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印刷技術]

印刷術[印刷技術]
印刷術[印刷技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

基本信息

簡介

畢昇 畢昇

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印刷術的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是古代印刷術的重大突破。

中國的印刷術,源遠流長,傳播廣遠。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它隨中華文化的誕生萌芽,隨中華文化的發展演進。如果從其源頭算起,迄今已經歷了源頭、古代、近代、當代四個歷史時期,長達五千餘年的發展歷程。早期,中國人民為了記載事件、傳播經驗和知識,創造了早期的文字元號,並尋求記載這些字元的媒介。由於受當時生產手段的限制,人們只能用自然物體來記載文字元號。例如,把文字刻、寫在岩壁、樹葉、獸骨、石塊、樹皮等自然材料上。由於記載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貴,因此,只能將重要事件做簡要記載。大多數人的經驗,只能靠口頭進行傳播,這嚴重影響著社會文化的發展。

印章起源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

印章在先秦時就有,一般只有幾個字,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印文均刻成反體,有陰文、陽文之別。在紙沒有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之後,用繩紮好, 在結紮處放粘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是當時保密的一種手段。紙張出現之後,泥封演變為紙封,在幾張公文紙的接縫處或公文紙袋的封口處蓋印。據記載在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於公文紙蓋印的印章做得很大,很像一塊小小的雕刻版了。

1、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時期的印刷術。

2、晉代著名煉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時已用了四寸見方(13.5×13.5)有120個字的大木印了。這已經是一塊小型的雕版了。3、佛教徒亦受啟發為了使佛經更加生動,常把佛像印在佛經的卷首,這種手工木印比手繪省事得多。

印刷術 印刷術

4、碑石拓印技術對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很有啟發作用。刻石的發明,歷史很早。初唐在今陝西鳳翔發現了十個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秦國的石刻。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東漢以後,石碑盛行。漢靈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議朝廷,在太學門前樹立《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 《公羊傳》、《論語》等七部儒家經典的石碑,共20.9萬字,分刻於46塊石碑上每碑高175、寬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歷時8年,全部刻成。成為當時讀書人的經典。很多人爭相抄寫。後來特別是魏晉六朝時,有人趁看管不嚴或無人看管時,用紙將經文拓印下來,自用或出售。結果使其廣為流傳。

5、拓片是印刷技術產生的重要條件之一。古人發現在石碑上蓋一張微微濕潤的紙,用軟槌輕打,使紙陷入碑面文字凹下處,待紙乾後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紙上輕輕拍打,紙面上就會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樣的字跡。這樣的方法比手抄簡便、可靠。於是拓印就出現了。

6、印染技術對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紋圖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國的印花板有凸紋板和鏤空板兩種。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兩件印花紗就是用凸紋板印的。這種技術可能早於秦漢,而上溯至戰國。紙發明後,這種技術就可能用於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紙,把染料改成墨,印出來的東西,就成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鏤空板紙印的佛像。印章、拓印、印染技術三者相互啟發,相互融合,再加上中國人民的經驗和智慧,雕版印刷技術就應運而生了。

7、唐朝(7世紀左右)發明雕版印刷術,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早期印刷活動主要在民間進行,多用於印刷佛像、經咒、發願文以及曆書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鋒紙印普賢像,施給僧尼信眾。

8、北宋時期(11世紀左右),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但沒有普遍使用,而是仍然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印刷起源

畢昇 畢昇

毛筆和墨的發明,使得讀書人不僅能讀書還能書寫,不必像刀筆時代那樣 需要一個刻寫匠隨時侍候,而且更方便記錄自己的思想。春秋以前,中國歷史上雖然不乏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但沒有一人親自著書,原因就在這裡。

秦朝蒙恬發明用石灰水浸毛而去除毛表面的斥水物質的方法,促使毛筆的製作技術最終定型,毛筆才真正成為書寫工具。至此,古人找到了書寫流利、省時省力的書寫方法,使書寫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有閒階層的人們閒暇之餘也會寫上幾筆,以消磨時間,並且力圖寫得漂亮,甚至互相比試以搏一笑,這樣也就開創了書法藝術的先河。秦朝的李斯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大書法家,正說明了筆墨技術的成熟。

漢字結構複雜,每個人寫的字都會不同,有的秀麗美觀,有的粗鄙醜陋,促使人們追求書法藝術。提高書法技能的重要途徑是模仿好的書法作品,但是寫字好的人,一般都是書吏之類,其大部分作品一般是政府公文,一般人很難見到。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寫字好的人寫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們練習寫字的最好模本。石碑笨重,不能帶回家中繼續模仿。

西漢晚期已出現紙張,但那時的紙張纖維粗糙,著墨性能差,主要是代替布用作包裹、襯墊之物,也有偶爾在包裝紙上寫字記事的現象,如懸泉(或者是居延)遺址發現寫有藥名的紙張。造紙技術先是借鑑中國早已成熟的繅絲技術,把纖維物質浸於水搗碎以分散纖維,將碎纖維撈出攤涼而成,纖維粗、紙質厚,書寫性能差,未能廣泛用作書寫材料。東漢和帝時的蔡倫改革造紙法,制出薄而均勻、纖維細密的新型紙,大大提高了紙的書寫性能,紙的主要用途才被轉向書寫。

紙張薄而軟,使得書法練習者們想出仿照印章蓋印拓印碑文方法,帶回家模仿,即拓片方式。紙的發明,使拓印成為可能,使每個書吏都能練就一手好字,也造就了三國及晉代大批書法家的出現。西文字母文字結構簡單、字母數量少而且用硬筆書寫,可以寫得很花哨,但無藝術可言。人們寫好幾十個字母后,就可以大量寫字,沒有拓片模仿他人字跡的需求,紙能寫字就行了,沒有對造紙術的需求,所以西方人沒有發明造紙術的社會基礎。

