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時代猶太教導論

Cohen Jewishn certain

內容介紹

正如作者所言,猶太教之於基督教,不僅不是附屬,且是它的生命之源,儘管兩者早期相處並不融洽,但它們共同成為希臘-羅馬文明的組成部分。本書描寫的正是猶太教(文明)的關鍵時期,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的400年間,它“激動人心”的歷史,對西方文明關鍵期——希臘化羅馬時代,直至今天西方文明品質的重大影響。猶太民族本質的遊牧性,早期見諸出埃及前後的史實,聖殿被羅馬人毀滅後,保存在聖書《密西拿》以及歷代拉比對它的講評和注釋中,活在猶太祈禱堂以及對文本的學習觀念之中。

作者介紹

沙亞?科亨(Shaye J. D. Cohen,1948—)於197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古代史博士學位,目前在哈佛大學近東語言—文明系任希伯來文學哲學的講座教授,並在牛津大學、希伯來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史丹福大學等多所院校任榮譽講師。科亨教授的學術關注點主要聚焦於第二聖殿時代猶太人與外邦人的邊界、猶太文明與周邊文明的邊界、猶太性與猶太認同等方面。在猶太人如何應對希臘主義與基督教的研究領域,他也是學術界公認的權威人士。科亨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從“馬加比”到〈密西拿〉》(From the Maccabees to the Mishnah)、《猶太性的發端:邊界、多樣性、不確定性》(The Beginnings of Jewishness: Boundaries, Varieties, Uncertainties)、《為何猶太婦女不行割禮?——猶太教中的性別與約》(Why Aren’t Jewish Women Circumcised? Gender and Covenant in Judaism)、《身處加利利與羅馬的約瑟夫斯:其生平及其作為歷史學家的發展階段》(Josephus in Galilee and Rome: His Vita and Development As a Historian)等。

作品目錄

《南京大學猶太文化研究所文叢》總序
中譯序
第一版序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古代猶太教:年表與定義
年表
歷史分期及分期觀點
自前囚虜時代的以色列至第二聖殿時代的猶太教
統一性和多樣性
年表
第二章 猶太人與外邦人
政治層面:異族統治
馬加比起義
反抗羅馬的起義(公元66-74年)
公元115年至117年的戰爭以及公元132年至135年的戰爭
結論
文化層面:猶太主義與希臘主義
“希臘主義”、“希臘化”以及“希臘化猶太教”
猶太教與希臘化文化
物質文化
語言
哲學和生活方式
結論
社會層面:猶太人與外邦人
反猶太教與“反猶主義”
親猶太教
皈依猶太教
結論
第三章 猶太“宗教”:習俗與信仰
習俗
敬拜上帝
宗教儀式規章
儀式與倫理
“律法主義”與“律法的軛”
婦女的猶太教
信仰
上帝的主權
獎賞與懲罰
救贖
結論
第四章 社團及其機構
以色列地的公共機構
聖殿
猶太教公會
散居地的公共機構
會堂
私人組織
宗派
職業公會
學園
結論
第五章 宗派與標準
“宗派”與“異端”
猶太宗派主義的焦點
律法作為焦點
聖殿作為焦點
聖書作為焦點
“正統”與“標準”
波斯時代的原宗派主義
以斯拉與尼希米
“被擄歸回的會眾”與《尼希米記》10
《以賽亞書》65
法利賽派、撒都該派與艾賽尼派
希臘文材料:約瑟夫斯
希臘文材料:《新約》
希伯來文材料:庫姆蘭古卷
希伯來文材料:拉比文獻
“法利賽”,“撒都該”,與“艾賽尼”的名稱
小結:自波斯時代到法利賽派、撒都該派與艾賽尼派
其他宗派與團體
“第四種哲學”,匕首黨,以及奮銳黨
基督徒
撒瑪利亞人
塞勒庇特派
結論
第六章 正典化及其相關影響
“正典”與“屬於正典”
聖經正典的歷史
《托拉》
《先知書》
《聖文集》
三重正典
為何是此非彼?
結論
正典化的相關影響
從預言到啟示
聖書闡釋
結論
第七章 拉比猶太教的出現
“拉比”與“拉比時代”
何謂《密西拿》?
從第二聖殿時代的猶太教到拉比猶太教
與外邦人的關係
拉比宗教
社會與機構
宗派主義的終結
正典與文獻
結論
進一步閱讀的建議
原始材料
第一章 古代猶太教:年表與定義
第二章 猶太人與外邦人
第三章 猶太“宗教”:習俗與信仰
第四章 社團及其機構
第五章 宗派與標準
第六章 正典化及其相關影響
第七章 拉比猶太教的出現
術語表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