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血糖藥

口服降血糖藥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生率急劇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預測,21世紀人類將面臨著糖尿病的災難,人類用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治療費用將遠遠超過用於預防愛滋病的費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絕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對這些患者的治療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適應症

口服降血糖藥主要用於治療經飲食和運動鍛鍊2~3個月血糖不能滿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在用胰島素的前提下才可酌情合用除磺脲類以外的部分口服降血糖藥。

藥物作用

1.刺激胰臟分泌胰導素。

2.增加細胞對胰導素的套用。

3.在肝臟抑制胰島素的產生。

4.在周邊組織增加葡萄糖的氧化。

糖尿病的發生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要通過胃和小腸轉化為葡萄糖,葡萄糖在借著胰島素的出現進入細胞,最後細胞再利用葡萄糖轉化為“燃料”供給身體維持日常生活所需的能量。這其中任何一個步驟出現問題都會造成糖尿病的發生。

口服降糖藥的分類

目前普遍用於臨床的口服降糖藥, 按其降糖作用的機制不同, 大體分為4類:磺脲類(SU), 雙胍類,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和胰島素增效劑。為了避免用藥的盲目性,必須了解不同品種口服降糖藥的降糖機制,作用濃度和時間, 降解清除 途徑與不良反應等, 然後再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包括病情輕重、肥胖於否、有無胰島素抵抗或高胰島素血症、年齡以及肝腎功能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用藥。下面分別扼要介紹這4類藥常用製劑之特點。

磺脲類口服降糖藥

磺脲類口服降糖藥是臨床套用品種較多的口服降糖藥。目前臨床常用的第一代SU類口服降糖藥有D-860和氯磺丙脲, 第二代SU類口服降糖藥有優降糖、美吡噠、達美康(格列齊特)、克糖利和糖適平。第一代 SU類口服降糖藥和第二代SU類口服降糖藥主要區別在降糖作用的強弱和用藥劑量上不同, 第二代SU類口服降糖藥的降糖作用強於第一代。SU類口服降糖藥的降糖作用的主要機制是刺激胰島素分泌, 而不是增加胰島素的合成, 所以SU類口服降糖藥最適用於輕、中度 2型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伴有胰島素分泌功能低下者。

雙胍類口服降糖藥

常用製劑有降糖靈和降糖片(二甲雙胍)。雙胍類口服降糖作用機制不同於 SU類, 主要機制是通過增加糖的無氧酵解;改善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抵抗; 抑制糖在腸道的吸收和肝糖的產生。適用於2型糖尿患者,尤其是肥胖伴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血症患者的首選降糖藥。雙胍類還可以與胰島素合用治療 1 型糖尿病患者, 可減少胰島素用量和使波動的血糖趨於穩定。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常用製劑有阿卡波糖(拜糖平)和米格列醇。 這類藥的降糖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多糖和雙糖類轉變為單糖, 從而減少和延緩糖的吸收, 降低餐後的血糖。其降糖作用比較弱, 所以應配合其它降糖藥合用, 或單獨用於以餐後血糖高為主要表現的輕症患者。主要毒副作用是上腹部灼疼、胃腸脹氣、腹瀉或便秘, 因此有胃腸疾病的人不宜服用。拜糖平為不溶性,毒副作用比米格列醇明顯,後者為可溶性,毒副作用少,更適宜老年糖尿病患者。

胰島素增效劑

此類藥物為噻唑烷酮類化合物,降糖機制主要是增加周圍組織對糖的攝取和利用,降低肝糖的產生,因而特別適用於以胰島素抵抗為主的2型糖尿患者,目前國內少用。

口服降糖藥的選擇

1.避免濫用對診斷不明者一律不可盲目用藥,可用可不用者不用, 能用弱者不用強, 能少用者不多用。任何一種口服降糖藥的日常用量均不超過6片,否則降糖效果不能增加多少,而不良反應卻顯著增加。 臨床上常有人僅根據尿糖幾個加號就給患者使用優降糖等強效降糖藥,或將優降糖和含有優降糖的消渴丸一起使用,這是錯誤的也是危險的,特別有引起低血糖的危險。

