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從自然地理角度來講,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的領土主要包括克孜勒庫姆沙漠西北部、烏斯秋爾特高原東南部、鹹海南部和阿姆河三角州地區。共和國境內有獨立的山系,最大的是蘇丹烏外斯山系。阿姆河三角州有許多支流、湖泊、土加植物、蘆葦叢和沼澤地。三角州地區阿姆河右岸是水澆地和灌溉渠。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礦產資源有天然氣、鐵、磷、鈣土、斑脫岩、高嶺土、鹽土、硭硝、大理石和花崗岩等。這裡的氣候屬大陸性氣候,夏天炎熱乾燥,冬季少雪寒冷,降雨主要集中在冬春季節。年平均氣溫9.2-11.4攝氏度。冬季的2-3個月內保持零下溫度。一月份的平均溫度為零下3攝氏度,絕對最低溫度達到零下22-30攝氏度。夏季平均溫度為零上25-30攝氏度,絕對最高溫度達到零上40-45攝氏度。多為東北風和北風。年平均風速2.1-4.8米/秒,最大風速10-15米/秒,最小風速1.8-2.2米/秒。大氣降水年平均值不超過100毫米/年。冬季相對濕度是70-80%。夏季最小濕度為40-50%。空氣相對濕度平均值62%。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境內唯一的河流是阿姆河(下游),其三角州上生長著茂密的土加植物。在蘇丹烏外斯山腳下設立了巴代土加植物保護區。
歷史沿革
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前2世紀初卡拉卡爾帕克共和國的領土上就有人居住,在奎克勒爾乾卡爾祭祠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古代文字碑(公元前4世紀),最有名的要數古希臘羅馬晚期的托普拉卡爾宮殿和戈烏爾卡爾等紀念碑。這裡有許多自卡拉卡爾帕克人遷居熱納河流域起遺留下的灌溉設施、房屋及宅院的遺蹟。從16世紀末起,中亞的史書文獻中就常提到卡拉卡爾帕克人。卡拉卡爾帕克人是中亞種族中血統最為混雜的種族。其語言是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中的卡拉卡爾帕克語(非常接近哈薩克語)。卡拉卡爾帕克人信仰伊斯蘭教,屬遜尼派教徒。他們是由居住在錫爾河三角州和鹹海南部平原地區的部落發展起來的。16世紀到18世紀中期,卡拉卡爾帕克人中的大多數占據了錫爾河中下游地區,成為哈薩克汗國的組成部分。他們過著半定居生活,從事種植、畜牧和捕魚業。18世紀下半葉,絕大多數卡拉卡爾帕克人從錫爾河流域遷移到了錫爾河的西部支流熱納河流域。19世紀初,卡拉卡爾帕克人終於遷移到了阿姆河三角州地區。
19世紀下半葉,位於阿姆河右岸的領土併入沙俄帝國,並在此成立了阿姆河區,屬於由突厥斯坦總督(1878年)管轄的錫爾河州。1920年阿姆河區歸入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阿姆河州。1924年組建了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州,歸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管轄,後於1930年加入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1932年又改組成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全稱為卡拉卡爾帕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36年加入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烏茲別克斯坦脫離蘇聯獨立後,成為其一個自治共和國。
人口區劃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有卡拉卡爾帕克人、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土庫曼人、俄羅斯人等。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有14個行政區,2個市(努庫斯市、達赫阿達什市),16個市級鎮和112個行政村。行政區代碼為UZ-QR。
Amudaryotumani(阿姆河區) | Beruniytumani(別魯尼區) | Qonliko’ltumani(康利庫里區) |
Qorao’zaktumani(科拉烏扎克區) | Kegeylitumani(肯蓋依利區) | Qo’ng’irottumani(科戈羅特區) |
Mo’ynoqtumani(墨伊諾克區) | Nukustumani(努庫斯區) | Taxtako’pirtumani(達赫達庫貝爾區) |
To’rtko’ltumani(土爾特庫里區) | Xo’jaylitumani(霍扎伊利區) | Sho’monaytumani(舒蒙納伊區) |
Chimboytumani(奇姆拜區) | Ellikqalatumani(艾利卡拉區) | |
水利系統
水文網
水文網的構成有阿姆河,圖亞姆雲斯基水庫,灌溉網和集水排水網,湖泊。
卡拉克爾帕克右側保護區的特點是有大量的灌溉渠。其中最大的有克孜克特肯,帕爾旺和勞商水渠。卡拉卡爾帕克有很多湖泊,其中最大的一個是蘇多奇耶湖。湖水是鹹的。為了重新劃分匯流以及保證居民飲水,在阿姆河下游區域建造了圖亞姆雲斯基水庫。蘇爾坦桑熱爾、戈什布拉克和卡帕拉斯自然盆地是作為水利樞紐調節水量的容器。水庫的總有效水量是52億立方米,滿水量是73.6億立方米。
