習見的背簍作依據,起框為外起,內承席簍,器形穩定,又富有詩意;雙耳直罐花簍在紋飾上更有創新,工藝家巧用材料,用細竹枝作裝飾,尤為典雅。最為精巧的是兩件竹編小件。一是蚯蚓籠,過去,我們經常在明清字畫裡看到漁翁釣魚圖,漁翁腰裡常別著一小竹籠,以為是裝魚所用,其實是裝蚯蚓的;蚓籠徑有收分,有木塞塞之;蚯蚓在籠中蠕動,透氣,卻無法溢出。今看到實物,才了解明清字畫裡的實際情況。二是蟈蟈籠,其籠設計為葫蘆形,置放在古木斷枝之上,夏可盛蟈蟈,秋可盛蟋蟀,耳聽此聲,目睹此物,饒有一番趣味。
王振鐸的台灣竹編藝術收集,必然擴大博物館工作者的收藏視野,使其眼光朝下,面向民間;同時也給竹編工藝家提供一些實物資料,用以推陳出新,繁榮竹編藝術事業。
目前,台灣竹編藝術已經出現吳聖宗、黃塗山那樣大師級的人物,他們通過辦個展,把自己的作品推向世界,並且在工藝院校開課,傳授竹編知識,形成一支創作隊伍。相信內地的竹編藝術家會奮起直追,形成自己的流派和藝術風格。
相關詞條
-
竹編
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富含著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竹編工藝品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2008年6月7日,竹編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
歷史源流 製作流程 特點 分類 部分作品 -
瓷胎竹編工藝品
瓷胎竹編是四川成都地區獨特的傳統手工藝品,由晶瑩的瓷器外面用竹絲編織而成,歷來有“東方藝術之花”的美譽,起源於清代中葉,當時主要用做貢品。由於世道艱辛,...
簡介 困境與出路 -
台灣民俗
《台灣民俗》由何綿山編著,甘肅人民出版社於2004年在蘭州出版。
信息 摘要 目錄 -
台灣茶器(簡體字版)
《台灣茶器(簡體字版)》是2012年聯經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德亮。本書是全球第一本深入了解台灣當代茶器、品茗、收藏、鑑賞以及泡好茶的經典巨作。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
竹絲瓷胎
是中國成都竹編工藝廠。老藝人張國正編制的飯碗、餐具、竹絲帳子曾於...。 成都生產的竹編工藝品“瓷胎竹編”又稱“竹絲扣瓷”,是竹編工藝品中一種...”。清雅瑩潤的絲竹和潔白如雪的名瓷相映成趣,使它在中國眾多的竹編工藝品中...
竹絲瓷胎 歷史發展 特點 生產流程 地域性 -
台灣南島語民族文化概論·台灣南島語民族研究叢書
第二節文學 第二節文學 第一節教育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
職人帖:36位台灣手藝人的造物美學
《職人帖:36位台灣手藝人的造物美學》是一部由中華手工雜誌社編著的圖書,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台灣南島語民族文化概論
《台灣南島語民族文化概論》是由曾思奇編寫,於2005年出版的圖書。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