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拼音]kǒuchúnqī[英文]oralphase
口唇期(0-1歲):嬰兒欲望的滿足,主要是通過口唇的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動。嬰兒即使不餓,也喜歡含著奶不放,喜歡吸自己的手指也是常見的嬰兒行為,所以嬰兒的快感多來自口唇的活動。
如果人格發展停滯在這一階段,就形成口唇性格,這種人往往貪吃、抽菸、酗酒,過於依賴,總希望被照顧(被餵養),以自己的需要為中心(自戀),強求別人,缺乏耐心,貪婪,多疑,悲觀。
口唇期屬於發展的心理性慾階段。
概述
每個孩子經歷的第一個階段是口唇期,這個階段跨越了大約生命的頭18個月。口、唇、舌是主要的動情區。一個6個月的嬰兒幾乎會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嘴裡。這一時期的創傷經歷,比如吸吮或餵養的創傷,會導致心理能的固著及口唇期人格的形成。具有口唇期人格的成年人往往會傾向於依賴別人,這些人經常表現出對嬰兒期口唇滿足的需要。嗜菸酒、經常把手放在嘴裡。
人格
剛出生的孩子是“自我中心”的,或者準確地說,他們並不能區分自己和外部世界,加之成長完全依賴父母,並能得到尤其是母親良好的照顧和關愛,存在著自己即世界、自己即上帝的錯覺和假象,故而“吃”的手段除了滿足自己對食物的需要外,還表達著“將被吃的事物與自身融於一體,真正使自己獲得其滋養”的願望。這種假象的破滅始於嬰孩與母親的分離——當他們發覺母親的行動,尤其是母乳的供給不能由自己完全控制時,他們會本能地以哭鬧、咬母親的乳頭等方式發泄自己的焦慮和憤怒,然而這並不能阻止斷乳和母親陪伴程度的減少,於是他們將體會到生命中的第一次“哀傷”,即“母親與我是不同的,她不受我的控制”,並藉此完成對人我的區分,並開始形成“自我”的概念與意識。
成因
關愛使人開始成長。來自父母和外部世界的關愛使嬰兒感覺到自己被期待、被需要,“基本焦慮”得到緩解。缺乏足夠的關愛,嬰兒就會感到自己是多餘的、不受歡迎的,內心將充滿焦慮與恐懼。每每從記者那裡見聞棄嬰,他們被發現時,已經連最起碼的抗爭——哭的力量都不具備,只剩下顫抖且空洞的眼神。基本焦慮得不到滿足,導致嬰孩產生所謂的“口欲期固結”,即不斷地在未來的發展中,尋求對這一時期嚴重缺乏的關愛的直接或替代性滿足,在當下的國內,這種替代性滿足大量地體現在吃喝無度上。含義當然很簡單:儲備脂肪、渡過饑荒,這是人類遺傳下來的動物本能,沒有“母乳”的支持,一個“嬰兒”只有自身具備了足夠的能量,才可以應付環境的險惡。口欲期人格的成因當然不止於此。順利度過口欲期,人的第二個發展階段是肛欲期,即“自主對羞怯”、“前運算階段”和“幼兒期”。這一時期的孩子,能夠區分人我,將要學會區分物我。外部世界變得更加複雜,進入他們生活的人會更多。父母不再無條件地給予和關愛,取而代之的是紀律、遵守和由此產生的控制感。孩子最先要學會控制的是自己的排泄,從成人為自己換尿布到能夠自己控制、完成排泄,體會到自己可以控制、影響自己的行為,也就為學習、遵守外部世界的規則奠定了基礎。
這個時期的孩子多半會進入幼稚園,同時要學著自己吃飯、遊戲和作簡單的活動。他們既需要一種規範,又需要對這種規範的嚴格踐行,包括教導者的身體力行。他們不能如成人世界那樣“可逆地、情景性地”對規則進行解讀,一旦他們認為規則是權威的,就必須嚴格執行,否則說明規則本身可有可無。在這種對規則的執行和遵守中,他們獲得類似控制自己排泄的肯定感和安全感,這使得他們逐漸獨立,並向更高的發展階段順利過渡。
很遺憾,中國的父母和幼稚園老師在這一時期既顯得嚴格的,又過於放縱。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他們並不遵循固定的、有序的規則,而是以皇帝對臣民的方式,或溺愛放縱,或嚴格約束,任意進行且憑個人喜怒為多,身體力行更遠遠不夠。在這種忽左忽右、沒有特定規則的成長環境中,孩子很容易感到無所適從,即他所做的一切,僅僅是對權威的服從甚至取悅,這會剝奪成長必須的獨立感和安全感,使他們被迫再次依賴(父母),從而被打回口欲期並形成同樣的固結。
表現
