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村

台上村是一個存在歧義的詞條,現在介紹山東省平度市馬連莊鎮台上村、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台上村兩個存在的一些主要情況。

山東省平度市馬連莊鎮台上村

村莊由來

元代,董氏由四川遷居此地,因村址地形如平台,故名董家台,後演變為台上。

人口

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平度馬連莊鎮鎮駐地東4公里,土地總面積5571.2畝,耕地面積2861.5畝。2004年末有居民400戶,1200人。

經濟狀況

果業和養殖業是經濟發展的重點。有果園380畝,2004年末大牲畜存欄400頭,其中奶牛110頭、家禽存欄11600隻,禽蛋產量120噸。200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16萬元,人均純收入4605元。

優勢產業

建有農業部無公害優質果品生產基地380畝,年產優質果品600噸。

社會事業

全村擁有汽車8輛,麵包車1輛,三輪車100輛,拖拉機80台,聯合收割機1部,機車160輛,有線電視入戶260戶,有固定電話246部,行動電話110部。

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台上村

簡介

張格莊鎮台上村位於城區西南13.50公里處,村呈三角形,東西長400米,南北寬500米,一條S型街貫通全村,古張公路繞村西、北而過。糧田18公頃,果園35公頃,山嵐9公頃。現居住300戶,1000人口。

由來

明朝萬曆年間,郭姓自河南遷此建村,因居住山崗土台之上,故名“台上村”,後曾更名滸口台、北台。其後孫、李、於、林等姓相繼遷入,漸成大戶,各姓和睦相處,繁衍生息,發展生產,安居樂業,1950年後復稱台上村。

古蹟

村東北廟山頂,舊時曾建有三元宮。宮內有殿堂、鐘樓、僧人住房,碑碣4座。宮外松柏茂密。抗日戰爭結束後,該廟被拆毀。廟山西北底部有天然溶洞,古人稱虎窠洞,可容幾十人。洞口上方呈現黑色石龍,似騰飛狀。舊時,村民亦至此焚香求拜。傳說此洞通龍王洞,通龍潭,曾有一犬由此洞進,龍王洞出;另一犬在此進,在北海邊出。1950年後洞口被堵。近年為開發旅遊,修通道路,打開了洞門。虎窠洞旁有潭,古人稱“龍潭”,潭深實為10多米。千百年來,每逢大雨,大河衝下的泥沙無數,但龍潭內卻蕩然無存,門樓水庫修成後,依然如故。
修門樓水庫前,台上村北河兩岸有肥沃糧田、樹林荒灘,可保村民豐衣足食。但舊時旱澇無常,為保年年都有好收成,先輩們在山坡上開山鑿石,壘造梯田。400多年來,代代相傳,挖山不止,搬動土石近1000萬立方米,共造梯田45公頃。公社時期又整地7.8公頃。每條地堰都用大塊石砌成。從遠處看,一片片石牆雄偉壯觀,成為台上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