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內容
1.減法反應時技術
減法反應時技術的提出是荷蘭心理學家唐德斯(F.Donders,1818-1889)。1868年,他發表的關於信息加工方法的論文認為,自己和反應之間所經歷的時間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相繼的過程,通過減法則,就可以計算出各種過程的時間長短。這種方法在後來很長時間裡沒有得到重視,因為當時占主流的行為主義不關心內部過程問題。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認知心理學才把它利用起來。
反應時實驗的反應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簡單眼應,一般只有一個刺激和一個反應,被試感覺到刺激立即做出反應;第二類是選擇反應,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刺激,被試不僅要區別刺激信號,而且還要根據刺激選擇相應的反應;第三類是辨別反應,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刺激,但其中只有一個刺激是要求反應的,反應也只有一種,被試只需要辨別刺激信號,不需要選擇不同的反應。
三類反應時存在內在關係。第一類反應時是第二類反應時的一部分,因為前者比後者少了兩個認知過程;第三類反應時也是第二類的一部分,同時又包含了第一類反應時。通過比較三類反應時長短,然後進行相減,就可以測得執行每個認知過程的時間。
例如,可以運用減法反應時技術研究短時記憶。理論假設是短時記憶中的信息有視覺編碼和聽覺編碼兩個連續的時段。為驗證這一假設,相繼呈現字母A--A或A-a,讓被試判斷是否兩個字母一致。當呈現間隔較短時,被試判斷A--A相同所用的反應時小於A-a;而隨著時間間隔延長,兩者的差別越來越小。這說明呈現間隔較短時,頭腦中進行的是視覺編碼;間隔較長時,視覺編碼效應逐漸消失,聽覺編碼的作用加強 。
2.加法反應時技術
加法反應時技術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S.Sternberg,1933--)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發展了唐德斯的反應時理論,認為完成一個作業所需要的時間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階段分別需要的時間的總和。如果發現了影響作業完成所需時間的一些因素,那么單獨地或成對地套用這些因素進行實驗,就可以觀察到完成作業時間的變化。其邏輯是:如果兩個因素的效應是相互制約的,即一個因素的效應可以改變另一個因素的效應,那么這兩個因素製作用於同一信息加工階段;如果兩個因素的效應是分別獨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這兩個因素,則作用於不同的信息加工階段。這樣,通過單變數和多變數實驗,從完成作業時間的變化就可以確定這一信息加工過程的各階段。
加法反應時和減法反應時的套用
不僅在純粹的信息加工研究中,可以使用加法和減法反應時技術,在數學問題解決研究中也可以使用。例如,根據問題解決所用時間和反應時推斷所用的解題策略,因為反應時是內部心理過程的指標,不同的反應時模式可能就意味著使用了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在一項標誌性的數學認知研究中,讓國小一年級學生解決55到和不超過10的加法事實問題。研究者根據如下羅技在反應時和策略之間建立了聯繫:如果學生傾向於使用“數所有的數”的程式,那么反應時應該是兩個加數和的函式;如果學生使用,“從一個加數數起”的程式,那么反應時應該是另一個加數的函式;如果使用“從較大的加速數起”的程式,反應時應該是較小加數的函式;如果是用“已知事實”的方法,解決各種問題的時間應該是相近的。
據此研究發現,國小一年級兒童在解決小數目的加法問題時,較小的加數的大小能較好的預測解決問題的時間,因為兒童從大的加數開始數,再數上小的加數得到總和。也就是說這個年齡的兒童使用“小數策略”,只需要數出較小的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