無論是哪種原因的口欲期固結,表現形式都基本類似。由於得不到足夠的愛,口欲期固結的孩子長大之後難能有愛別人的能力。為了近乎掠奪性地取得儲備,他們對待他人的基本方式是敵對、抗拒,而這種敵對,由於他們內心未能完成的成長過程,不是以成熟個體的方式體現出來,而是“咬”(如口出惡言)和“哭”(如自怨自艾),還包括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手段。出於生物本能,他們也會打架,但做不到打完就了結,而是“打一架結一輩子仇”;他們也會有性和婚姻,但性冷感和性無能的比例會很大,婚姻也就難以幸福。試想,嬰兒怎么可能有真正的性慾,又怎么可能不把婚姻、愛情與對父母的依賴混為一談?與這樣的個體相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他們獲得安全感不因遵守規則和自我控制,而是通過“吃”“占有”甚至“掠奪”,長大之後他們也不習慣遵守實際的規則,尤其是那些妨礙他們滿足口欲期欲望的規則。所以從法制到法治的過渡顯得很難,“潛規則”盛行成災,人們辦事遵循的大多是“他不吃這一套”“給他點甜頭吃吃”和“吃了人家的嘴軟”。尤其當這樣的個體占據了社會的大多數時,亞瑟.史密斯筆下那種“頑固的靈活性(InflexibleFlexibility)”就在所難免。尤其對於那些企望擺脫或已經擺脫口欲期人格的人,這種“頑固”就顯得更令人絕望了。
存在即合理。口欲期人格總是受到一種人的歡迎,即統治者。“父母官”稱呼的發明絕非偶然,而恰好是人們發自潛意識對現實最絕妙的形容。口欲期的孩子依賴父母,服從權威,不敢反抗也不會有怨言,前提是能保證他們欲望的滿足,即“吃”。這樣的人管束起來是容易的,只要控制生存資源就可以。中國曆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原因可以由成千上萬,歸結起來卻只有一條:農民連飯都吃不上,餓殍遍野時,才會起來造反。但凡能有一口飯吃,決不會有大規模的“造反”,更不要說帶有社會變革性質的“獨立戰爭”和“大革命”。
作為管理者,你越是表現得像個父母,比如替“孩子們”的爭執主持公道,保障“孩子”有飯吃,不要讓“孩子”過得太受罪,雖然你是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還是能夠被承認和肯定的,也就可以得到自己的“飯”(俸祿乃至被默許的貪贓)——當然,不是來自沒有自主性的孩子,而是上級的賞識,因為這樣的“父母官”自己也是孩子,也著眼於吃,也受到“父母”的管束。每一個官員在做父母的同時也作孩子,最大的父母是皇帝。皇帝本人也是個孩子,他可以最大限度地不講規則,最大限度地“占有”和“吃”,所謂“家天下”。所以領導農民起義的人最後都不能免俗,都想要做皇帝,因為起義的起因是為了“吃”,皇帝能“吃”的最好,我有能力做皇帝,為什麼不做呢?這樣的農民起義,與其說是起於“義”,倒不如說是起於“利”,最後無一例外地淪為武裝競選。
由這樣的人組成的社會不會有什麼真正的合作,因為合作意味著生存資源的共享,也即可能無法滿足“儲備”的欲望,這在安全感不夠的人們看來是不可接受的;開拓和創造也不那么吸引人,因為需要更大的力量和代價,即使開拓了、創造了,也不能保證屬於自己,不如直接“爭奪”來得快。所以這種社會,就如之前上千年經歷過的一樣,破壞大於創造,內耗大於向外發展。地位相同的人們互相勾心鬥角,向上爭寵獻媚,向下自居權威,一切好惡是非都按照能否滿足自己“吃”的要求,即利益關係來判斷,這就是“遠近親疏”,這就是“辦這件事你有沒有人”,這就是費孝通先生所謂“差序格局”。
教育
進一步地,口欲期的父母、教育者和社會,又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使他們不容易邁過這道坎成為長大的個體。如梁漱溟先生所言,這樣的人,是心靈長不大且過早地麻木、衰老了的“小老頭”——這是一種缺乏活力的狀態,一種缺乏生命力的狀態。而缺乏活力、缺乏生命力的個體將組成一個不那么好的社會、不那么好的民族,這樣的社會和民族在這個世紀的競爭力有幾多,世界還會給它多少混吃等死的時間、空間,我是不敢做出太樂觀的估計的。尊重無法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面對這並不讓我們滿意的現實,想要“一下子解決所有的問題”是不切實際的。從現在看來,渴望擺脫或正在擺脫口欲期人格的人還是少數,也有我們能夠做到且必須做到的一些事。最首要的,不能諱疾忌醫,也不可以喪失信心,認為我們沒有希望。
