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莊大戰舊址

台兒莊大戰舊址

台兒莊大戰舊址,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中正門始建於清順治四年,當時台兒莊四周城牆有六個門,即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小南門、小北門,中正門是北門的門號,也稱大門。台兒莊戰役時,日軍進攻的首先就是中正門。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徐州會戰中,國民黨軍隊在李宗仁將軍指揮下,在台兒莊苦戰26天,消滅日本侵略軍2萬餘人,取得了台兒莊戰役重大勝利。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台兒莊大戰舊址台兒莊大戰舊址
台兒莊大戰舊址台兒莊大戰遺物
台兒莊的城池,最早是元代始建的土圩。明萬曆年間,京杭運河改道東流,台兒莊遂為南北水運通道的咽喉要衝和重要碼頭。
清順治四年(1647年),兗東道兵備副使蔣鳴玉上奏朝廷議建台莊城。

1938年中日台兒莊大戰時北站是中國軍隊後勤物資的主要裝卸站,成為日軍攻擊的目標,當時戰爭場景異常慘烈。勝利後,李宗仁將軍到此留影,成為台兒莊大捷永恆的紀念。

1945年被拆,現已成為台兒莊大戰遺址中的一個旅遊景點,為遊人參觀、憑弔、留影紀念。

1985年秋,棗莊市在台兒莊舉行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暨台兒莊大捷47周年座談會,電影廠撥付了部分資金,台兒莊鎮組織了施工,中正門在原址照原樣復建成功。

1986年3月23日,《血戰台兒莊》劇組開進台兒莊。第二天,古運河上便馬隊賓士,炮聲隆隆,剛剛搭建起來的“運河浮橋”在劇烈的爆炸聲中“灰飛煙滅”。

1995年在原火車站遺址上復建的站房樓,仍為哥德式建築風格,外型新穎別致。內設史料、文物、圖片、影視等展廳,向世人再現當時的珍貴史料以及李宗仁先生的生平史料和李宗仁回歸祖國時珍貴的史料鏡頭。

2017年11月21日,據國家發改委《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期總體建設方案》,棗莊市台兒莊大戰遺址入選。

建築布局

台兒莊大戰舊址台兒莊大戰舊址
台兒莊大戰遺址是由1938年台兒莊大戰時最為激烈的戰鬥場所及其紀念場館等組成,包括殘存的建築物及在遺址上復建的建築物,如清真古寺、中正門、火車站、新關帝廟及新建的台兒莊大戰紀念館等。

台兒莊大戰紀念館,占地3.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由紀念碑、展覽館、影視館、全景畫館組成。還依託台兒莊烈士陵園建台兒莊戰史陳列館,占地13萬平方米,由英雄廣場、戰史陳列廳、國防教育園、壯國園、影視廳組成。

重建方案

2017年11月21日,據國家發改委《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期總體建設方案》,棗莊市台兒莊大戰遺址入選。

方案實施年限為2018—2020年,至2020年《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新增景區基礎設施和環境面貌全面改善,已納入一、二期名錄的重點景區進一步完善,重要革命歷史文化遺存和紀念設施得到有效保護。
建設內容為:重點加強開展紅色旅遊活動所必需的旅遊公路、景區內的步行道、露天停車場、供電線路、供排水線路、旅遊廁所、消防安防設施、垃圾污水收集設施、展陳場館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必要的環境整治。

戰爭經歷

台兒莊大戰舊址台兒莊大戰舊址
台兒莊大戰打響之後,日軍出動飛機坦克大炮,幾乎每天都要向城裡發射數千發炮彈,而且不乏燃燒彈甚至毒氣彈。戰後的台兒莊房無完房,牆無完牆,攻防必爭的城門堡壘更是無一完存。中正門作為敵我正面攻守而且激烈“拉鋸”的要塞隘口,損毀最為慘重,成了一片焦土。
1938年3月24日,日軍在飛機、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對中正門狂轟亂炸,守門官兵186團在團長王震的帶領下,以犧牲三百多人的代價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並用日軍的屍體堵住城牆的缺口。隨後幾日,日軍又多次進攻北門,均被我軍擊潰。

27日,日軍二千多人在飛機、大炮和八輛坦克的配合下對中正門輪番進攻,當時守城官兵全部壯烈犧牲。日軍衝進城內,中正門陷入敵手。

4月6日,師長池峰城指揮官兵全面圍剿城內日軍,一舉殲滅入侵北門之敵,國旗升上中正門城頭。

4月15日,著名詩人臧克家來到這裡對當時的情景有很多感慨,作一首詩《紅血洗過的戰場》,轟動一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