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基礎
雖然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印度人民黨的指導思想也在變化,但其中始終貫穿著兩個最基本的哲學原則,即整體人本主義和印度教特性。
整體人本主義最早是由印度人民同盟(印度人民黨前身)提出,1965年,時任人民同盟總書記的D·烏帕德雅亞在孟買以四個演講的形式闡述了整體人本主義的具體內容,從而成為人民同盟及印度人民黨詮釋整體人本主義含義的範本。烏帕德雅亞認為整體人本主義是人們分析政治、經濟、社會現象的基礎,只有以此為基礎,才能化解不同社會思潮之間的矛盾衝突,使民族主義、民主、發展等現代辭彙與印度傳統文化價值觀念協調一致。
烏帕德雅亞提出整體人本主義是為了解決印度目前面臨的困境,尋找印度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向。但他的分析是以傳統印度教哲學的基本內容為基礎,以傳統印度教的核心概念“達摩”為中心,力圖以傳統印度教思想解釋現代的民主、國家、民族等政治現象。在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分析上也是如此。由此可見,他實際上是試圖以印度教傳統思想來對抗國大黨的世俗主義。為此,他在演講中還屢次借用印度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甘地的思想,如社會和諧、道德政治和小型經濟等,有學者認為它是在利用甘地思想的權威,而將其稱為“意識形態的劫掠”和“移植”。
烏帕德雅亞之所以會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這一概念,是適應當時形勢的需要,統一印度人民同盟的思想認識,強調人民同盟就是印度傳統文化的代表。當時,國大黨在政治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有所下降,其他政黨從中看到了與國大黨競爭,在政治上大展宏圖的機會。人民同盟也嗅到了政治上的風吹草動,於是,打出了傳統文化的招牌,同國大黨的世俗主義競爭。
1980年,印度人民黨建立後,溫和派領導人瓦傑帕伊試圖扭轉其前身人民同盟教派主義色彩過濃的形象,轉而提出民主和世俗主義等概念同國大黨競爭。但是,這一轉變並沒有為政黨帶來收益,相反,在1984年選舉中,印度人民黨只獲得了人民院的2個席位,創造了人民同盟建立以來的最低歷史記錄,印度人民黨看到利用世俗主義和民主等現代政治理念與國大黨競爭是不現實的。於是,它又回到了原來的立場。在1985年10月的甘地納伽爾全國執委會會議上,確定整體人本主義為印度人民黨的基本哲學。此後,印度教教派鼓動成為印度人民党進行政治動員的一個重要手段。隨著教派政治鼓動的日趨深化,整體人本主義思想滿足不了政治鼓動的需要。因為整體人本主義雖然強調印度教傳統文化,但相對來說比較溫和,並不是將矛頭直接指向穆斯林,而是更多指向西方和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於是,整體人本主義遭到了冷遇,之後便推出印度教特性作為新的思想武器。
印度教特性是貫穿印度教民族主義發展始終的核心概念,但它的確切含義卻十分模糊。在印度,最早對印度教特性概念進行探討的是薩瓦爾卡爾,其代表作就是1923年所著的《印度教特性》。薩瓦爾卡爾在書中第一章就開宗明義地說:“印度教特性不是一個辭彙,而是一個歷史過程。如同人們常常會錯誤地將印度教特性和它的同源辭彙‘印度教’混淆起來一樣,認為印度教特性僅僅只是印度人們精神或者宗教的歷史,也是不正確的。印度教是印度教特性的派生物,是印度教特性的一個片斷,一個組成部分……印度教特性包含印度教民族歷史上存在的一切思想和行為。”
薩瓦爾卡爾強調印度教特性的歷史性是把握這一概念的關鍵,但他的歷史發展過程卻排除了伊斯蘭統治時期的歷史。印度教特性起源的源頭是古代印度教和印度教聖典<吠陀>,其他文化則不屬於印度文化。同時,強調印度教在印度文化中的排他性和惟一性,認為印度教文化應該是穆斯林社會生活的惟一基礎,穆斯林只有在掌握印度教遺產的基礎上才能融入印度民族主義潮流之中。這是一種典型的教派主義意識形態。
