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龍崗

古鎮龍崗

千年古鎮龍崗(舊稱芙蓉崗),位於天長市區以北30公里、美麗的高郵湖畔。鎮內明清古民居特色鮮明,保存完好。清代道光年間曾出過狀元戴蘭芬。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舊址分布於古民居群中,與古民居交相輝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陳毅、粟裕、鄭位三、羅炳輝等曾在這裡生活戰鬥過,他們的光輝事跡使這裡成為獨具魅力的革命遺址遊覽勝地。

龍崗,古時又稱“芙蓉岡”,據說原是高郵湖泥沙淤積而成的一片高地,猶如花瓣,狀若芙蓉,因船民們經常在這裡停息,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一個熙熙攘攘的小鎮。小鎮三面環水,碧荷萬傾,芙蓉點點,遂成名副其實的芙蓉岡!

民間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不久,站在南京的紫金山上,發現江北離南京不遠處常升騰起一股紫氣,扶搖直上,數日不息。這股紫氣被人稱之為“天子氣”,預示著又將出一位能人與朱皇帝爭奪天下,一天不容二日,朱元璋立派諳熟地理風水,有地仙之稱的劉伯溫前去破掉這股“天子氣”,以絕後患。

劉伯溫領旨北巡,不日來到天長境內,發現紫氣就是從芙蓉岡上升起的,貴人很可能就在此孕育誕生。於是就派人在鎮上依八卦之形建了七十二眼磚井,密布於大街小巷和深宅院落之中,宛如七十二根鐵釘把地脈牢牢地固定起來,使它不能鬆動,以期借用天上的七十二地煞星來降服“天子之氣”。還把“芙蓉岡”易名為“龍崗”,取意龍不離水,一旦上崗,就必定遭難,從此,芙蓉岡的“岡”字頭上加了個“山”字,意在用一座“山”把龍狠狠地壓住。

龍崗古鎮有六條主街道,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義井街、芙蓉街等按照三橫三豎布局依次排開,古鎮猶如一個巨大的“田”字鑲嵌在高郵湖畔。

古鎮不大,到清朝時也不過區區幾千人,但“詩書傳家”的文風經久綿延,出過戴府一狀元(戴蘭芬)、文武雙探花(韋鏡湖、韋鏡川)和兄弟四進士(陳於荊、陳於豫、陳以剛、陳桂森),可謂書香盈鎮,人傑地靈。

戴蘭芬是天長歷史上唯一的狀元,也是皖東地區唯一的狀元,出生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家中14代皆為秀才,父親戴景和以教書為業。戴蘭芬從小聰穎,讀書用功,在父親躬育下,6歲即能賦詩屬對,14歲補博士弟子員,18歲為廩生,27歲在嘉慶十三年(1808年)恩科鄉試時,中了舉人。

道光二年(1822年),為道光皇帝登基而專設恩科會試,戴蘭芬進京趕考,考中該科狀元——殿試進士一甲一名, 奪魁天下,時年41歲。戴中狀元後即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道光八年,出任福建鄉試主考官,為官清廉,取士公平,政聲較好。道光十年,提督陝甘學政,十三年,奉調回京,升任翰林院侍讀,轉詹事府右庶子,充文瀾閣校理,一生都和文字結緣。因清正廉潔,政譽可嘉,後又升任侍講學士,不久病故,終年52歲。著述有《香祖詩集》《望明軒詩賦》等。

說起陳門四進士,不僅文采超群,而且政聲斐然,尤其是陳以剛更是名噪一時,陳氏家譜中還記錄有鄭板橋拜見陳以剛的趣事。按出道先後,鄭板橋屬於後學晚輩,因為敬賢又恐遇到欺世之徒,某天裝扮成一個磨鏡工人,手拿串鈴,來到陳府門前叫唱,陳以剛隔牆聽歌,興起惜才之心,招至府內引為至交,並且留鄭板橋在家談學論道,一連住了20多天,一時引為美談。陳、鄭二人自此往來甚篤,鄭板橋也因此在天長留下不少真跡。

龍崗的七十二眼古井如翡翠明珠一般鑲嵌在街頭巷尾與院落廳堂之中。古井按方位大體可分為“街邊井”、“院落井”、“廳堂井”、“房中井”、“廚下井”等類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有義井之稱的一眼街邊井,坐落在街東淮南客棧(亦稱佴家客棧)大門外南側,由所在街道上佴、崇兩大姓捐資共建,屬於義舉行為,專供路邊行人及無錢建井的平民百姓享用的,故稱“義井”,後來人們又把這條街道立名為“義井街”。

