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古代埃及適於人類生活的地區只有尼羅河沿岸和下游三角洲。北部自開羅至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區稱為下埃及,南部自蘇丹邊界至開羅的狹長谷地稱為上埃及,形成埃及地理上的兩大區域。河谷地帶長約750公里,寬度自20公里至50公里不等,形成了一個狹長的地帶。
生活環境
谷地兩側高山聳立,山外便是荒渺無人的沙漠。在南部,尼羅河經過好幾個險灘,山高水急,航行困難。北部的三角洲是沼澤地區,西邊是利比亞沙漠,東邊是西奈山,只有兩角有通往利比亞和巴勒斯坦的道路。自然屏障把埃及和周圍地區隔離起來,使它在古代的較長時期內不易受到外族的侵犯。
尼羅河長約6500公里,發源於非洲中部。每年7月初,上游地區暴雨和山洪迸發,水位高漲,大量渾濁的河水下泄,這時河水就溢出河身。9月水勢最大,淹沒全部谷地,形成一片澤國。直到10月底,雨季過去,河水才隨之下降,流入河床。在泛濫期間,沿河農田不僅得到充足的灌溉,並且積下一層肥沃的淤泥,極利於穀物的生長。因此這個氣候乾燥的地區,竟成為植物的樂園,古代著名的穀倉。
古代埃及人也有同樣的感覺,他們編成長詩,用誇張的詞句頌讚尼羅河:
“呵!尼羅河,我稱讚你。
你從大地涌流而出,養活著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減少,
人們就停止了呼吸。”
文化
編輯
綜述
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點的阿拉伯文化,特別是亞歷山大城,其次是開羅。其間夾雜著黎凡特文化的特點,即法國、希臘、土耳其和敘利亞文化的混合體。隨著7世紀阿拉伯人的入侵,新的統治者和自身文化的保護人將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傳播開來,其中禁止偶像崇拜,對大部分埃及人從過去法老和希臘羅馬時代的宗教中解脫出來產生重大影響。只有很少過去的傳統在科普特教堂中以改良的方式保存下來。埃及城市中,中產階級的生活狀況和生活方式與歐美居民沒有太大的區別。以開羅為例,在眾多書店、電影院、新歌劇院、文化團體和大學裡,他們有很多機會去分享和體驗國際社會的方方面面。對於城市貧民來說,雖然與從法老時代以來一直毫無變化的單調的農村生活比起來,城市生活有些樂趣,但仍是相當乏味的。電視和電影以及公共慶祝活動,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小攤小販在忙碌著出售手工藝品和糖果,這兒也舉辦婚禮,有音樂、苦行僧唱詩、木偶劇、說書和歌舞。
飲食
蠶豆是埃及的“國菜”
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會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後一道菜都是上甜食。
著名甜食有“庫納法”和“蓋塔伊夫”。“錦葵湯”、“基食顆”是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蓋麥爾丁”是埃及人在齋月里的必備食品。“蠶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食品。其製造方法多種多樣,製成的食品也花樣百出。例如,切爛蠶豆、油炸蠶豆餅、燉蠶豆、乾炒蠶豆和生吃青蠶豆等。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為主食,進餐時與“富爾”(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亞”(湯類)一併食用。耶素即為不用酵母的平圓形埃及麵包,他們喜食羊肉、雞、鴨、雞蛋以及豌豆、洋蔥、南瓜、茄子、胡蘿蔔、土豆等。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膩。串烤全羊是他們的待客佳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埃及人還特別愛吃中國川萊。[24]
婚嫁
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齡,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親提親或者在母系親屬及鄰居中擇偶。提親後,男女雙方開始商討女方的陪嫁數額,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項的2/3作為聘禮送給女方。然後,在村長的主持下訂立婚約。埃及農村的婚禮場面熱鬧奢侈。迎親前,男方大擺宴席,並有歌舞相伴,有時宴慶數日。迎親時,新郎的母親帶領多輛裝點漂亮的馬車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輛用昂貴克什米爾毛綢、玫瑰花等裝飾的花車上。
喪葬
在開羅市的東南部,有一座數百年歷史的墓地。它本是安葬愛資哈爾大學畢業生及顯赫人物的地方。後來,漸漸成為周圍地區的公共墓地。人們生前來這裡為自己建造死後的住所,於是一棟棟排列整齊的平房紛紛築起,儼然一座“死者之城”。每逢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死者的親友都來此聚集,懷念死者,這就是埃及人的獨特葬俗。
生活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埃及人對綠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一般人都厚愛這兩種顏色。有把綠色喻為吉祥之色,把白色視為“快樂”之色的說法。他們對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數字也有喜厭之分。一般人都比較喜歡“5”和“7”數。認為“5”數會給人們帶來“吉祥”,認為“7”數是個受人崇敬的完整數字。因為“安拉”創造世界用了6天的時間,在第7天休息,所以人們辦一些重要的事情總習慣採用“7”數,例如:有很多咒語、禱告要說7遍;朝覲者回來後,第7天請客;嬰兒出生後,第7天宴請;還有紀念婚後7日,紀念去世後7日等等。他們有把蔥視為真理標誌的習慣。他們非常喜愛仙鶴。認為仙鶴是一種吉祥鳥。它美麗又華貴,象徵著喜慶和長壽。埃及人寵貓、敬貓如神,並視貓為神聖的精靈。在埃及人的心目中,貓是女神在人間的象徵,是幸運的吉祥物,是受人崇敬的國獸。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認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從右手和右腳開始,握手、用餐、遞送東西必須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腳,進入家門和清真寺先邁右腳。究其原因,穆斯林“方便”和做髒活時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認為是不乾淨的,用左手與他人握手或遞東西是極不禮貌的,甚至被視為污辱性的。
歷史發展
但要充分利用尼羅河定期泛濫的有利條件,還須付出辛勤的勞動。三角洲沼澤地區需要排澇,上埃及地區需要引水上岸。為了保證水源終年不竭。必須興修水庫,築壩開渠。埃及人民自遠古時期就開始修建水利系統,把這片乾旱地區變成了良田沃野。尼羅河又直貫南北,象一條長帶一樣把上下埃及連繫在一起,有利於全國的統一。
在距今約兩萬年前,尼羅河谷兩邊的高地就有人類居住。距今約一萬二千至一萬年前的舊石器和中石器時代,埃及的氣候較今溫和濕潤,水草繁茂,高地宜於人居。後來氣候日益乾燥,河西一帶成為大片沙礫。約自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居民始逐漸移居於尼羅河谷地,經營農牧業。
他們興修灌溉渠道,還開鑿過運河,充分利用尼羅河的水種莊稼、搞運輸,享受著尼羅河給他們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