實際上,印度教特性一方面體現了印度傳統文化內容以及古代宗教的寬容精神,另一方面印度教民族主義將印度教特性與民族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將宗教民族化、民族宗教化,排斥和否定其它民族文化的存在,則帶有很強的民族沙文主義傾向,對國家的整合、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從不同歷史階段所提出的印度教特性來看,每個時期都有其特定的社會政治背景。1923年薩瓦爾卡爾首次提出“印度教特性”的概念時,正值印穆教派衝突日益加劇之際,其目的在於強調印度教徒的傳統性和統一性,將穆斯林群體排除印度民族之外,並以此保護印度教徒的政治社會利益。這一概念遂成為1925年成立的國民志願團的重要指導思想。獨立後,在國大黨世俗主義理念的大背景下,隨著印度教教派主義運動走向低潮,凸顯印度教特性的提法不再成為關注的焦點。直到80年代教派民族主義運動的又一次高漲,印度教特性概念再次成為印度教教派主義手中的王牌。1984年,濕婆軍在選舉中提出建立“印度教國家”的選舉口號。80年代中後期,沙·巴諾事件、巴布里清真寺問題與由兩大史詩改編的系列劇的播放等教派主義問題進一步促使人們關注印度教特性這一概念。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人民黨於1989年的帕蘭普爾會議上明確將“印度教特性”作為指導思想,為自己的選舉政治服務。可見,像印度教特性或印度民族之類概念的討論始終伴隨著印度教派主義運動的發展,也是印度人民黨發展壯大一個不可缺少的武器。
黨派政策
經濟政策
實行經濟自由化政策
印度人民黨的領導人瓦傑帕伊在實行經濟自由化政策方面態度堅決。他認為,到2001年印度新經濟政策已經實行了十年,毫無疑問,經濟自由化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是有利的。90年代以來,印度貧困人口從36%下降到26%,識字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雖然不能夠快速消除貧困,但貧困正在從印度領土上消失。
實行實用主義
印度人民黨實行經濟改革政策,表明了其實用主義的一面。同時,1991年以來拉奧政府實行的經濟改革政策也是新形勢下發展印度經濟的有效手段,經過高達政府、古傑拉爾政府的延續推行,已經大大促進了印度經濟的發展。此外,在全球化浪潮中,對開發中國家而言,極端民族主義的口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問題和政治穩定,唯一的選擇只能是融入全球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這個過程既是被動的適應,同時也是積極的爭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宗教文化政策
面臨的最大挑戰
印度人民黨執政後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爆發於古吉拉特的印穆教派衝突。這次衝突肇始於2002年2月27日戈特拉火車站慘案。當天,一群印度教徒參加完在北方邦阿約迪亞舉行的宗教活動後,在返回古吉拉特,途經戈特拉火車站時,遭遇穆斯林襲擊,58人死亡,43人受傷。這一慘案成為蔓延古吉拉特教派仇殺的導火索。針對古吉拉特教派衝突,瓦傑帕伊政府採取協調和軍事管制結合的手段,同時,依賴社會上的世俗主義力量,啟動和平進程,基本成功地解決了古吉拉特教派衝突及衝突後的重建工作,防止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在平息教派衝突的過程中,印度人民黨作為一個在中央掌權的具有教派傾向的政黨,並不是一味袒護印度教徒,而是以社會穩定和國家建設為主,履行了自己作為執政黨維護法律和秩序的功能,成功地阻止了教派衝突在北方邦的蔓延。
教育是維持系統運作的有效手段
