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雙邊魚

古氏雙邊魚

古氏雙邊魚,學名是Ambassis kopsi。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為雙邊魚科,雙邊魚屬的魚類。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以及中國南海等海域。體長可達10.2厘米,可做為食用魚或觀賞魚。

基本信息

簡介

古氏雙邊魚古氏雙邊魚
古氏雙邊魚(Ambassis kopsii Bleeker, 1858),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雙邊魚科雙邊魚屬的魚類。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以及中國南海等海域,體長可達10.2厘米,可做為食用魚或觀賞魚

生活習性

屬於底層洄游型魚類,一般在沿海和鹹水水域,有時會游到淡水水域。主要食用無脊椎動物。背鰭Ⅰ(向前棘),Ⅶ,Ⅰ-10;臀鰭Ⅲ-8-9;胸鰭15-16;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25-26,2-3/6-7。體長44-71毫米。體長為體高2.3-2.5倍,為頭長2.7-3.1倍。體近橢圓形,側扁。頭小,背部微凹,頭長為吻長4.5-6.2倍,為眼徑2.6-3倍。眼大,側位而高,眶前骨狹,具雙重鋸齒邊緣。口小,兩頜牙絨毛狀。犁骨、齶骨具絨毛齒。前鰓蓋骨後緣平滑,下緣具雙層鋸齒邊緣。第一鰓弓上鰓耙細而密,最長鰓耙為眼徑的1/2,鰓耙數7-10+20一22。體被薄圓鱗。背鰭前至眼間隔處有鱗8-9個。頰部與鰓蓋部被鱗。側線完全。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有一深凹陷。背鰭前有一向前平臥棘,背鰭棘尖銳,最長鰭棘長於最長鰭條。臀鰭較短。胸鰭中等大。腹鰭位於胸鰭基下方,其末端達到肛門處。尾鰭分叉。體銀白色,背鰭棘第2-4鰭棘膜間有一黑色斑點。

鱸形目(一)

鱸形目(Perciformes)是輻鰭魚綱中的一個目,40%的魚屬於鱸形目,因此它是脊椎動物中最大的目,共有7000多個不同的種,其形狀、大小各異,在幾乎所有的水中生態環境都有出現。最早的已知的鱸形目化石是白堊紀晚期出現的,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個目的動物就開始分歧演變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