科舉制度,萌發於南北朝,開始於唐朝,隨著科舉制度的興起,傳播好的文章的要求又在社會上出現,專業抄書匠們為了大量複製好文章,仿照拓片技術大量複印,後又結合印章陽文反書法,創製雕版印刷術。其出現的年代大約在盛唐至中唐之間,盛行於北宋,最後由布衣畢昇發明泥活字而成熟。

種類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的歷史最悠久最普及,版面圖像和文字凸出部分接受油墨,凹進去的部分不接受油墨,當版與紙壓緊時,油墨就會印在紙上。印刷版材主要有:活字版、鉛版、鋅版、銅板,感光樹脂版等。有些書刊、票據,信封、名片等還在使用凸版印刷;需特殊加工的例如:燙金、銀,壓凹凸等,一般也使用凸版印刷。

平版印刷:

這是目前最常見,最廣泛套用的印刷方式。圖像與非圖像在同一平面上,利用水與油墨現相互排斥原理,圖文部分接受油墨不接受水份,非圖文部分相反。印刷過程採用間接法,先將圖像印在橡皮滾筒上,圖文由正變反,再將橡皮滾筒上的圖文轉印到紙上。畫冊、畫刊廣告樣本,年曆等等均可採用此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與凸版印刷原理相反。文字與圖像凹與版面之下,凹下去的部分攜帶油墨。印刷的濃淡與凹進去的深淺有關,深則濃,淺則淡。因凹版印刷的油墨不同,因而印刷的線條有凸出感。錢幣、郵票、有價證券等均採用凹版印刷。凹版印刷也適於塑膠膜、絲綢的印刷。由於凹版印刷的製版時間長,工藝複雜等原因所以成本很高。

孔版印刷:

又稱絲網印,如果在國小時見過老師刻蠟版印卷子,那么就更好理解此種印刷方式了。利用絹布、金屬及合成材料的絲網、蠟紙等為印版,將圖文部分鏤空成細孔,非圖文部位以印刷材料保護,印版緊貼承印物,用刮板或者墨輥使油墨滲透到承印物上。絲網印刷不僅可以印於平面承印物而且可印於弧面承印物,顏色鮮艷,經久不變。適用於標籤,提包,T恤衫,塑膠製品,玻璃,金屬器皿等物體的印刷。

軟版印刷:

柔版版印刷也常簡稱為柔性印刷,是包裝常用的一種印刷方式。根據中國印刷技術標準術語GB9851.4-90的定義,柔版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過網紋輥傳遞油墨的印刷方式。柔版版印刷是在或聚酯材料上製作出凸出的所需圖像鏡像的印版——就像是小孩玩耍的土豆印。油墨轉到印版(或印版滾筒)上的用量通過網紋輥進行控制。印刷表面在旋轉過程中與印刷材料接觸,從而轉印上圖文。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將書稿的寫樣寫好後,使有字的一面貼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將木版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同時將木版上其餘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面1~2毫米。用熱水沖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印刷時,用圓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勻刷於板面上,再小心把紙覆蓋在板面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板上揭起,陰乾,印製過程就完成了。一個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張,一塊印板可連印萬次。

刻板的過程有點象刻印章的過程,只不過刻的字多了。印的過程與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紙在下。雕版印刷印刷的過程,有點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陽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陰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紙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見,雕版印刷既繼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術,又有創新技術。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在唐朝中後期已經廣泛使用。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裡發現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題有“鹹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樣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記載的印刷品。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開始只在民間流行,並有一個與手抄本並存的的時期。

824年,元稹為白居易詩集作序,說道:“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街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模勒即模刻,持交酒茗則是拿著白詩印本去換茶換酒。可見到九世紀初,印刷術的套用已由佛教咒語而擴大到人民喜歡閱讀的詩歌方面去了。835年前後,四川和江蘇北部地方民間都曾“以板印曆日”,拿到市場上去出賣。當時有人說民間所印曆書“已滿天下”,可知還不只四川和江蘇兩地印造。883年,成都書肆能看到一些“陰陽雜記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的書,和“字書國小”,“率皆雕版印紙”……在印刷術發明後的最初二百年內,它已經是人民大眾普及文化的一種重要媒介。

1944年,發現於成都唐墓,是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

宋代,雕版印刷已發展到全盛時代,各種印本甚多。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棗木。因此,對刻印無價值的書,有以“災及梨棗”的成語來諷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棗樹木。可見當時刻書風行一時。

雕版印刷開始只有單色印刷,五代時有人在插圖墨印輪廓線內用筆添上不同的顏色,以增加視覺效果。天津楊柳青版畫至今仍然採用這種方法生產。將幾種不同的色料,同時上在一塊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於紙上,印出彩色印張,這種方法稱為“單版複色印刷法”。用這種方法,宋代曾印過“會子”(當時發行的紙幣)。

單版複色印刷色料容易混雜滲透,而且色塊界限分明,顯得呆板。人們在實際探索中,發現了分板著色,分次印刷的方法,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幾塊印刷板分別載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於同一張紙上,這種方法稱為“多版複色印刷”又稱“套版印刷”。 “多版複色印刷”的發明時間不會晚於元代,當時,中興路(今湖北江陵縣)所刻的《金剛經注》就是用朱墨兩色套印的,這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多版複色印刷在明代獲得較大的發展。明清兩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明代設立經廠,永樂的北藏,正統的道藏都是由經廠刻板。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龍藏,都是在北京刻板。明初,南藏和許多官刻書都是在南京刻板。嘉靖以後,到16世紀中葉,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活字印刷

