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靈關古道
靈關古道是南方絲綢之路必經之道,長35公里,民間稱之為“孔明鳥道”又稱氂牛道和西驛道,後因置清溪關而改名為清溪古道,共設驛站六處,旅店數十家。
簡介 由來 記載 -
“藍關古道”
“藍關古道”是在藍田縣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一處古棧道棧橋遺址,認為其應屬藍關古道的一部分。這對認識藍關古道的歷史狀貌提供了一定實證。
“藍關古道” 古遺址簡介 文物考證 藍關古道 五律·藍關古道 -
藍關古道
藍關古道 ,又名丫頂關。位於龍川縣城東15.6公里,龍川與五華兩縣交界處。地勢險要,山丫間有6000米小道。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韓愈被貶嶺...
歷史發展 地理位置 歷史典故 古道遺址 古道歷史 -
梅關古道
梅關古道是翻越大庾嶺、位於江西省大余縣與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距大余縣城10公里,距南雄市區20公里。梅嶺相傳是根據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命名的。 梅嶺的...
簡介 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大余-南雄古道 歷史地位 -
七星關古道
七星關古道沿關隘山勢蜿蜒盤鏇,現存石階571級,有的石階從石崖鑿出,有的由青石鋪就。青石鋪就的石階長期人踐馬踏、霜浸雨蝕,光華浸潤。從石崖上鑿出的石階上...
-
蘭關古道
蘭田屬火山噴發熔岩而成,山上地勢平坦,各村之間均有公路相通,酷似高原地形,位於臨海市區東部,距市區40公里。
交通線路 特產 景點 相關圖片 參考資料 -
零關古道
零關古道,古稱5尺道,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一個組成段,縱貫涼山州 越西縣境南北,故越西縣曾有"一線通南北"之稱。
-
台灣古道
台灣因高山峻岭連綿,阻隔了各地區的交通往來,自古以來居民即開闢了各種形式的道路,用來穿越這些險阻,這其中有部分已消失、許多成為現今公路的基礎,其中部分則...
台灣古道形成的歷史背景 台灣古道的種類 各地區古道簡介 參考書目 -
關山越嶺古道
關山越嶺古道,由高雄縣六龜到台東關山,主要路線成為今日的南橫公路,目前僅剩小段古道如中之關古道保留。
簡介 簡介 食宿指南 交通資訊 -
古道同關
古道同關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網路小說,作者是古道黃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