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古風
秦皇按寶劍,赫怒震威神⑴。
逐日巡海右,驅石駕滄津⑵。
征卒空九宇⑶,作橋傷萬人。
但求蓬島藥⑷,豈思農鳸春⑸。
力盡功不贍⑹,千載為悲辛。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赫怒:盛怒。震威神:一作“振威神”,氣盛而顯示嚴偉。威神,凶威之神。此指海神。
⑵“驅石”二句:謂運石架橋過海。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三齊記略》:秦始皇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於是有神人能驅石下海,城陽十一山,石盡起立,雲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盡流血。駕,凌駕,一作“架”。海右,指東海邊。滄津,海上渡口。
⑶九宇:即九州,天下之意。
⑷“但求”句: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三十七年,徐巿(黻)等詐秦始皇去蓬萊山求神藥。蓬島,蓬萊山,古代傳說中的神山名。
⑸農鳸(hù)春:指古時農正春扈氏,上古官名。傳說古少昊之世,置九農正以教民耕種,稱曰九扈。
⑹不贍(shàn):不足。
白話譯文
秦始皇手按寶劍,初然大怒威震海神。他為觀日出處而東巡海邊,傳說海神為之驅石架作橋樑。他徵發了九州的士卒,僅為造橋就傷亡過萬。他為的不過是求蓬萊仙島之藥,哪裡管老百姓的耕作與生活?但終於竭盡全力而其功未成,只落得個千古悲辛的結局。
創作背景
此詩借秦始皇為喻以刺唐明皇之求仙。當作於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李白離開朝廷、賜金還山之後。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賈誼《過秦論》),建立一個空前統一的封建帝國。那么,秦為什麼僅僅建立十多年,僅傳二世就滅亡呢?西漢初年的不少政治家紛紛對這個問題作了研究和探討,他們或認為秦不施仁義只施暴政;或認為窮困萬民,以適其私慾;路溫舒甚至還把秦的過失歸納為十條。李白生活的時代,雖然距秦亡已將近千年,但其時唐王朝正處在由盛向衰的急劇變化階段,作為一個對時政頗為敏感的詩人,重提這段歷史舊事,曲折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古風》有兩首專寫秦始皇,其三(《古風·秦皇掃六合》)一首對秦始皇的功過作了較全面的評價,這一首和其三不同,旨在揭示秦始皇求仙造成的傷民傷農惡果,以期引起統治者的重視。
“秦皇按寶劍,赫怒震威神。”開篇,詩人就把秦始皇煊赫、威嚴、不可一世的形象展呈在讀者面前。這兩句,從江淹《恨賦》“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衍化而來。本來,憑藉國家空前統一的政治局面,憑藉封建社會處在上升時期的大好勢頭,憑藉秦始皇個人的才能和威嚴,秦朝統一中國之後,完全可以採取休養生息和比較寬和的政策,促進社會繁榮和社會安定,以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但是秦始皇卻大施暴政,築阿房,拓馳道,修驪山陵,求不死藥,冀見神人,不恤民力,在剛剛建立的統一政權中就埋下嚴重的危機。所以,首二句雖然把秦始皇寫得煊赫、威嚴,聯繫他即帝位後的所作所為,聯繫下文的逐日驅石,征卒作橋,求藥傷農,其實是似揚而實抑,既富有漫畫式的諷刺意味,又帶有某種惋惜遺憾之情。
對秦始皇求仙的荒謬舉動,詩歌寫了兩件事。一是作橋欲過海觀日出處、觀海神,二是求蓬萊不死之藥。“逐日巡海右,驅石架滄津”,事出《三齊略記》:“始皇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於時有神人,能驅石下海。城陽一山石,盡起立,嶷嶷東傾,狀似相隨而去。”(《藝文類聚》卷七十九引)帶有神話色彩。接著,詩人指出,“征卒空九宇,作橋傷萬人”,然而作橋的不是神人,而是海內的征卒,“空”,使九宇空,可見作橋的征卒十分多;再說,為了作橋,征卒死傷以萬計。據《三齊略記》載,“始皇于海中作石橋,海神為之豎柱,始皇求與相見,神曰:‘我形醜,莫圖我形,當與帝相見。’乃入海四十里,見海神。左右莫動手,工人潛以腳畫其狀。神怒曰:‘帝負約。速去!’始皇轉馬還,前腳猶立,後腳隨崩,僅得登岸,畫者溺死於海,眾山之石皆傾注。”(《水經注》卷十四引,又見《藝文類聚》卷七十九)石橋崩塌,為此詩“傷萬人”所本。諸本失注。詩人活用始皇見海神之事,既使人產生豐富聯想,又賦予浪漫的神話以積極意義。為始皇建石橋的是天下的“征卒”而不是神;石橋半途坍塌,溺死於海者何止畫者而已!多少“征卒”的生命也隨之葬身魚腹。“空九字”,“傷萬人”,似較《古風》其三:“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寫得慘痛。
《史記·封禪書》說,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望之若雲,上有諸仙人及不死藥。始皇曾多次派人往三島求藥,“船交海中,皆以風為解”,始皇可望而不可即。公元前210年,始皇南巡,取海路北歸,“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藥。不得,還至沙丘崩。”所以詩中說,“力盡功不贍”,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後死於道中,不死之藥還是不能求得,真是莫大的諷刺。值得注意的是,詩人於“但求蓬島藥”後,“力盡功不贍”前插入“豈思農鳸春”一句。“鳸”同“扈”,相傳古帝少昊氏置九農之官,即九。諷刺始皇求仙好道的詩,可以追溯到南朝,例如沈約《游沈道士館》就指出,秦皇“銳意三山上”的原因是“歡娛人事盡,情性猶未充”,是私慾無窮所致。李白此詩的深刻性在於,詩人認為始皇求不死藥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直接影響了農耕,影響了人民的生計。求仙求藥,造成傷民傷農的惡劣後果。“千載為悲辛”總束以上二事作結,直吐胸懷。傷古實則為了悲今,詠古實則是為了諷今、戒今。不可諱言,道家思想對李白有較深的影響,長安放歸不久他就加入了道籍,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詩人又以冷峻、敏銳的洞察力,看到道教求仙求藥給社會帶來嚴重的惡果,秦始皇的悲劇,應該引起對求仙求藥同樣有著某種興趣的唐代最高統治者的反省。
這首《古風》借秦為喻以諷時政,前九句敘秦事,至結句“千載為悲辛”方透露其用意,含蓄委婉,很見功力。《古風》其三更多的是以歷史記載為依據;此詩則采神話傳說,徵用典事也較靈活,撲朔迷離,富有浪漫色彩,但總的又不離秦始皇其人的歷史真實,這種寫法,更容易使讀者產生聯想,更有嚼咀回味的餘地。
名家點評
此詩借秦為喻以刺明皇之求仙也(詹福瑞《李白詩全譯》)。
此詩諷刺當權者“不勤恤民隱”(陳沆《詩比興箋》卷三)。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天寶元年(742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天寶十五載(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