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史載古時囊山自然風物景觀,甲於莆陽所有名山。漫山大小岩洞之多,閩中各地名山少有其匹。山上最有名的岩洞是以佛號標稱的“ 辟支岩”。《福建通志》等多部史書相沿記載:“辟支岩,其中可容數榻,旁有八小石負之,玲瓏明澈,如窗欞然。”據說,唐時妙應禪師尚未開山創建南麓大剎之前,已經隱跡於辟支岩中禪修經年。妙應俗姓黃,黃家遠祖乃從福州遷來,世居莆田縣黃巷---今天的涵江區國歡鎮黃霞村。妙應長大以後,充當縣衙獄卒,及至出家得法之後,先後在邑中幾處岩穴里潛修。唐乾符二年(875),他始建囊山古剎,初名“ 伏虎庵”,後名“ 延福院”,唐光啟二年(886)擴建改名“ 囊山慈壽禪寺”,又俗稱“莆田囊山寺”。厥後歷時千年又多年,寺名一直沿用不易。該寺歷代廢興不一,幾經修建,文革期間遭受嚴重破壞,現在又重建一新,1983年,該寺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重點保護和開寺院之一。
代表詩詞
山有重囊勢,門開兩徑斜。
溪聲寒走澗,海色月流沙。
庵外曾伏虎,堂中舊雨花。
不知遺讖地,一一落誰家。
這是唐代黃滔《詠囊山》的五言律詩,它詠述了該山以囊稱謂的含義和非凡氣勢,又寫盡了南麓鎮山名剎--莆田囊山慈壽寺唐時的風光勝跡。
古書記載
《八閩通志》記載,囊山寺內外有十六景。山間有不少奇岩怪石交錯,有些怪石形似種種器物或動物,被人們立以為名,諸如有對峙如門或肖似窗台、巨掌、貝葉等,亦有以母豬、小豬石立名等等。辟支岩上有一巨石像屋蓋,岩外兩塊天然的石頭,恰似人工鐫造的藥爐、茗碾,並被人們應名傳世;猶如一對適合守護岩口。
聳立於接近山巔的一塊大奇石,面積約二三畝地之巨,其造形活像大鱟,俗稱“ 鱟姆石”。此石礦物成分不同於一般花崗岩,氯化鎂含量較多,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氣,因此它周圍古老蒼黑的花崗石形成強烈的反差;一旦氣候轉為蒼灰色,進而逐漸變成灰黑色,又因此石面積高大,每逢陰晴之交石面變色時,山下方圓數十里內村民都能看見,世世代代被村民視為山神顯聖。近代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它的變色原理現象,,美稱其為天然的“晴雨表”、“氣象台”。19世紀中葉,英國某巨商要以一萬多元銀洋向興化府官購此石,據說是要炸取其中的所謂“石膽”--礦物珍寶。決定開炸的當天早晨,山下遠近村民一萬多人蜂擁上山阻止,誓保那塊人們世代敬之如神的巨石,英人與府官終於不得不作罷。大鱟姆石至今依然“堅守崗位”,繼續為山下村民做“天氣預報”。在海撥230米處,有一個天然巨洞,與其相連的有無數小洞層層套疊,多若蜂窩,歷代人們沿稱其曰“百廿間”。巨洞之前,民國初年新建一座道教神廟,據說當年清基時挖出一枚古錢有“天元”字樣,因而立名“ 天元岩”。此岩坐落高峰,岩宇寬敞,凌虛幽空邃;晴日站在岩前憑欄遠眺,興化灣內外秀麗風光,一覽無餘,右下山腰間猶有一座道教廟宇,名曰“ 九蓮岩”。
唐宋之際,古驛道自福州南下,經福清蒜嶺山邊踅進莆田江口地界後,沿囊山的東南麓繞行。因而當年囊山佛教大剎便被朝廷利用為現成的官府驛站--招待所。歷代經過此道而在寺內逗留宿夜的高官名士,留下不少詩詞、題刻。宋代蔡襄、黃公度、朱熹、劉克莊等名家,先後沿古驛道途次囊山大剎投宿,所留詩作,至今猶存。現在尚存的石刻,有一塊南宋人的游紀題名,一塊明嘉靖時期湖廣巡撫林有恆的“山間明月”題刻。
現在囊山所存古蹟景物,得到了全面保護。花崗岩石依舊累列山巔,古囊之勢,峢獻之姿,古木洞岩,相映成趣;佛道二教廟宇,座座煥然一新,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