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鎮[黑龍江省克山縣]

[黑龍江省克山縣] 古城鎮位於克山縣西南部,古城之稱始於清末,依遼金古城堡遺蹟而得名,它地處齊北鐵路沿線,地理坐標東經125°,北緯48°。距縣城15公里,東靠克山鎮,南隔烏裕爾河與雙河鄉相望,西同依安縣泰東鎮為鄰,北與古城鄉接壤。全鎮土地面積317500畝,其中耕地面積175000畝,草原184公頃、林地2718公頃。境內烏裕爾河及鰲龍河流徑,水面900公頃。鐵路,公路貫穿鎮內,交通便利,有“齊北通衢”之稱。

基本信息

簡介

古城鎮地處松嫩平原與小興安嶺的過度地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黑土層深厚,常年積溫2200-2300℃,無霜期在115天左右,具有生產綠色,農產品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盛產大豆、小麥、馬鈴薯、亞麻、玉米甜菜、水稻、葵花等農作物。距鎮政府東北10公里的新隆村擁有儲量的60萬噸的紫泥礦藏。幾年來,古城鎮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古城鎮在民營經濟發展種和植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績。連續幾年被縣委評為:農業工作先進鎮。

一、區劃和人口

古城鎮現有9個行政村,45個自然屯,6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7822戶,總人口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萬人,有漢,滿、蒙、朝鮮等4個民族。漢族人口占95%。

二、機構設定

鎮政府現有於部編制44人,其中行政幹部21人,事業幹部23人,工勤人員3人。黨政機構調整為“三辦”,即平安辦,經濟辦,服務辦。近幾年古城鎮的社會事業發展較快,全鎮擁有達標中學2所,鎮村級國小11所。鎮衛生院、郵政、電信、電業、信用合作社敬老院、派出所、法庭等機構健全。

三、組織建設

鎮黨委下設14個基層黨支部,有50個黨小組,574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73名;全鎮有後備幹部38名。有五好支部4個,四好黨員346名,有電教播放點16個;已建種、養、加各業黨員典型30個。

四、鄉鎮企業

古城鎮便利的交通和優越經濟發展環境,為古城鎮流通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鎮各類企業218個,其中工業企業20個,個體工商戶198個,從業人員近1872人,占全鎮勞動力總數的12%農副產品通量達18萬噸,境內有春江集團私營企業,美康公司外資企業,市直屬企業黑龍江內燃機配件廠和國家糧食儲備企業古城糧庫等。

五、種植業

古城鎮的農業發展存在很大發展空間,2003年全鎮糧豆薯總產3.2萬噸,農業總收益5600萬元。隨著農業科技投入的增加和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古城鎮農業已顯現根本性轉機和巨大發展潛力。全鎮已建成省級馬鈴薯繁育基地1處,商品薯繁育基地1處,優質亞麻和優質亞麻原種繁育基地1處,優質林木種苗繁育基地1處,農業生態示範因區1處,古城鎮已成為金鼎亞麻公司,瑞雪糖業公司,美康公司,沃華公司的重要原料基地。隨農田水利建設的加強,古城鎮的水資源和耕地資源的利用效果進一步提高,沿河4.5萬畝宜水農田的改造完成和600公頃水面的開發將使古城鎮成為稻香四溢,魚躍波光的魚米之鄉。

六、畜牧業

古城鎮幾年來強勢推進主副換位戰略,依託豐富水草資源,為古城鎮逐步向畜牧養殖大鎮輔就了發展之路。目前,已建成畜牧養殖專業村4個,專業屯12個,全鎮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7%,年禽蛋產出量600噸,出欄生豬1萬頭,大牲畜存欄6000頭。已建立了春江集團“瑞業興”公司,蓬壁養殖廠,明華養殖場等養殖龍頭企業
七、小城鎮建設
古城鎮小城鎮建設粗具規模。鎮內居民達1500戶,468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達3891人。鎮內所有街道實現綠化,沙石化。主幹道設有路燈,鎮內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8.9平方米,磚瓦化率達78%,自來水入戶率達100%,電話普及率84%,有線電視入戶率達67%。

八、全鎮總收入

2003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31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0.56億元,畜牧總產值0.51億元,鄉企產值0.6億元,勞動力轉移務工收入71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了1933元。

九、行政沿革

“古城”之稱,始於清末放荒招墾時期,墾戶踏荒發現遼金古城堡的斷壁殘垣,遂稱此地為“古城”。中華民國初期,隸屬克山縣第一區管轄,稱“三十四號井”,1930年設古城鎮。東北淪陷後,在古城鎮修建火車站,人口漸稠。1935年偽滿設警察分所,1938年設定古城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設定古城區,後改為第七區,為區政府駐地。1956年4月,並村劃鄉,設定古城鄉。1958年9月,改稱古城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為古城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