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者:楊新華//王志高//張瑤
出版社:科普
出版時間:2009-02-01 第1版 2009-02-01 第3次印刷
開 本:24開
頁 數:134頁
目錄
1 昆明城東先祖墓 1
2 鄭和故里和代村 4
3 施捨五華大藏經 9
4 建功立業鄭村壩 13
5 南北二京舊府邸 16
6 遠洋寶船出龍江 20
7 獅子山麓天妃宮 25
8 靜海寺內藏珍寶 29
9 督建南都報恩寺 33
10 發心重建淨覺寺 38
11 牛首山麓鄭和墓 42
12 托葬中華淳泥王 48
13 蘇祿東王葬德州 51
14 重修西安清淨寺 56
15 錨起太倉劉家港 61
16 湄洲海神媽祖廟 66
17 南平銅鐘祈平安 70
18 行香泉州先賢墓 73
19 九日山上祈風石 77
20 三峰塔下靈應碑 80
21 福建長樂金剛腿 84
22 景弘故里香寮村 87
23 廈門台灣留傳說 91
24 青花瓷器傳四方 95
25 西沙群島遺沉船 99
26 馬六甲城三寶廟 103
27 蘇祿華人本頭公 107
28 三寶壟港遺蹟多 111
29 王總兵路傳佳話 114
30 斯里蘭卡布施碑 117
31 泰柬二國三寶廟 121
32 索馬里的鄭和村 125
33 古里石碑杳無蹤 130
導語
600年前,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艦隊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奇蹟,也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遺蹟――南京的寶船廠、鄭和墓,泉州靈山行香碑,福建漳平香寮村的王景弘故里,東南亞發現的“三寶廟”、“三寶井”、“三寶宮”等……一處處遺蹟、一件件文物,就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串串閃光的印記。現在讓我們沿著偉大航海家的足跡,開始一次難忘的歷史與文化之旅吧!
前言
15世紀初,當人們將波濤洶湧、神秘莫測的大海視為驚險畏途的時候,從東方神州大地走出一位傳奇人物,他就是世界航海史上舉世聞名的大航海家――鄭和。 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開闢了人類大航海時代的先河,架起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友誼的橋樑,傳播了華夏文明,促進了亞非區域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使“海上絲瓷”之路空前繁榮和活躍。 近代名人梁啓超第一次稱鄭和是“祖國偉大的航海家”,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曾盛讚鄭和下西洋是“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都曾高度評價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壯舉和歷史功績。周恩來說,“我國明代鄭和是一位大航海家。鄭和曾訪問過東非索馬里、肯亞等國家,為中非友誼作出過重大貢獻。”鄧小平將鄭和下西洋與改革開放的國策聯繫起來,他說,“任何國家要發達起來,閉關自守都不可能。”“明成祖時候,鄭和下西洋算是開放的。”“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江澤民曾多次在講話中談到鄭和下西洋,他說,“中國對外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的‘絲綢之路’和15世紀鄭和下西洋。”“這說明,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就致力於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進行文化和經濟交流,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胡錦濤最近也說過,“早在600年前,鄭和七下西洋多次經過爪哇等地,至今仍流傳著許多歷史佳話。”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也在不同場合多次高度評價了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壯舉。 鄭和以“敢為天下先”的英雄氣概,憑藉著超常的聰明智慧、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勇氣和膽略,不折不撓、勇於開拓的進取精神,受命率領當時世界上舉世無雙的龐大船隊,以高超的航海技術,嘆為觀止的組織才能,指揮近3萬訓練有素的官兵,駕馭一二百艘船,戰風斗浪,歷盡千辛萬苦,長途跋涉在廣袤無垠、兇險異常的大海上。鄭和船隊在28年中,七次遠航東南亞、南亞、東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編織了海上交通網路。他們所到之處,不論國家大小、文化先進與落後,不分種族、膚色,積極宣傳睦鄰友好、共享太平的大明國策,開展了平等互利的貿易,傳播了文明,建立了友誼。
2005年7月11日,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弘揚鄭和下西洋的偉大民族精神,國家以“熱愛祖國、睦鄰友好、科學航海”為主題,自2003年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紀念活動,2005年6月、7月紀念活動將達到高潮。
為配合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活動,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領導小組與中國科技館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鄭和下西洋科普叢書”: 綜合篇――《帆鼓西洋》時平編 百問篇――《情系大海》于海明編 船舶篇――《寶船探秘》頓賀等編 遺蹟篇――《古蹟尋芳》楊新華等編 本套叢書主要是面向廣大公眾,特別是青少年讀者而編寫的。作者用大量的圖片和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全面地介紹了鄭和的身世和相關的主要人物,鄭和七下西洋的全過程及其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鄭和七下西洋在航海、造船、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等。
叢書每冊體裁各異、內容各有側重,圖文並茂,突出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
為保證叢書編寫的史實準確,鄭和學術研究學者鄭一鈞、明史專家萬明、造船專家席龍飛對書稿進行了認真審核。為按時出版發行本套叢書,科學普及出版社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謝意。
由於叢書編寫時間緊、任務重,雖經各方面努力,但難免有錯誤,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指正,以求再版時修改完善。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國科技館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