活字製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

印刷術[印刷技術] 印刷術[印刷技術]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用這種方法, 印二、三本談不上什麼效率,如果印數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提高效率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製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有重複時使用。沒有準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籤,以備檢索。畢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脹變形,與粘藥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內發現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鑑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活字本。這是畢昇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沈括那裡學來了畢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藥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

元代的姚樞(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國小》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昇原有技術。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陶活字。

19世紀安徽涇縣的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時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涇縣還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1962年發現於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採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余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

發展

發明

北宋仁宗慶曆元年至八年間,即公元1041-1048年間,一位名叫畢昇的普通勞動者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沈括比畢昇小十幾歲,是同時代的人,而且畢昇製造的陶活字後來歸沈括的侄子所有,因此,沈括《夢溪筆談》中關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記載是翔實可信的。

然而,一些歐洲人曾經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歸功於谷騰堡。谷騰堡是西德人。他發明鉛活字印刷術,大約是公元1440-1448年間的事,比畢昇發明陶活字印刷術整整晚了400年。

活字印刷術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

象任何發明創造一樣,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是有它的社會需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的。中國社會進步到北宋時期,由於經濟的發展、商業的繁榮和文化的興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傳播信息。活字印刷術正是為解決這個社會需要所提出的問題而產生的。印刷術必須用紙和墨。中國早在漢代就發明了紙和油煙、松煙兩種墨。紙和墨的發明為活字印刷術的誕生奠定了物質基礎。戰國秦漢以來出現的印章和拓碑等複製文字、圖畫的方法又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提供了技術條件。

顧名思義,印刷術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兩種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這道工序的名稱。從印刷術的命名中已經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緣關係。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術的兩個淵源。

印章的面積本來很小,只能容納姓名或官爵等幾個文字。東晉時期,道教興起。道教的一派注重符錄。他們在桃木棗木上刻文字較長的符咒,從而擴大了印章的面積。據晉代葛洪的《抱朴子》一書中記載,道家有一種刻著120個字的複印。可見當時已經能夠用蓋印的方法複製一篇短文了。這實際上就是雕版印刷術的先驅。

拓碑是印刷術的另一個淵源。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當時儒家典籍全憑經師口授,學生筆錄。因此,不同的經師傳授同一典籍也難免會有差異。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政府立石將重要的儒家經典全部刻在上面,作為校正經書的標準本。為了免除從石刻上抄錄經書的勞動,大約在公元4世紀左右,人們發明了拓碑的方法。拓碑的方法很簡便。把一張堅韌的薄紙浸濕後敷在石碑上,再蒙上一張吸水的厚紙,用毛刷輕敲,到紙陷入碑上刻字的凹穴時為止,然後揭去外面的厚紙,用棉絮或絲絮拍子,蘸著墨汁,輕輕地均勻地往薄紙上刷拍,等薄紙乾後揭下來,便是白字黑地的搨本。這種拓碑的方法,跟雕板印刷的性質相同,所不同的是,碑帖的文字是內凹的陰文,而雕板印刷的文字是外凸的陽文。石碑上的文字是陰文正寫。拓碑提供了從陰文正字取得正寫文字的複製技術。後來,人們又把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從而傳拓。唐代大詩人杜甫在詩中曾說:“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這和雕板印刷已經所差無幾了。

在唐代,印章與拓碑兩種方法逐漸發展合流,從而出現了雕板印刷術。唐穆宗長慶四年十二月十日,即公元825年1月2日,詩人元稹為白居易《長慶集》作序,說到當時楊州和越州一帶處處有人將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詩“繕寫模勒”,在街上售賣或用來換茶酒。“模勒”就是刊刻。這是現存文獻中有關雕板印刷術的最早記載。公元836年,唐文宗根據東川節度使馮宿的報告,下令禁止各道私置日曆版。馮宿在他的報告中說:“每年中央司天台還沒奏請頒布新曆書的時候,民間私印的曆書已飛滿天下。”可見當時民間從事雕板印刷業的人是很多的。1900年在甘肅敦煌縣千佛洞發現的藏書中有一卷雕板印刷的《金剛經》,其末尾題著“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一行字。鹹通九年,即公元868年。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有確切日期的最早的印刷品。這書的形式是卷子,長約1丈 6尺,由7個印張粘接而成。最前面是一幅扉畫,畫的是釋迦牟尼在只樹給孤獨園說法的情景。其餘印的是《金剛經》全文。這個卷子圖文都非常精美,雕刻的刀法細膩,渾樸凝重,說明當時刊刻印刷的技術都達到了相當純熟的程度。

雕版印刷的弊端

隨著印刷品種和數量的急劇增長,每印一種書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費的人力物力相當可觀。於是,就向人們提出尋求一種更簡便、更經濟的印刷技術。至遲到唐代後期,已經有了用單個佛象印連續重複印製的千佛象手卷。過去英、法、德、日等國家的考古隊在中國新疆各地曾發現過大量的這種千佛像手卷。英國博物館藏有一幅這樣的手卷,全長17英尺,約合5.18米,上面印著468個佛像。另外,在雕板過程中,刻錯字是難以避免的。如果刻錯一個字就廢掉一塊板太可惜、太浪費了。聰明的工匠們想出一個補救的辦法,就是用鑿子將錯字挖掉,再用一塊同樣大的木塊刻好字補上。這些都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提供了經驗、借鑑。由此可見,雖然活字印刷術是畢昇個人的發明創造,但這裡面確實凝聚著前朝歷代很多勞動者的智慧。

印刷術的發明自從有了紙以後,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讀書的人多起來了,對書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