教育歷來是當權者教育公民、灌輸統治者的意識形態、增強國家凝聚力和維持政治系統運作的有效手段。印度人民黨問鼎中央政權後,在教育問題上可謂傾注心血,力圖貫徹宗教民族主義的教育政策。1998年10月22-24日,在邦教育部長會議上,印度人民黨人力資源發展部部長喬希提出教育應該“印度化、民族化和精神化”,具體措施是加強道德、精神教育和古代文化傳統梵語的學習,以保證本民族文化價值的繼承和延續。這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世俗主義政策,因此,這一建議並沒有得到其他政黨的認可。在2000年提出的全國學校教育課程新體系中,印度人民黨專門談到宗教,認為應該提倡宗教教育,以了解宗教的教義及其所蘊含的價值觀念。反對力量認為這是貫徹國民志願團狹隘民族主義教育思想和意識形態的課程體系,因而加以反對。
修改歷史
在歷史教科書問題上,印度人民黨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下令修改世俗主義歷史學家比潘·錢德拉、羅米爾·塔帕爾等人已經使用了幾十年的歷史教科書,刪掉了其中他們認為有損印度教形象、美化穆斯林統治的論述。此舉一出,立即遭到世俗力量的強烈譴責。印度人民黨貫徹教派主義意識形態的舉措並沒有得逞。
選舉情況
選舉歷史
1992年12月巴伯爾清真寺遭到與印度人民黨有關的組織破壞,造成人民對該黨強烈反彈。此破壞事件更引發全國暴力活動,造成數千人死亡。印度當代許多主張政教分離者對印度人民黨產生了疑慮。印度人民黨領袖為了緩和大眾的恐懼、重拾對該黨的信心並擴大其基礎,因而展開一系列的「馬車之旅」(rath yatras),亦即政治遊行,遊行中印度教神祇羅摩(Rama)被象徵性地視作文化復興的象徵。
在1996年選舉中,印度人民黨躍升為人民院第一大黨,並獲總統邀請成立政府。然而,印度人民黨無法在下議院545席中組成執政所需的多數,因此掌權時間短暫。1998年印度人民黨與其盟友終於組成多數黨政府,由瓦傑帕伊擔任總理。同年5月,瓦傑帕伊下令進行的核武試驗引起廣大的國際譴責。執政13個月之後,聯盟夥伴全印度安納達羅毗荼進步聯盟(All India Anna Dravida Munnetra Kazagham〔AIADMK〕)退出,瓦傑帕伊被迫舉辦信任投票,結果以一票之差敗北。
印度人民黨在1999年選舉中以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NDA〕)成員的身份參選,NDA是由20多個全國性與區域性政黨所組成的聯盟。該聯盟取得多數黨地位,在聯盟的294席位中,印度人民黨就占了182席。瓦傑帕伊身為該聯盟中最大黨的領袖,因此再度當選總理。雖然瓦傑帕伊致力於解決長久以來與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地區的衝突問題,並使印度成為資訊科技的世界龍頭,但該聯盟在2004年的大選中慘遭挫敗,瓦傑帕伊辭職下台。
該黨在高級種姓之間和印度北部享有廣大的支持度。試圖吸引下層種姓的支持,特別是透過指派幾個下層種姓黨員擔任黨內重要職位。
選舉戰略
政黨的選舉戰略,既建立在政黨的思想基礎上,同時又會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的變化而適時調整。在印度人民黨的政治發展過程中,則是交替使用溫和的政治策略和激進的印度教教派主義鼓動。
印度人民黨的選舉戰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自1980年印度人民黨建立以後,印度人民黨的選舉戰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80年代的初建時期,印度人民黨試圖改變其前身人民同盟激進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形象;由於1984年選舉的失利以及印、穆教派主義情緒的增長,80年代中期以來,印度人民黨的選舉戰略以鼓吹教派主義吸引選民;在1993年邦選舉中印度人民黨的成績並不理想,同時,國大黨經濟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社會平衡,印度人民黨開始利用國大黨政策漏洞所造成的社會下層不滿,以及嚴重的腐敗問題,將選舉關注的焦點轉移到政治經濟問題。當然,印度人民黨選舉戰略的三個發展階段並不是單拳出擊,而是兩手並用。在關注政治策略的同時兼顧對教派主義的利用,反之亦然。而且,這三個時期選舉戰略的變化是適應社會發展逐步演變的過程,具有相輔相成的承繼關係。