2 因人因時而異口服降糖藥種類繁多,特性各異,使用前應仔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現狀,根據患者本人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當的口服降糖藥和最適宜的劑量。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不使用磺脲類;有較重的心、肺、腎或缺氧性疾病的患者以及高齡患者,應不用或慎用雙胍類藥和強效磺脲藥,以防止乳酸性酸中毒或低血糖的發生;有酮症傾向或缺氧可能者也不宜大量使用降糖靈等雙胍藥;體質量較輕或者體重正常的患者可根據情況首先選用磺脲類口服降糖藥,而對肥胖患者應首先分析飲食和運動對血糖控制的影響,做好飲食調整, 並應首先選用雙胍口服降糖藥;對於妊娠婦女則一律使用胰島素治療等等。

3.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的選擇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病情多較輕,宜選用降糖作用溫和的降糖藥,如 D-860或達美康之類, 即使病情較重,需要用降糖作用強的降糖藥,一般首選美吡噠而不選用優降糖,因為美吡噠半衰期短,更重要的是美吡噠的代謝產物無生物活性,因此比優降糖安全。至於雙胍類,即使是副作用少的二甲雙胍,也應慎用,因為老年人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如果需要, 二甲雙胍類的劑量宜小於一般人用量。

口服降糖藥的誤區

1.忽視飲食治療。專家指出, 一些患者不控制飲食而想通過多服降糖藥來控制病情,這是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臨床實踐充分證明, 不把好飲食這一關, 口服降糖藥治療通常是失敗的。

2.不根據血糖水平來調節降糖藥的用量。專家說, 一些患者覺得自己已經服藥了, 就安全了, 常常忽視根據自己的血糖水平來調節用藥量。這樣服藥會大大影響藥物療效。

3.很少到醫院複診或檢查。專家發現, 一些患者很少複診, 不經常檢查血糖、血脂和血壓。這樣就無法了解服藥的效果, 也不了解影響自己血糖、尿糖變化的因素。

4.認為所有人服用口服降糖藥都有效。口服降糖藥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 但相當多的糖尿 病患者在服用口服降糖藥效果不好或無效的情況下, 也不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

5.急於換藥。一些口服降糖藥在體內有隨時間延長藥物作用逐漸增強的過程。有的患者不了解這一點, 往往服用幾天后, 見血糖、尿糖下降不明顯, 就急於換藥。事實上, 有些降糖藥服至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時才能達到最大降糖效用。

6.認為藥物的價格與療效成正比。一些患者認為價格低的降糖藥效果就差, 價格高就是良藥。專家提醒, 一種藥比另一種藥好, 不一定體現在價格上, 而是看哪種藥更適合自己。

7.不注意體重變化。專家提醒, 對於重度肥胖的患者,應先降體重,再根據血糖指標選用降糖藥。

治療標準

糖尿病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減少併發症。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臨床實驗研究結論證明,嚴格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儘管這一臨床實驗是用胰島素治療IP-DM患者取得的,但控制好血糖與併發症關係這一點, 也適用於2型糖尿患者。血糖控制到什麼水平算好,按糖尿病專家的建議:理想水平是為空腹血糖控制在6 mmol/L(110 mg/ dl)以下, 餐後2 h在 8 mmol/L(140 mg/dl)以下, 至少空腹低於8 mmol/L(140 mg/dl), 餐後 2 h低於 10 mmol/L(180 mg/ dl), 老年人也不應高於 11.1 mmol/L(200 mg/dl)。必須達到這一水平才有可能減少糖尿病併發症, 才算達到了治療目標。而各種併發症是糖尿病致殘和早死的主要原因。盲目治療,醫生照常開藥,患者照常吃藥,而不問治療效果如何,血糖達不到控制水平,等於沒有治療。 所以治療達標應是醫生和患者共同努力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