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口占絕句①
寄語東山窈窕娘②,
好將幽夢惱襄王③。
禪心已作沾泥絮,
不逐春風上下狂。
注釋譯文
①題註:《侯鯖錄》曾載該詩的本事,大意說:蘇軾任徐州太守時,參寥自錢塘來訪。蘇在酒席上令一位妓女向參寥求詩,參寥當即口占一首,滿座聞之大驚,自此,參寥名聞海內。
②東山窈窕娘:典出《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傳》東山攜妓事,點出妓女身份。
③幽夢惱襄王:典出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於雲夢之台,望高唐之觀,其上有雲氣,崒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雲者也。’王曰:‘何謂朝雲?’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雲。’”惱,引逗、撩撥。
作品鑑賞
題目是“口占”,名符其實,通篇以口語出之,從“寄語”之下,都是答辭。前二句是告訴那位妓女,不要來糾纏自己,還是找別人去吧。後二句解釋原因:“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柳絮沾泥後不再飄飛,比喻心情沉寂不復波動。絮之在天,猶如人之浮於世;絮之沾泥,猶如人之出於世。此即禪心所在。佛門說法,本重比喻,道潛以佛徒身分而用之於詩,可謂不忘其本。而此喻之妙,猶有可說者。春風飄絮,本是自然現象,春天最容易引起感情的波動,柳絮也常以其“輕浮”之質,被賦予男女感情的色彩。這裡,不僅柳絮沾泥,風吹不起為人們所習見,因而頗能引起會心的感受,而且,在禪心觀照下,以輕質為重質,化喧為寂,構想也頗為別出心裁。
由於作者是位佛徒,人們理解此詩,或許多著重於他對佛門戒律的自覺遵守,即所謂不涉邪淫。然而,從禪家理論來看,其意義尚不止於此。《大乘義章》卷十三說:“禪定之心正取所緣,名曰思維。……所言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禪定,本指坐禪時住心於一境。廣義地看,堅守禪心,不受干擾,如絮之沾泥,風吹不起,不也就是禪定的功夫么。詩人不受女色之誘,並不是由於意識到佛門戒律,更不是害怕別人的指責,而是他本來就心如止水。這不由得使世人想起了“二祖安心”的公案。禪要自己參,心要自己安。道潛之所以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正是他本人已經“安心”的結果。
作者簡介
道潛(1043—1102),字參寥,杭州於潛(今浙江臨安)人。俗姓何,本名曇潛,賜號妙總大師。自幼出家。與蘇軾、秦觀友善。蘇軾被貶黃州,他曾千里探訪,與蘇軾同游廬山。蘇軾任職杭州後,與他寫詩唱和甚多。後來蘇軾被貶到嶺南,他也因寫詩譏刺時政而受到牽連,被勒令還俗。1101年(建中靖國元年)受詔歸還,仍削髮為僧。1106年(崇寧五年)歸老江湖。能寫文章,尤其喜好作詩,為蘇軾所稱賞。有《參寥子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