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窗螢

台灣山窗螢

臺灣山窗螢為鞘翅目、螢科、窗螢屬,臺灣特有種的螢火蟲。幼蟲通常生活在陰涼、地面略微潮濕、中低海拔山區的落葉間或小草上。幼蟲以小蝸牛為食,通常獨食。

基本信息

台灣山窗螢

L.analis Fabricius

一年才完成一個世代,每年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為其成蟲發生期。台灣山窗螢在台灣所有螢火蟲中是體型最大的一種,成蟲的雄蟲體長可達2公分,前胸背板有二個透明似窗戶狀構造,故名窗螢臺灣山窗螢一生。

卵期:臺灣山窗螢成蟲交尾後幾天,便開始尋找潮濕陰涼的草地上產卵,卵直徑約0.2公分,淺黃色,卵期約25天。由於臺灣山窗螢成蟲大發生期在每年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當牠產下卵後,這些卵有時會以越冬卵的形態出現,等到隔年四月天氣回暖後才孵化

幼蟲期

臺灣山窗螢幼蟲期大約一年,期間要經歷五次蛻皮。蛻皮時,首先由頭部背板裂成二半,這道裂縫延伸到前胸背板。藉由不斷扭動,頭部慢慢鑽出。接著胸部第一節也露出蟲殼,整個外型為白色。藉由一連串休息,扭動,鑽出的動作,脫離舊殼的部位越來越多。

完成全部蛻皮的工作大約需三個小時。

蛹期

終齡幼蟲在即將化蛹前不再捕食,進入前蛹期。前蛹期的幼蟲保持不動姿態一段日子後,第六次蛻皮,進入後蛹期。蛹約5cm,略微渾圓,彎曲成弓形。前胸背板由梯形轉為半橢圓形。腹部背板二側外緣有些透明,向外突起,成尖銳狀。蛹體側面有一對類似耳朵的構造,這是牠的翅鞘部位。具有大耳朵蛹體的是雄蟲,小耳朵蛹體的則是雌蟲。

成蟲期:羽化後的成蟲不再捕食,只以露水或花蜜維持生命。成蟲期約20天,此時的重要工作只有求偶、產卵。在野外雌蟲通常選擇陰暗潮濕的地區產卵,其中陰涼的草堆,石縫及土塊都是很好的地點。成蟲交配,產完卵後便慢慢結束生命。

臺灣山窗螢幼蟲捕食行為:臺灣山窗螢火蟲幼蟲的食物以小蝸牛為主,通常採取獨食的行為。捕食時,幼蟲慢慢爬上缺乏警覺的小蝸牛的背,用前足和中足握緊小蝸牛殼邊緣,使小蝸牛無法逃脫的有利位置。等小蝸牛的二對觸角伸出後,選擇適當時機,利用口器迅速對小蝸牛觸角,發動第一次攻擊。受到攻擊的小蝸牛,立即縮回觸角,並將身上的殼做急速大鏇轉,試著把臺灣山窗螢幼蟲捕食小蝸牛幼蟲甩脫,但往往徒勞無功。小蝸牛發現無法掙脫幼蟲,一、二分鐘後,又伸出觸角,急速逃跑,企圖擺脫幼蟲,誰知臺灣山窗螢幼蟲依舊緊緊地趴在蝸牛殼上。此時臺灣山窗螢幼蟲等小蝸牛二對觸角伸出,又伺機攻擊其觸角。如此,攻擊→鏇轉→逃跑→伸出觸角的工作,周而復始重複著。

一小時後,小蝸牛被臺灣山窗螢幼蟲發射的麻痺性毒液麻痺,不再縮回觸角,動彈不得,牠不幸變成臺灣山窗螢幼蟲的佳餚美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