晉朝初年,官府有書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時候,梁元帝在江陵有書籍七萬多卷、隋朝嘉則殿中藏書有三十七萬卷,這是中國古代國家圖書館最高的藏書記錄。除了官府藏書,私人藏書也越來越多。比如晉朝郭太,有書五千卷;張華搬家的時候,單是搬運書籍,就用了三十輛車子。印刷術發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張華那樣的富人才能有這么多的藏書,一般人要得到一兩本書也很不容易,因為那時的書都是手抄本。要抄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費多少人力呀!這種情況如果不改變,怎么能夠滿足社會上的需要呢?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項科學發明,只要社會上迫切需要它,同時又有產生它的物質條件,那么,它就會很訣出現的。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就是這樣。在雕版印刷術出現以前,社會上已經廣泛套用印章和拓碑。印章有陽文和陰文兩種,陽文刻的字是凸出來的,陰文刻的字是凹進去的。“如果使用陽文印章,印到紙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比較小,印出來的字數畢竟有限。刻碑一般用陰文,拓出來的是黑底白字,不夠醒目。而且拓碑的過程比較複雜,用來印製書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石碑面積比較大,一次可以拓印許多字。如果截長補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點結合起來呢?情況當然就不一樣了。中國勞動人民在拓碑和印章這兩種方法的啟發下,發明了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的方法是這樣的: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再根據每個字的筆畫,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畫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後,就可以印書了。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著,用自紙復在板上,另外拿一把乾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成功了。這種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稱它為“雕版印刷”。

中國的雕版印刷發明於唐朝,並且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

根據明朝時候邵經邦《弘簡錄》一書的記載: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收集封建社會中婦女典型人物的故 事。編寫了一本叫《女則》的書。貞觀十年土長孫皇后死了,宮中有人把這本書送到唐太宗那裡。唐太宗看到之後,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來。貞觀十年是公元六三六年。《女則》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這一年,也可能稍後一些。這是中國文獻資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從這個資料來分析。可能當時民間已經開始用雕版印刷來印行書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則》印出來。雕版印刷發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則》出版的年代更早。到了九世紀的時候,中國用雕版印刷來印書已經相當普遍了。

唐朝詩人白居易把自己寫的詩編成了一部詩集——《白氏長慶集》長慶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八二五年一月二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給《白氏長慶集》寫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說:當時人們白居易的詩“繕寫模勒”,在街上販賣,到處都是這樣。從前人們把刻石稱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稱為”模勒“了。這裡的“模勒”兩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舊唐書》還有這樣一條記載,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十二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曆書。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據另外一些古書的記載情況是這樣:當時劍南、兩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曆書,在街上出賣。每年,管曆法的司天台還沒有奏請頒發新曆,老百姓印的新曆卻已到處都是了。頒布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權,東川節度使馮宿為了維護朝廷的威信,就奏請禁止私人出版曆書。曆書關係到農業生產,農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雖然唐文宗下了這道命令,民間刻印的曆書仍舊到處風行。就是在同一個地區,民間印刷曆書的也不止一家。黃巢起義的時候,唐僖宗慌慌張張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當然沒有人來管理禁印曆書的事了。因此,江東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編印了曆書出賣。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有兩個人印的曆書,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發生了爭執。一個地方官知道了,就說:“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麼關係呢?”曆書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個地方官的說法真叫人笑掉了牙。這件事情卻告訴我們,單是江東地方,就起碼有兩家以上印刷曆書。當時跟著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訓》的序里也說,他在成都的書店裡看到好多關於陰陽、雜記、占夢等方面的書籍。這些書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見當時成都的印刷業比較發達,不但印曆書,還印其他各種書籍了。唐朝刻印的書籍,保存下來只有一部鹹通九年刻印的《金剛經》。 鹹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離開已經一千多年了。

這本書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書籍。圖畫也是雕刻在一塊整版上的,也許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畫。

到了五代時候,有個封建官僚叫馮道。他看到江蘇、四川等地人民販賣的印本書籍,各種各樣都有,單單沒有儒家經典,就在後唐長興三年向皇帝建議雕版印刷儒家經典。

當時共印九種經書,經歷了四個朝代,直到後周廣順三年,先後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才全部刻成。因為這次刻書影響比較大,後來竟有人認為印刷術是五代時候馮道發明的,這當然是錯誤的。

到了宋朝時候,印刷業更加發達起來,全國各地到處都刻書。北宋初年,成都印《大藏經》,刻板十三萬塊;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機構——國子監,印經史方面的書籍,刻板十多萬塊。從這兩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印刷業規模之大。宋朝雕板印刷的書籍,知道的就有七百多種,而且字型整齊樸素,美觀大方,後來一直為中國人民所診視。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銅板雕刻。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北宋“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刷廣告所用的銅版,可見當時也掌握了雕刻銅版的技術。說起印製書籍,雕版印刷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一種書,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寫不知要快多少倍了。可是用這種方法,印一種書就得雕一回木板,費的人工仍舊很多,無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書籍,有些書字數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萬一這部書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未,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沒用了。有什麼辦法改進呢?