1980年印度人民黨建立時,印度政治正處於分化組合的調整過程之中。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理想加快了國大黨實力下滑的步伐,地方政黨、種姓政黨和宗教政黨實力明顯增強,屢次問鼎地方政權,甚至在1977年問鼎中央政權。印度人民黨領導人認識到:要想在政治上有所發展,必須加入反國大黨陣營。加入反對黨陣營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修正其前身人民同盟的極端教派主義形象。於是,印度人民黨提出“民族融合、民主、積極的世俗主義、甘地社會主義和價值政治”的五項政策原則。從總體上說,五項政策原則中既包含現代世俗政治的內容,又帶有一定的印度教傳統主義色彩。而且,對五項政策原則中任何一項的解釋都有很強的變通性,這樣就為以後隨著社會和政治氣候的變化而轉向政治教派主義鼓動鋪墊了基礎。
推選難產
印度政壇最大的反對黨印度人民黨原計畫於2013年1月15日推選出新黨首,以備戰2014年的大選。但推選過程卻遭遇難產,未能按時公布推選結果。
在經過黨內各派多輪的磋商之後,印度人民黨仍然未能就合適的新主席人選達成一致,包括前任主席拉吉納特·辛格和反對黨議會黨團主席斯瓦拉吉等人選都沒有得到通過。而在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的“民族衛隊”的大力支持下,現任主席加德卡里將有極大可能再次獲得連任,並將於本月底左右正式宣誓就職。
但是在推選過程中,包括印人黨資深領袖阿德瓦尼等人都表示了反對加德卡里連任,認為其能力平庸且政治敏感性較差,不適合繼續領導印人黨。此外,加德卡里還因為其家人可能涉嫌一家公司的經濟案件,給黨派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因此,黨內關於推選現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莫迪為2014年大選時總理候選人的呼聲變得更為強烈,包括阿德瓦尼等人在內均表示了對莫迪的支持。
大選獲勝
2014年5月16日,
印度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543個議席中奪得334席,獲得壓倒多數。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獲63席,其他黨派146席。國大黨發言人承認選舉失敗。印度人民黨總理候選人莫迪將成為下一任總理。
印度新總理的經濟牌 5月16日印度大選結果公布於世,莫迪領導的人民黨獲得了國會下院543席中的282席,“歷史性”地獲得絕對多數席位,這是印度從1996年以來由單一政黨贏得的最大勝利,人民黨領先程度堪稱30年來之最,。打破“世襲政治”的“歷史性的勝利”成為印度政治的新標籤。
招納新黨員
2014年10月31日,人民黨主席阿米特·沙阿要求中央邦黨部把黨員的數量增加至現有數量的4倍,使該邦黨員數量從560萬人壯大到2000多萬人,並呼籲在從11月1日開始實施的黨員發展計畫中大幅增加黨員數量。
2014年11月起,印度人民黨已經在印度各地放上了這樣的大型廣告牌,其特別的入黨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只需撥打一通無需接聽的電話,就可以直接入黨,而無論是在網路平台或是在街頭的實體攤位,都可以直接登記。到目前為止已經吸引了超過一千萬人登記入黨。
印度發展黨員實際就是為了選舉,儘管打了電話就能成為人民黨黨員,但這並不能表示投票的時候就一定會投他們。此外,沙阿還要求基層工作者接觸人民黨尚未觸及的地區的人們,包括電話亭、農村和邊遠的居住區。“ 將黨員招收計畫當做一個挑戰,讓政黨影響較薄弱地區的人們加入到人民黨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