在具體實行的層面上,其一要逐步改掉自己貪吃的毛病。行為主義者認為,人的心理對應著行為,如果能把行為加以改變,那么對應的心理特質就會變化,例如著名的系統脫敏療法。口欲期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注意力集中於“吃”,而廣義的“吃”又以對吃喝的喜好為基礎,甚至對煙、酒等的過份依賴也是吃喝的一種擴展。嬰兒要長大,就必須學會離開媽媽的乳頭,學會用嘴之外的身體觸碰世界;我們也必須讓自己變得不那么饞,變“活著為吃飯”為“吃飯為活著”。吃得飽饅頭,就不必非得吃肉;吃得到雞鴨牛羊,就無需為了“獵奇”而非要嘗嘗果子狸燉水牛鞭。也許這會讓你覺得不公平,憑什麼別人能吃而你不可以,但你一定不可以吃,就因為你試圖長大,而別人還是個孩子,大人和小孩子比吃是很沒有水平的。
其二是學會守規矩,比如守法,比如考試不要作弊,比如不要被人家“潛規則”掉。這比改正貪吃的習慣痛苦的多,因為現實中不守規矩而獲得額外利益的人太多,有時候那個利益又太誘人;或者你會比別人多費很大的力氣才達到了同樣的目標。沒有補償,也不會有什麼折中,實行起來可能會很痛苦。但一定要堅持,就像小孩子學會不尿床那樣,隨意尿床是很舒服,但你要長大,你要做一個成年人而不是孩子,成年人怎么可以像孩子那樣不講規矩呢?
其三是逐步讓自己獨立,包括獨立思考、獨立做決定和獨立承擔責任。我之所以沒有說要獨立說話,是因為它在當下成本太高,做起來太不易。但另一方面,不說假話、不被人利用而說話,這是可以做到的。你可能得不到由此帶來的利益,但還是可以活下去,如果你能保持平和的心態,還會覺得可以接受。除了利益驅使,拋棄對權威的依附也很痛苦,如弗羅姆所言,人皆有逃避自由的本能,都想要“找個人來統治我們,不再有戰爭”,但那種“動物農場”式的統治,確確實實會讓我們活得不像個人。
一兩個人在這樣做肯定不夠,如果他們做得好,別的人也會受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效仿起來,就可能產生一種改變;即使這種改變沒有發生,當你使自己擺脫了口欲期人格、順利成長起來,起碼也是在為這種改變儲備希望。歸根結底,社會是人組成的,一種社會病的存在,必然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處在病態之中,只有當更多的人努力康復起來,這個社會的康復才有更大的希望。還有,你想不想做病人,與別人病不病,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學術理論
弗洛伊德人格發展階段理論弗洛伊德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說的創始人。在弗洛伊德早期的著作中,他將人格劃分為意識(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潛意識(unconscious)三部分。後來,他又從另一角度將人格劃分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弗洛伊德把人看成一個複雜的能量系統。存在於潛意識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決定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永恆力量。弗洛伊德所指的“性”,不僅包括兩性關係,還包括兒童由吮吸、排泄和身體某些部位受刺激而產生的快感。在人的生活中,性的能量──力比多既可以直接表現為性慾,也可能被壓抑在潛意識中,還可能轉化為藝術、科學、哲學等高級文化活動。因此,在弗洛伊德的眼中,心理的發展也就是性的發展,即一個人人格的發展和適應都源於力比多投注於人體有關部位的變化和發展。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相繼有不同的身體部位成為力比多的活動和興奮中心,這些部位就叫做性感區。據此,弗洛伊德將兒童心理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稱為心理性慾階段。
力比多的發展過程