到了十一世紀中葉(宋仁宗慶曆年間),中國有個發明家叫畢昇,終於發明了一種更進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術,把中國的印刷技術大大提高了一步。畢昇用膠泥做成一個一個四方長柱體,一面刻上單字,再用火燒硬,這就是一個一個的活字。印書的時候,先予備好一塊鐵板,鐵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蠟之類的東西,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密密地排滿活字,滿一鐵框為一版,再用火在鐵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蠟等熔化。另外用一塊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壓一壓,把字壓平,一塊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樣,只要在字上塗墨,就可以印刷了。為了提高效率,他準備了兩塊鐵板,組織兩個人同時工作,一塊板印刷,另一塊板排字;等第一塊板印完,第二塊板已經準備好了。兩塊鐵板互相交替著用,印得很快。畢昇把每個單字都刻好幾個;常用字刻二十多個碰到沒有予備的冷僻生字,就臨時雕刻,用火一燒就成了,非常方便。印過以後,把鐵板再放在火上燒熱,使松香和蠟等熔化,把活字拆下來,下一次還能使用。這就是最早發明的活字印刷術。這種膠泥活字,稱為泥活字,畢昇發明的印書方法二和今天的比起來,雖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術的三個主要步驟一製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經具備。所以,畢昇在印刷方面的貢獻是非常了不起的。北宋時期的著名科學家沈括在他所著的《夢溪筆談》里,專門記載了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

升華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以後,朝鮮人民又開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書,後來又採用木活字印書。到了十三世紀,他們首先發明用銅活字印書。中國使用銅活字印書比朝鮮稍晚。朝鮮人民還創造了鉛活字、鐵活字等。

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術印刷檔案的人是旅居英國的匈牙利人蓋斯特泰納。1881年左右,他用塗蠟的纖維紙作為模版,用鐵筆把要印刷的資料刻於其上,鐵筆刻寫之處,纖維便出現微孔,然後將油墨刷於版上,用滾筒壓緊推動,使油墨透過蠟版,粘附在下面的紙上。

發明家愛迪生在20世紀初也對孔版印刷進行過研究,他把鐵筆與馬達配合起來,通過控制馬達來使鐵筆在紙上刻劃,製成油印版。雖然這處方法當時未得以廣泛重視,未能投入實用,但其原理卻啟發了後人。

1888年,蓋斯特泰納用打字機代替鐵筆,他將打字機上的色帶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蠟紙上,字跡在蠟紙上留下痕跡。卸下蠟紙,鋪於紙上,塗墨壓印,獲得了成功。

10餘年後,奧地利人克拉博發明了旋轉式油印機,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凹版印刷術──凹版印刷術大約產生於15世紀中葉,其原理是使印版的圖文低於空白部分,版面結構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拓石,只是著墨部位正好與拓石相反。由於用這種印刷方法印刷出來的成品表面墨跡微微凸起,易於辨別,難以模仿,所以多用於印製鈔票,郵票等有價證券。

凹版印刷的印版可分為雕刻凹版,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雕刻銅凹版印刷是義大利人腓納求賴發明的,1477年,曾有人用此方法印製過地圖。到19世紀初葉,歐洲開始用此方法複製名畫,印有價證券,使凹版印刷術逐漸地發展一種獨具特色的印刷方法。

現代膠版印刷與照相凹版印刷:膠版的畫線具有親油性,可吸附油墨;濕滾筒供應水分的非畫線部分則不附沾油墨。版上所沾附的油墨是用來印在膠質布捲筒上,再轉印在紙面上的。此即為膠版印刷。在照相凹版印刷的銅上有經腐蝕而產生的凹洞可製作畫線,由凹洞的容積來決定畫線的濃淡。先將滾筒塗上油墨,再用刮刀刮過,只留下凹洞的油墨,當壓過時凹洞中的油墨就印到紙上了。

凸版印刷術──凸版印刷就是印刷的圖文部分高出空白部分,印刷時,圖文部分塗墨,然後覆紙、加壓,油墨就從印版上轉印到紙面上。

隱形印刷

正式的隱形檔案在國際上還沒有發現,但是,特殊的隱形檔案發現過,美、原蘇聯等國家在重要證件和票證上用了這種隱形印刷技術。隱形文字可以用特種油墨印刷,用肉眼看不見文字,閱讀時要專門進行顯示。國外這方面也有報導,稱之為文字隱秘、無影印刷術,或直稱密寫。小量的文字可以用特殊化學藥品的筆進行寫入。文字的數量大,就採用印刷的方法。國外已報導了隱像傳真紙、隱形印刷(檔案)可以製成不同的技術等級。由簡單易行到複雜難解。複印和一般照相對它毫無辦法,可以很好地達到“兩防”要求。

傳播

中國是印刷技術的發明地,很多國家的印刷技術或是由中國傳入,或是由於受到中國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日本是在中國之後最早發展印刷技術的國家,公元8世紀日本就可以用雕版印佛經了。朝鮮的雕版印刷技術也是由中國傳入的,高麗穆宗時(998~1009年)就開始印製經書。中國的雕版印刷技術經中亞傳到波斯,大約14世紀由波斯傳到埃及。波斯實際上成了中國印刷技術西傳的中轉站,14世紀末歐洲才出現用木版雕印的紙牌、聖象和學生用的拉丁文課本。中國的木活字技術大約14世紀傳入朝鮮、日本。朝鮮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礎上創製了銅活字。

中國的活字印刷技術由新疆經波斯、埃及傳入歐洲。1450年前後,德國美因茲的谷騰堡受中國活字印刷的影響,用合金製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根據他從葡萄酒壓榨機改進的機器設計,古登堡開發了使用凸起的活字,從一開始就使用油性墨。

印刷技術傳到歐洲,加速了歐洲社會發展的進程,它為文藝復興的出現提供了條件。馬克思把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的發明稱為“是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中國人發明的印刷技術為現代社會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過程

谷登堡 谷登堡

中國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在國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成為現代印刷術的主流。對中國古代活字版印刷術,有突出改進和重大發展的是德國人谷登堡,他創造的鉛合金活字版印刷術,被世界各國廣泛套用,直到現在,仍為當代印刷方法之一。

谷登堡創建活字版印刷術大約在公元1440~1448年,雖然發明活字版印刷術晚了400年之久,但是,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進、脂肪性油墨的套用,以及印刷機的製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各國學者公認,現代印刷術的創始人,是德國的谷登堡。

