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語文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平裝: 230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1845188
條形碼: 9787801845184
尺寸: 21 x 14.8 x 1.5 cm
重量: 259 g
作者簡介
作者:(加拿大)蒲立本
內容簡介
《古漢語語法綱要》,本書對漢語的歷史、文字、音韻以及古漢語語法的基本規則作出了簡要的說明;集中討論了古漢語的主要句子類型。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言
1.歷史梗概
2.語音
(a)反切
(b)聲調
3.符號
4.音節和詞
5.形態
第二章 古漢語句法的若干規則
1.詞類
2.主語和謂語
3.詞序
第三章 名詞謂語
1.非動詞性的名詞謂語
(a)疑問
(b)與非動詞性名詞謂語相連的代詞和小品詞
(c)使用“猶”的非動詞性比較句
(d)“也”的省略
(e)名詞謂語後面表示“體”的小品詞“已”
(f)“也”的其他意義
2.系詞“為”
3.系詞“日”
4.前古漢語中的系詞“唯”(隹,惟,維)
第四章 動詞性謂語
1.動詞的分類
2.形容詞
3.用如動詞的名詞
4.不及物動詞
5.及物動詞——主動與被動
6.行為動詞和處所動詞——不及物動詞和及物
動詞
7.動詞“有”(擁有;存在)和“無”(不擁有;不
存在)
8.帶雙賓語的及物動詞
9.被動結構
第五章 複雜的動詞謂語
1.並列
2.賓語從句——用作及物動詞賓語的動詞短語
3.兼語結構——使成式
4.作為形容詞的補語的動詞短語
5.連用的動詞
(a)基本結構——小品詞“而”
(b)得(而)、率(而)等
6.次動詞
(a)相當於介詞的及物動詞
(i)以(使用;用,通過)
(ii)用(義為“使用;以”)
(iii)與(義為“伴隨;給予;以;和”)
(iv)為(義為“為了;因為的原因”)
(v)自、由、從
(b)方位次動詞:於、於、乎——處所補語
(j)於(去;向,在)
(ii)於(意思是“在、從、比”等)
(iii)乎
(iv)處所補語
(v)處所補語中次動詞的省略
(vi)代詞性的替換詞“爰”和“焉”
(訶)x之於Y
(c)用“如”和“猶”的描寫性補語
(d)作為從屬連詞的次動詞
第六章 數詞表達形式
1.作為謂語
2.作為補語
3.作為名詞的修飾語
4.有(義為“和”)
第七章 名詞短語和名詞化
1.名詞間的並列關係和從屬關係
(a)並列關係
(b)從屬關係
2.名物化
(a)無標記的名物化
(b)通過插入“之”字而實現的有標記的名
物化
(c)者
(d)所
第八章 話題化與突顯
1.非主語成分的突顯
2.主語的突顯
3.表示突顯的“則”
4.X之於Y
5.用以標記話題或者對比性突顯的其他小品詞
(a)也(b)唯(隹,惟,維)
(c)者(d)夫(e)若夫
第九章 代詞及相關的詞
1.人稱代詞
(a)第一人稱代詞(b)第二人稱代詞(c)第三人
稱代詞(d)反身人稱代詞(e)連帶否定性小品詞
的人稱代詞
2.指示代詞
(a)是(b)此(c)彼(d)斯(e)茲(f)“實”和“窘”
(g)時(h)夫(i)爾(j)若
3.疑問詞
4.不定代詞
第十章 副詞
1.名詞用作狀語
2.用如副詞的形容詞
3.用如副詞的動詞
4.用如副詞的數詞表達形式
5.有“然‘如”等小品詞的富有表現力的副詞
第十一章 否定
1.p/f否定詞
(a)不(b)否(c)弗(d)非(e)叵(f)盍
2.m/w否定詞
(a)毋、無、無(b)勿(c)亡(d)罔(e)莫
(f)未(g)微(h)靡(i)蔑(j)末
第十二章 體、時、語氣
1.動詞的體——動詞前的小品詞
(a)既(b)未(c)動詞前的“已”
2.句子的“體”——句末小品詞
(a)矣(b)也(c)已(也已、也已矣)
3.表示時間的詞
(a)話題位置上的時間表達(b)嘗(c)曾
(d)將(e)且(f)方(g)始(h)初
4.語氣
(a)其(b)殆、庶幾(c)蓋(d)毋(無)和勿
(e)寧
第十三章 表示包含和限定的名前詞和副詞性的詞
1.表示包含的詞
(a)諸(全部;表示屬於某一類別的成員)
(b)凡(c)“皆”和“舉”(d)俱(e)各
(f)每(g)源於動詞的詞
2.限定
(a)唯(惟,維)(b)獨(c)其他相似的詞
(d)用句末小品詞表示的限定
3.一些、沒有誰(沒有什麼)
4.表示自指和復指的具有代詞性的副詞
第十四章 祈使句、疑問句、感嘆句
1.祈使句
2.疑問句
3.感嘆句
第十五章 複句
1.意合連線與形合連線
2.條件從句
3.讓步從句
4.時間分句
5.起因、原因
注釋
例證出處
參考文獻
中文詞語索引
詞語索引
譯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