性本能(sexualinstinct)是與個體性慾和種族繁衍相聯繫的一類本能;它的生物學意義在於保持種族的延續。弗洛伊德把人的整個機體看做是一個能量系統,認為這個能量系統中,除了以肉體的生理形式表現的機械能、電能和化學能以外,還有在心理過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並把性本能視為心理能的原動力。他把性本能看做是按照快樂原則驅使人去活動及至創造的一種潛在因素。
性本能的活動既包括性行為本身,也包括許多追求快樂的行為及情感活動,這種本能背後的動機性來源,即能量,弗洛伊德稱之為力比多(或欲力)(libido)。它是促使生命本能去完成目標的能量;它是自然狀態的性慾,又是心理的欲望或對性關係的渴求;它是身心兩方面的本能及其能量的表示。弗洛伊德主要的興趣是在性本能,因此力比多常與性的能量相提並論。
弗洛伊德認為,力比多在人出生前就已存在,出生後開始發展。力比多的發展過程,是指力比多能量貫注於人體有關部位的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在力比多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相應的身體部位或區域,成為力比多興奮與貫注的中心,其緊張可以靠一定的操作活動(如吮吸、撫摸)而得以解除,這樣的部位或區域被稱為性感區(或動欲區)(erogenouszone)。由於性感區的操作活動可以解除緊張,因而會使人感到滿足。
力比多發展的整個過程,即自出生到青春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與生殖期。
1、口腔期(或口欲期)(oralstage)約從出生到1.5歲,是個體性心理發展的最原始階段,其原始性的性力集中在口部;靠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活動,獲得快感與滿足。若口腔期嬰兒在吮吸、吞咽等口腔活動中獲得滿足,長大後會有正面的口腔性格(oralcharacter),如樂觀開朗,即口腔性樂觀(oraloptimism)。反之,若此時期的口腔活動受到過分限制,使嬰兒無法由口腔活動獲得滿足,長大後將會滯留下不良影響,此種不良影響又稱口欲滯留(oralfixation),長大後將會有負面的口腔性格,如口腔性依賴(或口欲性依賴)(oraldependence)。它是一種幼稚性的退化現象,指個體遇到挫折時,不能獨立自主地去解決問題,而是向成人(特別是向父母)尋求依賴,有一種返回母親懷抱尋求安全的傾向。又如口欲施虐,(口欲施虐oralsadism指個體不自覺地咬人或咬壞東西的口腔傾向。)及悲觀、退縮、猜忌、苛求等負面的口腔性格;甚至在行為上表現出咬指甲、菸癮、酗酒、貪吃等。
2、肛門期(analstage)約1.5~3歲,動欲區在肛門。在這一階段,由於幼兒對糞便排泄時解除內急壓力所得到的快感經驗,因而對肛門的活動特別感興趣,並因此獲得滿足。在這段時間裡,父母為了養成子女良好的衛生習慣,多對幼兒的便溺行為訂立規矩,加以訓練。如果父母的要求能配合幼兒自己控制的能力,良好的習慣可以因而建立,從而使幼兒長大後具有創造性與高效率性。如果父母訓練過嚴,與兒童發生衝突,則會導致所謂的肛門性格(analcharacter)一種是肛門排放型性格(anal-expul-sivecharacter),如表現為邋遢、浪費、無條理、放肆、凶暴等;另一種是肛門便秘型性格(anal-retenivecharacter),如過分乾淨、過分注意條理和小節、固執、小氣、忍耐等。因此,弗洛伊德特彆強調父母應注意兒童大小便的訓練不宜過早、過嚴。
3、性器期(phallicstage)約3~5歲,亦有人劃分為3~6歲,動欲區是外生殖器。兒童在3~5歲時,認識到兩性之間在解剖學上的差異和自己的性別,力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性器官成了兒童獲得性滿足的重要刺激,表現為這個時期的兒童喜歡撫摸生殖器和顯露生殖器以及性幻想。這一階段,兒童表現出對性的好奇,由此產生一些複雜的心理狀況。