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石獅中學

句容市石獅中學是江蘇省三年制公辦學校。學校注重教學隊伍的建設,也注重課程的改革。根據該市教育局舉行的“教育思想大討論、專業知識大學習、專業技能大練兵”三大活動要求,要求教師與新課改同行,適應三大活動的要求,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專業知識、技能,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積累、更新,促進自我的發展。

基本信息

教育理念

根據我市教育局舉行的“教育思想大討論、專業知識大學習、專業技能大練兵”三大活動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與新課改同行,適應三大活動的要求,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專業知識、技能,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積累、更新,促進自我的發展。今天,我校的“三大”活動已經轟轟烈烈展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能在這裡發言,在感到榮幸的同時也深感壓力。

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興旺發達與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質量息息相關。

教學質量的好與差,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思想有關,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有關。一個有思想、有魅力、有成效的教師才是學生喜愛的教師。要做一個學生喜愛的教師必須要加強教師自身的修養和教學藝術的提高,在當今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不論是老教師還是新教師都面臨著再學習、再提高的新問題、新任務。而“三大”活動的開展,就是為了促進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教師能夠不同程度的發展。

作為一個教育者,怎樣使自己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在教育之林中立於不敗之地,著實值得思考。要想讓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合作、學會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應該處在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位置,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並將這些理念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

一、修身養性,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職業是一種以造就未來新一代人格為特點的職業。教師的良好人格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是形成學生人格的重要條件。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教師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湧現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構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的人格。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熱愛學生,做到對學生尊重與寬容

“教育是人學”。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有著豐富情感和人格尊嚴的、可塑的、活生生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具體的人。人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應成為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邏輯起點。

(一)教師應尊重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學生多姿多彩的選擇,尊重學生主動活潑的呈獻。

(二)教師還要學會寬容學生

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施與這種美德會對受與者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種寬容並不是放縱。

教育需要嚴師,但更需要“愛”與寬容。對自己的學生寬容,更是一名教師應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作為教師,應充分理解、體諒學生的“不成熟”,寬容他們一時的過錯。

寬容是一種修養,能使教師遇到突發事件仍保持一種平等、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寬容是一種胸襟,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廣闊的心胸;寬容更是一門教育藝術,它能使教師不厭其煩地對學生堅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給學生以自我反思、認識、改正錯誤的機會。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對犯錯誤的學生,常常讓他們先做一件好事,然後寫一份心理活動說明書,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時,做好事後心靈深處的舊我和新我是怎樣論戰的,這種做法,既能讓學生自覺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師真誠的愛。

三、要做伯樂,具有一雙發現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許多有特殊天賦的人、有著異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開始通常不會被人理解,反而被稱為愚蠢或傻瓜。

我們的學生中其實也不乏這樣與眾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為老師的我們是不是只盯著那些分數指揮棒下的“優等生”,而錯把美麗的天鵝當成了可憐的醜小鴨了呢?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需要教師關注個性差異,允許每個學生自由地發展與個性充分地張揚。我們對待學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我們應當善於用欣喜的目光去發現去培養有獨特個性,富有想像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四、厚積薄發,開拓創新,在語文課堂教學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課堂教學比賽,不斷的磨練自己,在挫折中不斷的成長、完善,因為個人的信息素養還要進一步提高,綜合學科能力不強。同時,虛心向其他教師、學者、專家請教,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藝術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獨特的完整的教學體系,創出自己的教學特色。

教程改革

隨著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筆者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教師是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教師既可以作為改革的有力支持者;也有可能是消極的等待者,等待別人先乾出樣子,然後再學別人的樣子;也有可能是堅決的拒斥者。課改要靠老師去實現,實現的達成率,就在於教師對課程改革的理解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因此,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教師在課改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一、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快步走進新課程。

從我校課改的情況來看,中青年教師的步伐較快,能儘快適應課改的要求。市“課改校校行”來我校聽課,其中有10人的展示課被評為優秀課,在市課改課堂教學大比武中,兩人獲一等獎,三人獲二等獎。但老教師的課改的步伐緩慢,出現老教師“課改難”的情況。有的老教師認為新教材量太少,內容太淺,我們還按老教材教,不玩那些新花樣,因為考試還是憑真本事。老教師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想法呢?我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社會、家長、上級部門對教學成績的評價。考試成績還占據著主要地位,這使得許多教師怕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對課改放心不下,放手不了。只有改革考試方式和評價方式,才能為教師減少壓力,增添改革的動力。

第二是老教師在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上難度較大。長期以來,我們用的是統一的教學內容,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教學標準,還有統一的評判標準,使教師只能依據教材和參考書進行規範和依樣的操作,很難逾矩而教。教師長期在認知體系的教學中,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為主要任務的操作傳統深入了教師實踐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穩定性的習慣。習慣是一種定型了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現在的教學理論,要改變那些老教師每天都在進行的、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改變教師已習慣了的生活方式,其艱巨性很大。老教師知識與實踐經驗的豐富積累是實施新課程的優越條件,但在更新觀念、突破傳統上的難度也更大。這就必須組織老教師認真學習新大綱,認真學習《走進新課程》、《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育》、《現代教育教學選講》等學習資料,使老教師從內心認識新課程的優越性,從而自覺投身到新課改的大潮中去。