谷登堡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鉛、錫、銻合金,易於成型,製成的活字印刷性能好,像這樣的配比成分,甚至到500年後的今天,也沒有太大的改變。在鑄字的工藝上,谷登堡使用了鑄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字的規格容易控制,也便於大量的生產。谷登堡還首創了脂肪性油墨,大大地提高了印刷質量,脂肪性油墨也一直沿用至今。谷登堡發明的印書機,雖然結構簡單,但改進了印刷的操作,是後世印刷機的張本。以上這些都是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術所沒有的,也是畢昇活字版印刷術沒能廣泛流傳的技術原因。谷登堡的創造,使印刷術躍進了一大步。

谷登保首創的活字印刷術,先從德國傳到義大利,再傳到法國,到1477年傳至英國時,已經傳遍歐洲了。一個世紀以後傳到亞洲各國,1589年傳到日本,翌年,傳到中國。谷登堡的鑄字、排字、印刷方法,以及他首創的螺旋式手板印刷機,在世界各國沿用了400餘年。這一時期,印刷工業的規模都不大,印刷廠多為手工業性質。

1845年,德國生產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機,這以後才開始了印刷技術的機械化過程。

1860年,美國生產出第一批輪轉機,以後德國相繼生產了雙色快速印刷機,印報紙用的輪轉印刷機,到1900年,製造了6色輪轉機。從1845年起,大約經過一個世紀,各工業已開發國家都相繼完成了印刷工業的機械化。

從二十世紀50年代開始,印刷技術不斷地採用電子技術、雷射技術、信息科學以及高分子化學等新興科學技術所取得的成果,進入了現代化的發展階段。70年代,感光樹脂凸版、PS版的普及,使印刷邁入了向多色高速方向發展的途徑。80年代,電子分色掃描機和整頁拼版系統的套用,使彩色圖像的複製達到了數據化、規範化,而漢字信息處理睡雷射照排工藝的不斷完善,使文字排版技術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90年代,彩色桌面出版系統的推出,表明計算機全面進入印刷領域。總之,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印刷技術也迅速的改變著面貌。

深遠意義

印刷術的發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光輝篇章,而建立這一偉績殊勛的莫大光榮屬於中華民族。

印本的大量生產,使書籍留存的機會增加,減少手寫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絕滅的可能性。由於印本的廣泛傳播及讀者數量的增加,過去教會對學術的壟斷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戰。宗教著作的優先地位也逐漸為人文主義學者的作品所取代產讀者們對於歷來存在的對古籍中的分歧和矛盾有所認識,因而削弱了對傳統說法的信心,進而為新學問的發展建立了基礎。

印刷使版本統一,這和手抄本不可避免產生的訛誤,有明顯的差異。印刷術本身不能保證文字無誤,但是在印刷前的校對及印刷後的勘誤表,使得後出的印本更趨完善。通過印刷工作者進行的先期編輯,使得書籍的形式日漸統一,而不是像從前手抄者的各隨所好。凡此種種,使讀者養成一種有系統的思想方法,並促進各種不同學科組織的結構方式得以形成。

印刷術的傳人使歐洲宗教改革的主張廣為傳播。馬丁·路德曾稱印刷術為“上帝至高無上的恩賜,使得福音更能傳揚”。在1517年馬丁·路德提出他的抗議之前,人們已經用一些本國的民族語言印刷聖經,使宗教改革的條件日趨成熟。福音真理不再是少數人所專有,而為普通百姓所能學習和理解。同時也使宗教信仰因國家不同而有變通,羅馬教會再不能保持國際性的劃一形式。新教運動的原始動機是糾正教會的弊端,特別是贖罪券的出售,自從印刷術套用到大量的印刷贖罪券以後,出售贖罪券成為一種謀利手段。與此同時,新教徒也利用印刷的小冊子、傳單和布告等方式,廣泛傳播其觀念和主張,如果沒有印刷術,新教的主張可能僅限於某些地區,而不會形成為一個國際性的重要運動,永遠結束教士們對學術的壟斷、克服愚昧和迷信,進而促成西歐社會早日脫離“黑暗時代”。

在印刷術出現以前,雖然已有民族文學,但印刷術對民族文學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西歐各民族的口語在16世紀之前已發展為書寫文字,問世紀逐漸演進成為現代形式,同時一些中世紀的書寫文字已在這一過程中消失。一度成為國際語言的拉丁文也日漸式微,終於成為死的語言。新興的民族國家大力支持民族語文的統一。與此同時,作者們在尋找最佳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思想;出版商也鼓勵他們用民族語言以擴大讀者市場。在以民族語言出版書籍越來越容易的情況下,印刷術使各種語文出版物的辭彙、語法、結構、拼法和標點日趨統一。小說出版廣泛流通以後,通俗語言的地位得到鞏固,而這些通用語言又促進各民族文學和文化的發展,最終導致明確的民族意識的建立和民族主義的產生。

印刷促進教育的普及和知識的推廣,書籍價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獲得知識,因而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書籍普及會使人們的識字率提高,反過來又擴大了書籍的需要量。此外,手工業者從早期印行的手冊、廣告中發覺印行這類印刷品可以名利雙收。這樣又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和書寫能力。例證說明,印刷術幫助了一些出身低微的人們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如在早期德國的教會改革中就有出身鞋匠和鐵匠家庭的教士和牧師。這充分說明印刷術能為地位低下的人提供改善社會處境的機會。

