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焦作這塊黃土地自古多情。這裡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搖籃。她豐厚的文化積澱為懷梆的醞釀、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據《舊唐書·音樂志》和唐崔令欽著的《教坊記》記載,隋末出現於河內郡的歌舞戲《踏搖娘》,應是懷梆的雛形,也是中國戲劇發展史上最早的戲劇表演雛形之一。
唐初,唐太宗李世民詔封道教上清派創始人魏華存為紫虛元君,欽差河北巡查使尉遲恭在陽洛山(神農山的支脈)督造紫虛元君宮。此後,每年從三月三起,這裡都要舉行十幾天的祭祀活動,各地的民間歌舞百戲也都要趕來會演,以至成為廟會,至今不衰。
唐宋時期,對紫虛元君宮(靜應廟)的興建和擴建,以及由此帶來的綿綿不絕的祭祀活動,為懷梆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契機,強有力地促進了焦作地區歌舞百戲的發展和早期懷梆的形成。
海神戲,是自元以來民眾對日趨成熟的懷梆的俗稱。海神戲起初泛指當時在官府祭祀、民間祈雨和廟會期間演出的歌舞百戲,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則專指日臻成熟的戲劇表演形式---懷梆。
明清時期,日益興起的懷慶商幫為推銷四大懷藥、布匹、竹貨等,不斷拓展市場而組織的懷梆演出活動,加速了懷梆的發展和成熟。隨著懷慶商幫堅定的腳步,懷梆逐步走向湖北、河北、陝西、山西等廣大地區,甚至涉足北京、東北、廣東等地,一時間聲名鵲起,有"五府懷梆"的美譽。至此,懷梆已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深受各地人民喜愛和認可、別具特色的地方劇種。
藝術特色
別具特色的懷梆在表演藝術上有不同凡響的獨特風格。總體來看,懷梆的唱腔、道白、伴奏、身段和特技表演等均具有粗獷、奔放、豪邁、激越的特點,撼人心魄,給觀眾以強烈的印象和感染。懷梆屬於北方梆子系統的板腔體,其唱腔、念白均按古懷慶府的方言口語發音吐字,具有濃郁的地方言語特色。
懷梆演唱時以梆定板,演唱時須用棗木梆擊打節奏、唱詞多為七字句,十字句兼長短句,上下對應,合轍壓韻,結構基本規整。唱詞多為整齊規範的二、二、三格律句式和三、三、四格律句式。主要伴奏樂器有弦樂:大弦(尖弦)、板胡、二胡、月琴、揚琴、大小提琴,其中大弦(尖弦)是懷梆獨有的弦樂。其中,打擊樂是懷梆音樂的主力軍。演唱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飛板(非板)等。其中二八板中的挑後嗓和慢板中的花柳腔是懷梆獨有的別具一格的唱腔。懷梆的武戲場面,多數演員能十分自然地將武術動作運用到戲劇演出之中,這在全國戲劇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據不完全統計,懷梆至今保留著近300個劇目,其中大部分是忠心報國、征戰疆場、除暴安良、反封建、反壓迫、反奴役、爭自由的袍帶戲(正劇),如《反西唐》、《反西京》、《穆桂英下山》、《樊梨花征西》等。
珍視遺產
由於懷梆的藝術形式獨特,因此加強懷梆劇種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工作,對弘揚民族文化,加強我國梆子聲腔劇種體系的研究,豐富和完善中國戲劇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形勢下,懷梆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出現演出市場低迷、演員跳槽等嚴重現象,整個劇種面臨著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局面,需要從速採取措施加以搶救、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懷梆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其他劇中
槐書:
南陽曲種。清光緒年間形成於新野縣沙堰鎮蘆堰村。辛亥革命前夕已瀕臨消亡。1961年,新野縣文化館記錄了汝新和所傳《打蠻船》、《小姑賢》、《崔羅斗》、《叉衙門》等17個曲目的文字、曲譜,使該曲種得以流傳至今。
