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盛九元,胡云華 著
叢 書 名:台灣社會觀察叢書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ISBN:9787801959881 出版時間:2009-05-01版 次:1頁 數:176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濟內容簡介
《台灣的都市化與經濟發展》通過對台灣都市化歷程的分析與描述,向讀者展現台灣都市化與經濟發展中的基本脈絡、主要成就與存在的問題,並試圖對台灣都市化的發展方向進行探討。台灣在快速都市化的過程中,一方面基本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並曾被聯合國有關組織作為發展中經濟體都市化進程成功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在快速都市化的過程中,在當局的主導下,台灣基本上避免了“超都市化”現象所導致的社會嚴重失衡狀況,儘管仍存在著諸多的缺失與問題,但還是維持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公平與均衡。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國際上關於都市圈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都市規劃理論的演變及對台灣都市化發展的影響
第二章 台灣行政區劃的沿革與都市發展
第一節 清代以前的台灣
第二節 清代台灣行政區劃與都市發展特點
第三節 日據時期的行政區劃與都市規劃
第四節 光復後台灣行政區劃的調整與都市發展
第三章 台北都會區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台北市的沿革
第二節 台北市的經濟發展與土地使用情況
第三節 台市區的城市規劃與建設
第四章 高雄都會區的擴展與演化
第一節 高雄市的形成與歷史沿革
第二節 高雄都會區的規劃與發展
第五章 台中都會區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台中市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台中市的都市規劃與經濟發展
第六章 台南都會區的沿革與發展
第一節 台南市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台南的經濟發展與都市規劃
第七章 新竹都會區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新竹市的發展沿革與變遷
第二節 新竹市的都市規劃與經濟發展
第八章 台灣都市化的成就與問題
第一節 台灣都市化建設的成就與影響
第二節 台灣都市規劃中的經驗與教訓
第三節 失衡——台灣都市化建設的缺失與不足
結語——台灣都市化的發展趨勢
附表
表1 台灣主要都市及區域發展指標
表2 台灣都市地區的都市計畫區面積與人口數
表3 台灣都市地區房屋建設工程面積
表4 台灣都市地區工業區的開發狀況
表5 台灣都市地區自來水普及率及用水量
表6 台灣都市地區電燈用戶數與用電量
表7 台灣都市地區公路長度與面積
表8 台灣都市地區居住家宅住戶之住宅 所有權
表9 台灣都市地區居住家宅住戶之居住面積
表10 台灣都市地區受教育程度、書報雜誌、音樂及彩色電視機數量
表11 台灣都市地區文化中心設施情況(1997)
表12 台灣都市地區平均每戶全年經常性收入及支出
表13 台灣都市地區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消費支出及儲蓄
表14 台灣都市地區就業率及就業人口行業分配
表15 台灣都市地區戶口數、人口密度、年齡結構、扶養比例及人口增長率
表16 個別都市的計畫人口數與土地使用分區面積(1997)
表17 台灣社會經濟主要發展指標
表18 台灣都市地區人口變動情況
表19 台灣就業者的行業與職業狀況
表20 台灣的教育概況
表21 台灣的都市文化設施及其利用情況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台灣因其本身歷史發展的獨特性,其都市化過程曾受到各種不同都市化發展理念的影響,而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歷程。從日據時期正式進入都市化的發展階段開始,台灣的都市化進程就有著明顯的時代烙印,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化特徵。從各階段的都市化的指導原則看,台灣都市化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895年至1950年,在日據時期和光復初期,受日本殖民統治和戰爭需求的影響以及光復初期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這一時期台灣都市規劃主要以個別城市和城鎮發展為重心,台北的都市化雛形和相對均衡的中小城鎮格局在這一時期基本形成。
第二階段:1950年代後期至1970年代,隨著台灣逐步進入工業化發展快車道,特別是工業區的開發,都市規劃開始轉向以區域規劃為重點。在這一階段,圍繞著工業區的發展與集聚效應的顯現,新興工業城市不斷出現,都市的數量有所增長。但是,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大都會區的逐步形成,導致經濟資源和人口的相對集中,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負面問題,如城鄉差距擴大、人口過度集中、住房嚴重短缺、交通異常擁擠、環境污染加劇等,對社會政治與經濟生活均產生嚴重影響。這一時期,也是台灣行政管理當局逐步開始對都市化進程進行反思與檢討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