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出處
作品選自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為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詩”類之首,後世遂作為組詩看待。樂府本是漢武帝時開始設立的一個掌管音樂的官署,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採集民歌的任務。這些樂章、歌詞後來統稱為“樂府詩”或“樂府”。今存兩漢樂府中的民歌僅四十多首,它們多出自於下層人民民眾之口,反映了當時某些社會矛盾,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同時,其風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頗具獨特的審美意趣。
《古詩十九首》是在漢代民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五言詩,內容多寫離愁別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極,情調低沉。但它的藝術成就卻很高,長於抒情,善用事物來烘托,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古詩十九首》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明月何皎皎》。
作品原文
冉冉孤生竹⑴,結根泰山阿⑵。與君為新婚⑶,兔絲附女蘿⑷。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⑸。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⑹。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⑺!
傷彼蕙蘭花⑻,含英揚光輝⑼;
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⑽。
君亮執高節⑾,賤妾亦何為⑿?
作品注釋
⑴冉冉:柔弱貌。⑵泰山:即“太山”,猶言“大山”,“高山”。阿:山坳。這兩句是說,柔弱的孤竹生長在荒僻的山坳里,借喻女子的孤獨無依。
⑶為新婚:剛出嫁婚娶。
⑷菟絲:一種鏇花科的蔓生植物,女子自比。女蘿:一說即“松蘿”,一種緣松而生的蔓生植物;以比女子的丈夫。這句是說二人都是弱者。
⑸宜:適當的時間。這兩句是說,菟絲及時而生,夫婦亦當及時相會。
⑹悠悠:遙遠貌。山陂:山坡。這二句是說路途遙遠,結婚不易。
⑺軒車:有篷的車。這裡指迎娶的車。這二句是說,路遠婚遲,使她容顏憔悴。
⑻蕙、蘭:兩種同類香草。女子自比。
⑼含英揚光輝:花含苞待放。英,猶“花”。
⑽萎:枯萎,凋謝。這四句是說,蕙蘭過時不採,它將隨著秋草一同枯萎了。這是對婚遲的怨語。
⑾亮:同“諒”,料想。
⑿賤妾:女子謙稱。這兩句是說,君想必守志不渝,我又何苦自艾自怨。這是自慰之詞。
作品鑑賞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無依靠,“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樣子。這是女子的自喻。“泰山”即“太山”,大山之意。“阿”是山坳。山是大山,又在山阿之處,可以避風,這是以山比喻男方。《文選》李善注曰:“結根于山阿,喻婦人託身於君子也。”誠是。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兔絲和女蘿是兩種蔓生植物,其莖蔓互相牽纏,比喻兩個生命的結合。《文選》五臣註:“兔絲女蘿並草,有蔓而密,言結婚情如此。”從下文看來,兔絲是女子的自喻,女蘿是比喻男方。“為新婚”不一定是已經結了婚,正如清方廷珪《文選集成》所說,此是“媒妁成言之始”而“非嫁時”。“為新婚”是指已經訂了婚,但還沒有迎娶。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這還是以“兔絲”自喻,既然兔絲之生有一定的時間,則夫婦之會亦當及時。言外之意是說不要錯過了自己的青春時光。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從這兩句看來,男方所在甚遠,他們的結婚或非易事。這女子曾企盼著,不知何時他的車子才能到來,所以接下來說:“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這首詩開頭的六句都是比,這四句改用賦,意盡旨遠,比以上六句更見性情。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這四句又用比。蕙和蘭是兩種香草,用以自比。“含英”是說花朵初開而未盡發。“揚光輝”形容其容光煥發。如要採花當趁此時,過時不採,蕙蘭亦將隨秋草而凋萎了。這是希望男方趁早來迎娶,不要錯過了時光。唐杜秋娘《金縷衣》:“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與此兩句意思相近。
最後二句“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張玉谷說:“代揣彼心,自安己分。”誠然。這女子的疑慮已抒寫畢盡,最後遂改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諒必堅持高尚的節操,一定會來的,那么自己則不必怨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