說起龍崗,不能不說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這座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就坐落於古鎮之中,與古民居交相輝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陳毅、粟裕、張雲逸、羅炳輝、鄭位三、方毅、張勁夫等曾在這裡生活戰鬥過,文化界著名人士賀祿汀、范長江、沈亞威、沈西蒙、塗克等先後在這裡任教生活過,使得這座千年古鎮成為與來安半塔、定遠藕塘齊名的紅色旅遊勝地。

一九四一年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進行整編。原江北指揮部所屬第四、第五支隊和江北游擊縱隊改編成新四軍第二師,由張雲逸副軍長兼師長,羅炳輝同志為副師長。

為了加強二師和根據地建設,根據華中局和軍部指示,於當年五月在天長張公鋪成立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後因日軍掃蕩需擇地遷校,而龍崗鎮地處高郵湖畔,遠離日寇占領的天長縣城,環境較為理想。初夏時,八分校由張公鋪經銅城遷至龍崗鎮正規化辦學,直至一九四三年秋離開龍崗到葛家巷。抗大八分校由張雲逸同志兼任校長,羅炳輝同志兼任副校長,馮文華同志(馮玉祥侄子)任教育長,高志榮同志任政治部主任。

八分校共為二師培養出二千五百多名具有一定軍政素質的幹部,從而為加強部隊建設作出了有力的貢獻。“走啊、走啊、向前走,走啊、走啊、向前走,挺起胸膛來,不要再等候,拿起刺刀拼掉敵人頭……”,每當朝陽升起,落霞滿天之際,抗大的同志就會齊唱這嘹亮的軍歌。在教室里學習文化、在練兵場訓練軍事,軍政幹部的素質在勤奮苦煉中磨礪起來。

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抗大八分校鍛造出了一批批民族精英,他們把革命的火種撒遍大江南北。今天我們在古鎮龍崗追尋英烈的足跡時,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艱苦奮鬥、英勇頑強的抗大精神。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見證過抗大軍人的足印;這裡的每一處舊址,都蘊含著許多軍民魚水情深的動人故事,天長也一度因此更名為炳輝縣。

邁入抗大巷,分校舊址和新修紀念館的建築群就近在眼前了,舊址過去是元代所建真武廊(道教建築),前後三進,有24間房屋和一間藏經樓,八分校遷入時改為學堂。建國後,常年失修,1972年龍崗國小拆去18間改建教室,現尚存的6間房屋還是當年的樣子,壁上所置規章制度及教室、宿舍陳設也多是仿照當年複製而來。包含有羅炳輝師長形象的三人雕塑和作戰圖當是後來所置,儘管如此,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條件雖然簡陋,但軍校生活井然有序,這或許正是人民軍隊不斷走向強大的一個縮影。

走在軍校主體所在的中心路,不時與老街居民相逢,在街首一個民居牆上,我看到了有五十年代初炳輝縣(今天長市)人民政府印章的發文原件。民居的主人已經85歲了,加上此後所遇到的年齡分別為88歲、95歲的兩位老人家,他們都是古鎮的原住民,曾經親眼見證了那個火紅的年代。

在古鎮上不時掠眼而過的是校務部、訓練處、總務處、學員一隊、學員二隊、供給科、鋤奸科、文工隊、俱樂部等當時八分校所屬各部門住地的重置標牌,所見粟裕故居舊址標牌和所聽到的陳毅通宵達旦下圍棋的傳聞,都從不同的側面凸顯了當年高級幹部雲集龍崗,根據地熱火朝天的景象。

出中心路,便是與此街垂直而立的明清古商業街。當年的盛況,一如著名軍旅劇作家沈西蒙同志回憶的“清晨起,又見小鎮上挑擔車水的,雞鳴狗叫的;才出爐的燒餅,才出鍋的油條熱氣騰騰,小茶樓小吃鋪子擠在一起,人來人往,摩肩接踵,顯得我根據地一派興旺的景象”。

古鎮距今已走過千年的腳印,街道兩旁的建築大都建於明清時代,至今尚可窺見其一斑:雕梁斗拱,排山隔扇,浮梁浮柱可謂衣衫古典;古街幽巷,秀樹參天,長條石板尤見容顏滄桑。行進在阡陌交錯的古街道上,徜徉於明磚清瓦的庭院深巷之中,渾然不覺自己已融入歷史,心靈的純淨和淡然不期而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