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新珉

印新珉,全椒襄濱女子國小校長,一生瘁力於教育事業。

基本信息

印新珉(1904—1969),女,安徽全椒縣人,全椒襄濱女子國小校長,一生瘁力於教育事業。她於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畢業於安慶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民國十九年返回家鄉,出任襄濱女小校長。民國二十六年抗戰爆發,全椒淪陷,印新珉同妹妹一起流亡重慶;南京解放後,她參加將軍廟軍事學習班學習,結束後被分配到下關二板橋國小任教師,1969年病故。
印新珉出身於一個貧寒的詩書門第,自幼天資聰慧,奮勉自強。她性格沉靜剛毅,受“五四”運動的影響,思想解放,雖生活道路坎坷,一生未嫁,但視野開闊,從不拘泥於個人私事,把畢生精力集中於教育事業上。她是無黨派人士,願接受進步事物。在她擔任襄濱女小校長期間,除確定育才目標,制定校訓、校歌外,還選聘進步青年來校執教,經常利用晨會、節日或課堂向學生講述民族英雄的史跡,國恥紀念日的由來;講述女革命家秋瑾、工人領袖林祥謙顧正紅的英勇事跡。她還在教授《我們可愛的祖國》一課時,繪製中國地圖,告訴學生東三省的位置,痛斥了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的暴行,勉勵學生立志洗雪國恥,驅逐日寇。為了宣傳抗日,印新珉要求各科教學插入新內容,如音樂課增添了《新女性》、《大路歌》、《開路先鋒》等進步歌曲。《畢業歌》教唱後,校園裡經常傳出“……同學們,同學們,快拿出力量,擔負起天下的興亡……”的歌聲。東北淪陷後,女小師生在印新珉的帶領下,經常上街宣傳抗日、民國二十四年元旦,為了捐款救濟東北災民,女小師生在夫子廟參加全城中國小售票公演,演出抗日話劇《俠女傭》、民族大團結舞劇《各族人民大團拜》等。“西安事變”以後,印新珉在全校晨會上說:“西安發生的這件事,對停止內戰,槍口對外,團結抗日是有一定意義的。”
印新珉除擔負學校的領導事務外,還不顧體弱多病,堅持教授國文等課程。她多年患有癲癇病,常常在講課時發作。發病時,她堅持不離教室,只讓學生送上一杯開水,閉目休息一下又繼續上課。學生常感動得不忍心再聽下去,紛紛起立要求自習。
印新珉的教學重視學以致用、文道統一。為了教育學生學習要持之以恆,她就選授了王安石的《傷仲永》、《論語》中的《學而》;為了教育學生珍惜時光,就選授了朱自清的《匆匆》;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選授了周敦頤的《愛蓮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了適應國事要求,選授了文天祥的《過零丁洋》、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都德的《最後一課》等。此外,她教學善於因勢利導,寓教於樂。她曾選授了胡適的《差不多先生傳》,先有聲有色地朗讀,後疏通課文,給學生以極強的印象。在教授《愛蓮說》一文後,她要求學生按照文章內容,在美術教師的指導下,畫一幅蓮花圖,並將一學生的圖畫選入學生自治會主辦的壁報,還在該畫上題寫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激發了學生對文學和藝術的愛好。
印新珉自己是三十年代的新女性,因之,一向提倡婦女解放,重視對女學生的培養。她經常教育學生,“過去留下來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對女子的侮辱和歧視。我們女孩子要有自尊心,要自己看重自己,要相信男子會做的事,我們女子也一定會做,而且要學得做得更好。你們要以木蘭、秋瑾為榜樣,長大了做有作為的人,絕不做社會的花瓶,男子的裝飾品。”為培養女孩子獻身社會的能力,印新珉在襄濱女小內成立了學生自治會,並設計了一套完整的辦事機構,使之成為社會管理機關的縮影,並取名“襄濱市”。自治會的學生負責辦壁報,組織文體活動,檢查清潔衛生,巡察公共秩序,排解學生糾紛,從事園藝活動和學生儲蓄工作。因此,自治會的學生被教師譽為“小大人”,在縣內中、國小中有著廣泛影響。
七年間,印新珉在襄濱女小這塊園地上精耕細作,迎來了桃李滿園。她的女學生中獲得大學、專科文憑的有近十人,建國前參加革命的幹部一人,高級工程師一人;此外,更多的是一些象她一樣畢生瘁力於教育事業的女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