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刻法帖

叢刻法帖

叢帖,也叫叢刻,叢拓(集拓)。法帖,書法墨跡,中國書法藝術載體之一。從五代時期開始,南唐出現了最早的叢帖——《澄清堂帖》。

歷史淵源

古代 書法藝術作品,絕大部分是靠 拓本得以流傳的。 碑拓始於何時,至今至今難有定論,宋代程大昌有"遠自秦漢"說。但在隋以前的著作中,尚無後世墨拓術的資料。北宋黃庭堅有"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難買得"之句。但現存最早的墨拓本實物,即原存敦煌千佛洞中的唐太宗《 溫泉銘》了。碑帖拓本與書法真跡相較,自是易於尋求,傳播廣泛,但古之學書者要廣泛學習和欣賞各種風格的作品,找尋多種拓本,仍有一定困難。由此,叢帖應運而生。

叢帖式樣

叢帖(亦稱叢刻、套帖),從五代時期開始,南唐出現了最早的叢帖——《澄清堂帖》,由南唐後主李煜命徐鉉摹勒上石,現存甲丙丁三卷,均為王羲之書。公元992年(北宋淳化三年)宋太宗盡出宮中珍藏名跡,命侍書王著摹刻於棗木板上,拓為《淳化閣帖》,簡稱《閣帖》。共十卷,二王書占五卷。書者從傳說人物蒼頡到唐共101人。在宋代,《閣帖》即有了翻刻本,如《默江帖》、《臨江帖》(即《戲魚堂帖》)等。而以《淳化閣帖》為基礎增刪後翻刻的叢帖更多、更複雜。主要有:《潭帖》(又名《慶曆長沙帖》)十卷,增加了大王的《霜寒帖》、《十七帖》和晉王蒙、唐顏真卿之書,《潭帖》刻於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開了私人刻叢帖的先河;《繹帖》(又名《潘附馬帖》)二十卷,主要增添了二王書五卷,張旭書一卷,宋太宗一卷。由以上二帖又衍生出大量別本,形成了龐大的《淳化閣帖系》。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出宮中所藏《淳化閣帖》所用之真跡,由蔡京摹勒刻石於太清樓,成《大觀帖》十卷(亦名《大觀太清樓帖》)。而宋代不屬於《淳化閣帖》帖系的叢帖,較著名的有:《越州石氏小楷》,楊休刻,收《黃庭經》、《曹娥碑》等二十五種。《歷代鐘鼎器款識》,薜尚功刻,收夏至漢的篆文,共二十卷。《鳳墅帖》,曾宏父刻,前、後帖共四十卷,搜羅宋一代名人書跡。

自宋以降,刻帖之風歷久不衰。惟元代僅見《樂善堂帖》二冊四卷,顧信摹勒上石。明代的著名叢帖有:《停雲館帖》十二卷,文徵明刻;《渤海藏真》八卷,海寧陳息園刻;章藻的《墨池堂帖》五卷;董其昌的《戲鴻堂帖》十六卷,等等。清代的著名的叢帖有:馮銓摹 劉雨若刻的《快雪堂帖》六卷:最大型的《三希堂法帖》三十二冊,為乾降十二年(公元1747年)出宮中所藏曆代法書真跡摹勒而成。一至五冊收魏到五代16人書,六至十七冊收宋代71人書,十八至二十七冊收元代34人書,二十八至三十二冊收明代14人書,規模為最。

叢帖精品

歷代叢帖存量既多,種類亦繁。有官刻和私刻之分。前者如《淳化閣帖》、《大觀帖》、《三希堂法帖》,後者有《潭帖》、《樂善堂帖》、《停雲館帖》等。多為博收眾家,亦有單收一家,如:《忠義堂帖》,專收顏真卿書,宋 劉元剛刻;《西樓帖》,全為蘇軾書,宋汪應辰刻;《黃文節公帖》,全為黃庭堅書;《清華齋帖》,全為 趙孟頫書;《來仲樓帖》,全為 董其昌書。此外還有單冊帖等等。

在整個 書法史長河中,法書叢帖所匯集的歷代名作數量之大,傳拓翻刻品類之多,對書法傳播的影響極大,對 中國書法的歷史研究、藝術傳承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歷代叢帖刻本中,附加著的歷代收藏者存留的跋語與印章對原有法帖的歷史的、書法的、文獻的價值又是極大的豐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