二、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師與學生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教育要讓每一位學生和家長滿意,這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教育的成功必須有兩個要素:第一是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這是每一位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有服務意識的老師才可以把注意點集中到學生身上,去真心誠意地看待每一個孩子,了解他們,幫助他們。目前我校少數老師在這一方面還做得不夠,常常是居高臨下地面對學生,對差生採取簡單粗暴的方法,甚至還有蠻橫的態度,使學生感到被動、壓抑、產生厭學的心理,這種做法與當前的課改是格格不入的。第二是“愛”。愛是教育的良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如果我們多一份愛心,將會揚起他們學習的風帆。我今年任教初三(5)班,有一位學生叫張偉,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差,任課老師談起他直搖頭,學生也瞧不起他。有一次上課他積極發言;做作業時,他將會做的作業做好;有兩次上黑板默寫字詞,正確率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我每一次都充分肯定他的閃光點,課餘時間同他親切地談心,他深受感動,學習態度有了180度的轉彎。大家都覺得張偉變了,目前他已從一位差生轉變為要求進步的學生。事實證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民主平等的關係,如果我們老師的頭腦中還存在“師道尊嚴”的話,那么對課改是十分有害的。我校有一位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一道幾何證明題,一位學生聽完後站起來陳述自己的解題方法,跟老師爭論起來。同學們都覺得他講的方法比老師講的方法簡便,也紛紛議論起來。老師覺得丟了面子,說這位學生違反了課堂紀律。當老師要求他離開教室時,學生說:“老師,你不是口口聲聲說與我們平等嗎?今天正是因為我相信這一點,才提出我的不同看法。”可見師生平等的關係,有時可能會使我們失掉一些威嚴,但學生卻獲得了更大的自由與快樂,使創造性得到發展的空間。隨著課改的步步深入,教師一定要走下權威的金字塔頂。

2、教師要常對學生豎起大拇指。中國教育歷來強調在高標準下求知識。對教材的把握總認為挖得越深越好,唯恐簡單了學生不認真,考好了會驕傲。在殘酷的考試中多數學生對考試成績不滿意,屢戰屢敗的痛苦讓學生窒息。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對學生分數的要求,過重注意結果與量化的評價,對學生必然是指責多於表揚。教育的根本是對人的心靈、智慧的開發,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評價的影響力極大。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強調對學生採用多種評價方式,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對學生豎起大拇指,從指責“你不行”轉向“你真行”,讓學生得到更多的肯定與鼓勵,讓一部分成績暫時較差的學生也能認識“天生我才必有用”。從而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促進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一位學生具有自信心和繼續發展的能力。

3、教師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以前的上課是老師講、學生聽,我們的教育生產出的是標準化的頭腦。測試學生的試題,老師在評講時常常用所謂標準化的答案去統一,這樣做其實是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今天的課改正是強調把課堂還給學生。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有豐富的閱讀面,解放學生的嘴巴,激勵他們多說、敢說,解放學生的空間,讓學生在生活的更大範圍內,多渠道學習,解放學生的時間,不讓大量重複性的作業占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自由,因為不自由就很難有主體性、積極性、個性和創造性。課堂上教師要用一定的時間了解學生的理解和想法,並給學生探究學習的空間。在新課改中,教師不僅要輸出信息,而且要交換信息,更要吸收學生輸出的信息,教師應促成課堂中信息的雙向或多向交流,從而使自己成為課堂中信息交換的平台。在課堂中不能僅僅是教師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包括向教師提出自己無法解答的問題,因為提出問題常常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便是向老師挑戰,教師應隨時接受學生的挑戰。一句話,課堂要成為師生互動的場所。

三、新課程建立在專業化的教師發展上。

1、新課程帶來了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因此,對教師的專業化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是把知識及結論的傳授視為教學的首要任務。而是注重引導學生了解、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其產生的基礎以及它與基礎知識的相互聯繫。在新課程中,教師應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特別是問題情景,教師與學生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共振。師與生、生與生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交流中分享彼此的理解,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在教和學的方式上,新課程要求由標準化向個性化的轉變。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選擇權、自由權,形成寬容性的課堂氣氛,這些教育的方式,對教師的專業化技能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課程對教師的綜合性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的專業性知識主要分為三個方面:本體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條件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指學科知識;實踐性知識即課堂情景和相關知識。教文科的要具備文科的相關知識,例如語文老師要懂政治、歷史、地理等知識,教理科的老師還要具有文科的知識,否則學科滲透就成了一句空話。條件性知識即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對於這三方面的知識,任何一方面知識的缺失都會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在課改的實踐中,我們深有體會,本學期我校開設了一節“我能行”的心理健康展示課。一位學生用二胡表演了自己在音樂方面的才能;一位學生背誦了《水滸傳》中三十八人的綽號;一位學生背誦了《詩經》中的一段;一位學生展示了自己的美術作品;一位學生進行了體操表演……此時的老師如果不具備各方面的知識就無法點評,可見老師的綜合素質十分重要。今天的教材是開放的,教學方式是開放的,課堂上教師面臨的問題將更多更廣,會有更多的“預料不到”的問題,教師單一的儲備知識顯然不夠,教師還是需要“一桶水”。僅僅是文本知識的豐富也不能適應課改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儘快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掌握專業知識,儘快適應新課改的挑戰。

以上是本人對一年多的課改實踐進行的反思,實踐告訴我們——教師確實是課改成功的關鍵。現在,我們正逐步走進新課程,今後的路走得怎樣,關鍵是每一位教師對它的理解,如果人人都能儘快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那么課改就能成功。教育決定著國家的發展,因此,我們肩負的使命意義更為重大,各校的課改能否成功,我想答案就在每一位教師的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