槐書的基本曲調只有四個樂句。[垛子句]是敘事的主要載體。伴奏樂器原只有一個小鑼和個一個堂鼓。60年代搬上舞台後,增加了八角鼓及絲竹樂器。並變單口、雙口為多口演唱,唱腔音樂也得以較大豐富。曹獻珍、田振榮、
呂成敏等演唱的新曲目《夫妻倆》、《俏價姑娘》等較有影響。鑼鼓曲:
流行於淅川縣。因用鑼鼓伴奏得名。又稱“地燈曲”。是用民歌連綴說唱故事的形式。曲調多是流行於當地的民間小調、山歌、田歌、號子。有[四六句]、[下河調]、[哭五更]等60多種。曲目多為勞動生活及愛情故事內容。如《小寡婦上墳》、《石榴燒火》、《打牙牌》、《吳三保遊春》等。70年代,淅川縣曲藝隊將其搬上舞台演唱。鑼鼓曲還流行於陝西的商南和湖北的隕陽等地。
鼓詞:
又稱“鼓兒哼”、“鼓兒詞”、“犁鏵大鼓”等。一人演唱,左手擊兩塊鋼板,右手擊鼓,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旋律性不強,多似說似唱,以鎮平縣為集中地,主要分布在南陽、社旗、唐河、新野、方城等縣。傳入時間已不可考,據鼓詞藝人統一的說法,是清道光年間山東省單縣藝人張萬年傳來。1930年,南陽已傳至21輩。20年代之前,是鼓詞的興盛時期。此後,由於河南墜子的傳入衝擊,逐漸趨於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演唱活動復甦。70年代,南陽市說唱團李國全等加入三弦伴奏,並改進唱腔稱“南陽大鼓”
鼓詞傳統曲目內容豐富,長篇大書有《包公案》、《十字坡》等50多個。
蒲劇:
靈寶俗名叫亂彈。因山西蒲州是蒲劇的發源地,又名叫蒲州梆子。清朝末年流入靈寶。由於靈寶與蒲劇發源地僅一河(黃河)之隔,語言、生活習慣基本相同,對於蒲劇中的唱腔、道白、音樂極易接受,又極為喜愛,因而蒲劇雖屬外省劇種,但很快即在靈寶紮根、普及,發展為主要劇種。
宛梆:
宛梆是生長並流行在河南南陽的地方戲。她形成於明末,完臻於清代,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很早人們稱它為“南陽調、老梆子、南陽梆子”,因南陽簡稱為宛,解放後,改名為“宛梆”。
宛梆曲調豐富,唱腔激昂,其聲腔高亢豪放,男聲用大本嗓,給人以粗獷、豪邁、奔放、明朗的感覺。特別是女聲唱腔的高八度嘔音花腔,娓婉清亮,配之主弦發出的“唧唧”聲,猶如鳥鳴,是其聲腔主要特色,堪稱一絕。
三弦書:
三弦書全稱“三弦鉸子書”,又稱“鉸子書”,早期稱“板書”。因用三弦、鉸子(小銅鼓)伴奏得名。南陽主要曲種之一。音樂大致分鉸子腔、鼓子腔兩大類。
據藝人口碑相傳,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後,方城、南陽等地已有演唱活動。清嘉慶、道光年間,以社旗、方城、南陽為中心,流行於除西部山區之外的南陽轄區各地。清宋、民國初期,是三弦書的鼎盛時期,藝人足跡遍及河南全省及湖北、山西、陝西、安徽等地,乃至東北、內蒙部分地區。演唱風格分東路、中路、西路三個流派。
三弦書曲目眾多,1963年,僅方城一縣就收集曲、書目550個,文革中被毀。藝人經常演出的段子有《賣丫環》、《賣雜貨》、《紅燈記》、《玉環記》、《王女興唐》、《崑山傳》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由於河南墜子的流入衝擊等原因,三弦書急速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得以迅速復興,一批新老演員如裴長義、裴長壽、張玉秀、馬香申、潘桂榮、孫國鳳(後四位女演員)等,唱紅了相當一批曲目。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極大豐富和促進了三弦書藝術的發展,樂器也在原有三弦、鉸子、鼓子的基礎上,不斷增強了古箏、琵琶、楊琴、二胡、大提琴等。
大弦戲:
大弦戲是流行在豫北、黃河兩岸及山東西部地區的一個古老劇種。關於它的來歷,有說因為它和元、明以來流行在中原一帶的“弦索”有淵源關係,故名“弦戲”,也是說因為它的曲牌起奏以樂器三弦領頭起板,所以稱這為“弦戲”。大弦戲的唱腔為曲牌體,由傳統和宮廷音樂組成,多是元明以來北方樂府和民間詞調。唱腔換牌頻繁,音節跳度大,吐口用真嗓,行腔用假嗓。奏文曲纏綿悱惻,柔和細膩;奏武曲,則如金戈相加,戰馬嘶風,激人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