流程圖

┏━━━━━━┓ ┏━━━━━━━┓

┃以細紋理木材┃ ┃依照版式規格將┃

┃製成手整木板┃ ┃文字寫於薄紙 ┃

┗━━━┳━━┛ ┗━━━┳━━━┛

┏━━━┻━━┓ ┏━━━┻━━━┓

┃將寫好文字的┣←┫ 校正寫樣 ┃

┃紙反貼於木板┃ ┗━━━━━━━┛

┗━━━┳━━┛

┏━━━┻━━┓

┃雕刻文字或 ┃

┃ 圖像 ┃

┗━━━┳━━┛

┏━━━┻━━┓ ┏━━━━━━━┓

┃ 印 刷 ┣←┫ 準備紙張 ┃

┗━━━┳━━┛ ┗━━━━━━━┛

┏━━━┻━━┓

┃將印頁裝幀 ┃

┃成冊(卷) ┃

┗━━━┳━━┛

┏━━━┻━━┓

┃ 成 品 ┃ 雕版印刷工藝流程

┗━━━━━━┛

術語

印前

露 白:漏白,印刷用紙多為白色,印刷或製版時,該連線的色不密合,露出白紙底色。

打 白:掛網時代的照相製版工藝。為補救上網圖片深色位感光不足,可移開原稿閃光一次或放一張紙補點曝光,或直接使用flash燈,閃動白光,以增加原稿的深位網,使影像柔化。

爆 肥:暴食當然會肥,菲林銀粒感多了光也會擴大地盤。手工套版更在感光片加隔透明厚膠片中曝光加肥。

補漏白:Colortrapping,分色製版時有意使顏色交接位擴張爆肥,減少套印不準的影響。

實 地:指沒有網點的色塊面積,通常指滿版。

反 白:文字或線條用陰紋印刷,露出的是紙白。

撞 網:調幅網分色工藝,網點角度分配出錯,或每一網角距離小於25°,龜紋就開始明顯。

飛 網:鏡頭製版的掛網工藝,正常曝光後取下掛網,補充短暫曝光增加反差。

狗 牙:狗的牙齒是凹凸交錯的。圖片像素不足,放大後邊沿就出現狗牙狀。

玫花點:像花鹿般的網紋。差的叫席紋,更差的是龜紋。

齊 頭:版面排位的指令,以字首作基準線。延伸到拼版、裝訂,指以版頭位為基準。

散 尾:文字排版的一種。只求字距統一,不求行末文字齊整。

蒙 片:是手工分色時的遮掩片,可用菲林曬制或紅膠片割制,可作退地或修色之用。

藍 版:是指CMYK的C(青)版。

印刷

鬼 影:來歷不明的印紋或暗影。多因舊型印刷機供墨不均引起。

瓜 打:活版印刷時代「黑手黨」執字粒使用的排版比字面較低的定位鉛粒。

打 斗:學孫悟空的拿手好戲。底面印刷車有自動翻紙裝置,咬紙口印面,反咬紙尾印底,一氣呵成。

自 反:指一種節約印版的印刷方法。讓紙張先印完一面,乾後把紙左右反轉及底面反轉,稱為底面自反版,而紙尾當牙口底面反轉,稱為牙口反版尾。是印版不變,再印紙張背面的工藝。

飛 墨:印刷機轉速快而墨身稠度不夠,離心力使墨液飛濺。

墨 線:在印版上畫一條規線,使剛好印在紙張規位,可一目了然監控針位。

浮 污:印版親水不力,變成親油,當然起薄薄的油污,問題多在水斗水的酸度不對。

起 炮:炮,滾筒俗稱。橡皮滾筒離開壓印滾筒的動作。

夾 炮:太多紙張夾在壓印滾筒和橡皮滾筒間,安全感應使印刷機停止轉動。

哪 渣:不應印到紙張上的墨污,問題也出在水墨平衡。

打 掣:印刷機停止轉動,原因多為進紙不順或雙張進紙觸發安全裝置。

針 位:印張的擋規邊位。紙張有長短,印刷套色及裁切需有針位來對齊。

連 曬:節約菲林的連續曬版工藝。用套準十字移動曝光。

過 底:印刷事故的術語。指墨層太厚實不及乾燥,污染了壓在上面的紙張背面。

車 頭:上聲,菲律賓稱司機為車頭。印刷的車頭不是機長,而是指印刷轉速數。

石 數:石印時代對印刷數量的稱謂。紙張壓印一次色稱一石。

二 手:指印刷機的副手,或稱睇掣。

打 稿:是通過打樣機預先印刷一個正式印刷時的樣稿。

飛 達:是印刷機送紙的傳送裝置。

裝訂

出 血:被刀了當然出血。印刷裝訂工藝要求頁面的地色或圖片,須跨出裁切線3mm,稱為出血。

飛 邊:飛,裁切、去掉之意。飛邊指切除出血邊位,乃裝訂術語。

切 斜:變形,裁切歪了,直角變菱角書,多由紙閘壓力不均或紙柵不正引致。

磨 光:以砑光滾筒處理印張,表面會光滑,此為加工表面處理工藝。

反手摺:日本摺書機的摺紙。32版摺法第4摺須反摺。

正 版:書版首碼所在版面叫正版,次碼所在版面稱反版,正反版稱一組、一帖或一框。

紙 閘:切紙的機器。

騎馬釘:書本裝訂的一種方法,動作如跨上馬背。薄本書(6帖以下)套好後,跨放在鐵架上,以穿壓鐵線釘。

豬腸卷:摺書貼的一種方法,動作如卷腸粉,用3個上梭2個下梭可摺32版。

風琴摺:摺書貼的一種方法。書摺摺完拉開如屏風。

反封面:手工裝訂上封面的一種方法,先上封底邊膠定好位,後上書脊封面邊膠,再做一個「反」封面的動作。

毛 書:指鎖好線而未上封面裁切的坯書。

篤頭布:精裝書脊上下各一段連結皮殼的布條。起牢固美觀的作用。

火 印:精裝封面的一種加工動作如燙金,濕度較高。

排版

高調:受光多的圖片位當然光亮雪白,日本分色風格喜歡高光位無網點,以拉長圖片層次。

低調:指圖片陰暗,或稱暗調。

爆機:記憶體或磁碟空間不夠都會使電腦死火。

磅:字型排版之量度單位,英文字母最小單位是Point,1英寸分72單位磅。

級:光學照排時代是指文字大小,4級為1個mm。

號:指鉛印時代字粒大小,最大特號字72磅,最小8號字5磅。

平體:指把方塊型以鏡頭變形,使字扁平,平1為1成(10%),平2為2成,平3為3成,平4為4成。

長體:指窄身字,長1窄1成,長2窄2成,長3窄3成,長4窄4成。

噴筆:利用氣刷噴畫。DTP時代之前之手工製作漸變色方法。

位元組:是電腦機器語言的單位Byte,8個bit等於一位元組。

其他

出血:

任何超過裁切線或進入書槽的圖象。出血必須確實超過所預高的線,以使在修整裁切或裝訂時允許有微量 的對版不準。

全出血:

(full bleed)印刷圖象超出紙張四邊的部分。由於幾乎沒有印刷機可以在紙張過邊緣進行印刷,幫所有 四邊必須裁切掉。

CIElab:

與設備無關的色彩空間,通常以三個變數(L,A,B)來描述顏色。

CMYK:

青、品紅、黃、黑四種印刷顏色。YMCK、KCMY均是CMYK的同義詞,YMCK可能是由於人們習慣而形成的拼法,而KCMY可能是Nebrasks的某個無線電台。在印刷中,字母的須序也可能暗示著四色印刷的印刷順序。因此,KCMY往往表明油墨印刷為黑、青、品紅、黃。

密度:(density)

反射密度指一種表面的遮光能力;透射密度指一種過濾器的遮光能力。

直接製版:(directtoplate)

將已排版的數字頁面檔案由主計算機直接輸出到雷射製版機,免除了底片的製作 ,也稱作CTP (computertoplate)。

下載:(download)

將數據從一台計算機向另一台計算機或諸如印表機這樣的設備進行傳輸。

照相排字機:(filmsetter)

雷射照排機的另一外名稱,主要用於製作圖象分色片。

CTP(Computer To Plate)計算機直接製版:

印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僅可由原稿直接製版,而且實現了計算機出版系統與印刷機直接接口,從原稿到印刷一步完成。

間接印刷 indirect printing:

印版上圖文部分的油墨,經中間載體的傳遞,轉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計算機照相排版系統computerized phototypesetting system:

由字元及排版指令輸入裝置、校改裝置、校樣輸出裝置、控制裝置及照排主機等組成的成套排版設備。

文字排版 text composition:

將文字原稿依照設計要求組成規定版式的工藝。

拼版 makeup:

將文字、圖表等依照設計要求拼組成版。

曬版 printing down:

用接觸曝光的方法把陰圖或陽圖底片的信息轉移到印版或其他感光材料上的過程。

打樣 proofing:

從拼組的圖文信息複製出校樣。

預塗感光平版presensitized plate:

預先塗覆感光層的,可隨時進行曬版的平印版,簡稱“PS”版。

印後加工 postpress finishing:

使印刷品獲得所要求的形狀和使用性能的生產工序,例如裝訂。

雙面印 perfect printing:

用兩塊不同的印版,在同一承印物上同時完成正面和反面的印刷。

曬版原版 block copy:

用於曬版的圖文底片。

貢獻

谷騰堡的近代鉛活字印刷術雖然是在比其早約400年的中國北宋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的影響下所創製的,但因其成功地發明了由鉛、銻、錫三種金屬按科學、合理比例熔合鑄成的鉛活字 ,並採用機械方式印刷而功勳卓著。西方各國以此為先導,在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的推動下 ,開創了以機械操縱為基本特徵的世界印刷史上的新紀元。

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文化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才兼備的,各類出版社、期刊社、報社、廣告排版單位及各類傳媒機構的技術編輯、版面設計、校對、出版編輯業務管理、出版印製業務管理等高級套用技術型人才。

專業課程

出版概論、編輯理論與實務、印刷技術基礎、計算機輔助編輯技術、版面設計實務、校對實務、複製質量管理、出版經營管理、著作權理論與實務、出版法規、報刊策劃與經營、圖像處理、排版技術、出版信息管理系統等。

專業方向與特色

本專業注重編輯出版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與動手能力的教學和培養,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出版技術和電腦編輯技術的各環節,尤其是對出版物內容的技術編排和版面設計、圖文編排、計算機編輯技術、出版成本核算和印製質量的管理等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質量管理能力。

就業方向

面向新聞出版單位的出版社、期刊社、報社以及中外大型企業的企業文化發展部門、圖書和出版工作室、網站、排版公司、廣告公司以及其他傳播行業單位從事文字技術編輯、圖文編排、版面設計、出版物質量監控、出版物成本核算、印製業務管理、網路編輯、校對、出版物生產組織管理的工作;也可在各類企事業和行政機關單位從事文稿編輯出版、宣傳策劃等工作。

對人類生活最有影響的偉大發明

對人類生活的正面影響。 

“被韓國”的中國文化

韓寒“被韓國人”事件與“朱元璋是高麗人”之論讓中國文化“被韓國”的話題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國人為何總是“被韓國”呢?這之中既有文化爭奪的因素,也存在著無厘頭的惡搞,如某些名人時常被人拿來調侃成出身韓國。藉此機會,做一盤點,各位看官自是有自己的理解。

朱元璋 | 韓寒  | 炎帝 | 蚩尤 | 夸父 | 風伯 | 箕子 | 微子 | 孔子 |西施 | 李時珍 | 印刷術 | 端午節 | 中醫 | 豆漿 | 黃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