開始時,男子總認為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口是一樣的,當男孩偶然發現女性的這種器官不一樣時,他先是試圖否認自己這種感覺的真實性,繼之,男子對異性泄露的這種可能性感到恐懼,並且由於男孩在玩弄自己的生殖器時受到成人閹割的威脅,因而形成了閹割焦慮(castrationanxiety),即男孩在潛意識裡時常有被切除掉性器官的恐懼。相反,這一時期的女孩發現自己缺少男孩那樣的性器官而感覺受到損傷,對男孩有陽具一事,既羨慕又嫉妒,產生了所謂的陰莖嫉羨(或陽具嫉羨)(penisenvy)。此外,在這一階段,兒童的性愛對象也發生了轉移。幼兒最初的性愛對象是自己身體的某一部位,此時則把力比多的興奮向別人身上轉移。由於母親為幼兒提供了生理上的需要和滿足,因而成為兒童的最初的性愛對象。在此基礎上,特別是男孩,總想要獨占母親的愛,父親則成為和自己爭奪母親的愛的一個對手。因而,男孩對父親產生敵意,形成了戀母仇父的戀母情結(Oedipuscomplex)。此時的女孩則對自己的父親愛戀,母親則被視為多餘的人,而且總希望自己能取代母親的位置。女孩子的這種戀父嫌母的傾向,弗洛伊德稱之為戀父情結(Electracomplex)。但作為競爭對象的父親或母親都十分強大,因害怕閹割等懲罰,最終以男孩向父親認同,女孩向母親認同而使心理衝突得以解決。
兒童把父母作為自己性愛的對象,這一現象也對兒童的人格形成產生主要的影響。兒童把自己和父親、母親等同起來,在行為上模仿父母,因此男孩的性格很像父親,女孩的性格很像母親。另外,在性器期很容易發生力比多的停滯,以致造成許多行為問題,如攻擊和各式各樣的性偏離等。
4、潛伏期(latencystage)約6~12歲,這時期的性力受到了壓抑。這是由於道德感、美感、羞恥心和害怕被別人厭惡等的心理力量的發展,這些心理力量與兒童時期的毫無掩飾的性力衝動是對立的。這種發展一半歸於家庭教養和社會的要求,另一半則由於軀體的發育。這一時期的性衝動暫時停止活動,兒童中止對異性的興趣,傾向多和同性者來往。這個時期的最大特點是對性缺乏興趣,男女兒童的界限已很清楚。但是性力的衝動並沒有消失,而是轉向今後社會生活所必須的一些活動——學習、體育、歌舞、藝術、遊戲等。這是通過升華作用的機制實現的,也是性力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更有目的的作用。兒童在這時期若遇到不良的引誘,就會產生各種形成的性偏離。
5、生殖期(或兩性期)(genitalstage)是青春期到成年期,亦是性成熟期,其特徵是異性愛的傾向占優勢。這時候性力發生以下兩項基本轉化:1)生殖區的主導作用超過了其他性感區的作用;2)性快感出現了一種新的位相——最終快感(endpleasure),這是最主要的性目的,與前些階段的先前快感(pre-pleasure)正好相反。先前快感只能引起緊張,它只是嬰幼兒的性慾,在青春期及以後的成人生活中只起輔助作用。
弗洛伊德堅信病人表現出來的那種神經病的障礙,在兒童時代的經驗中已經產生。因此,他是首開強調兒童發展之風的理論家之一。弗洛伊德按力比多能量貫注於人體有關部位的發展變化,把性心理(人格)發展他為上述五個階段。關於兒童的性,尤其是戀母情結的提出,最為引起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不滿。但弗洛伊德的信徒卻認為這個情結不僅在精神病的產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個體的正常發展上也有重要的影響。這表明古典精神分析與新精神分析的區別正是對力比多(性)的性質、地位與作用的理解上存在著嚴重的分歧。
相關
奧運冠軍為什麼喜歡咬金牌?咬金牌是種動物屬性?有“專家”的確是這樣說的
這是人的一種動物屬性。通過感官來體驗得出感受,即嘗試所謂“冠軍的滋味”。在心理學角度,弗洛伊德把人的第一心理階段定為“口唇期”。他認為:“我們曉得吮吸的嬰兒所進行的動作除了獲得一種性的滿足而外別無其它目標。因此,弗洛伊德認為,母親的乳房是性本能的第一個對象。不久,嬰幼兒就放棄了它而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去填充它的位置,如吮吸自己的手指,然後進入下一階段”。競技體育是一種經歷高度集中的競爭,運動員在奪魁後,精神放鬆的這種行為是一種人本能屬性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