土壤水埋藏的深度為0.7-2.5米,部分地區達到5米。土壤水的供給依靠阿姆河和水渠側的地下支流,以及依靠灌溉水和大氣降水。土壤水的礦化作用在0.7-50 克/升之間。土壤水在不同程度上對混凝土有腐蝕。
供水系統
共和國的供水基於利用阿姆河,地下集水的城市有貝盧尼,土爾特庫里,哈爾卡巴特,奇莫西,阿克芒格特,塔赫塔庫佩爾,庫依格拉烏,芒戈特。 從1994年共和國地區間的給水管網系統—(圖雅姆雲-努庫斯-奇姆巴依-塔赫塔庫佩爾)發揮作用。與該給水管網系統連線的城市有努庫斯,塔希阿塔什,圖爾庫里霍傑伊利,貝盧尼,欽拜,舒馬納伊,哈爾卡巴特,布斯頓,昆格勒,克蓋里,塔哈塔庫佩爾,阿克芒格特,卡拉烏茲雅克,乾雷庫里以及與水管網毗鄰的農村居民點。 塔希阿塔什的集水和管網淨化建築設施位於蘇岩里水渠前部分建築區的塔希阿塔什水利樞紐上游區域。水渠的水來自阿姆河。
給水管網系統建築設施的總容量為26萬立方米/晝夜,其中規定在塔希阿塔什和霍傑伊利市淨化和供給6萬立方米/晝夜的飲用水,在昆格勒以及庫布拉烏斯秋爾市供給20萬立方米/晝夜的《燃氣管線》所需工業水(管道直徑為1200毫米)。但是由於未完成的建築部分建築設施至今未運行。在《完善卡拉卡爾帕克共和國和霍列茲姆區供水管網系統》設計框架內將要進行貸款價值為1903烏茲別克(蘇姆)的工作效率為6萬立方米/晝夜的水管網淨化設施的改造。 水管網淨化設施將是飲用供水的來源。
此外,努庫斯克的茲科特肯水渠將投入成套的工作效率6萬5千立方米/晝夜的水管網清潔建築設施。根據《完善卡拉卡爾帕克共和國和霍列茲姆區供水管網系統》的設計規定改造克茲科特肯上的集水建築設施,設施的容量達到8萬6千立方米/晝夜。
政治體制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憲法規定,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的自治權受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法律保護。該自治共和國還擁有與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憲法不相牴觸的共和國憲法,但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憲法在該共和國境內同樣具有約束力。未經自治共和國同意,其邊界現狀不能改變。自治共和國境內有關行政劃分的所有事宜都由自治共和國自行解決。自治共和國在全民公決的基礎上有權脫離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自治共和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的相互關係由雙方在烏茲別克斯坦憲法範圍內簽訂的相關條約、協定來協調。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的憲法於1930年4月9日頒布。該自治共和國有自己的國徽、國旗和國歌,在自治共和國憲法基礎上實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機制。立法權立法權由自治共和國最高權力代表機關——共和國議會來行使,該機關在多黨制基礎上由各區選舉出的代表組成,任期5年。議會主席由烏茲別克斯坦議會副主席和議員選舉產生,自治共和國議會按各區行政劃分情況每區推選一位侯選人進入烏茲別克斯坦議會,並在議會日常會議中擁有立法動議權。行政權行政權由自治共和國議會批准的自治共和國部長會議來行使。部長會議由共和國主席、副主席,各部委的部長、主席及各大型企業和財團的領導人組成。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憑職位可直接進入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內閣。塔什乾市就有烏茲別克斯坦政府下屬的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部長會議常設辦事機構。司法權共和國的司法機關獨立於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各政治黨派和各社會團體之外,由共和國最高法院經濟法庭及努庫斯市、各區的軍事法庭和經濟法庭組成,任期5年。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主席是烏茲別克斯坦憲法法院成員。
經濟概況
卡拉卡爾帕克人的傳統產業是半定居式的畜牧業,同時兼顧灌溉農業和捕魚業。現今的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生產門類很多。主要工業部門都與農產品原料加工有關,主導部門是棉花加工處理,與此有直接關係的有加工棉籽的榨油行業。大型工業企業有塔赫阿塔什國營地方發電站、貢戈拉特燒鹼廠、“卡捷克斯”合資企業和“艾爾捷克斯”合資企業等,同時組建了大批小型企業。
該共和國南部專門從事棉花種植和桑蠶養殖。因為自然原因。這裡的農業需要特殊的田間管理。共和國的土地非常適合種植水稻,這裡水稻的產量直接影響著整個烏茲別克斯坦的水稻供給情況。在廣闊的克孜勒庫姆荒漠牧場地區主要從事卡拉庫爾羊和駱駝養殖業。北部種植水稻,從事牧業,沿鹹海地帶則發展漁業、牧業(包括養馬業)。
生活習慣
居住
過去卡拉卡爾帕克人常以村落的形式居住。一個村莊往往由一個家族或幾個有親戚關係的家族組成。村莊一般沿灌溉地域分布。他們的傳統居所是哈薩克氈房。哈薩克氈房先由木棍搭成框架,再用蘆葦草將框架空隙填塞嚴實,牆壁及頂部則用粘土抹光。現代卡拉卡爾帕克人村莊的房屋都有大窗戶、木地板、家用電器、天然氣和自來水。房屋內部陳設既有現代城市化裝飾,也有傳統民族式擺設。牆上有掛毯,地上鋪地毯,鋪蓋被褥色彩艷麗,陶瓷餐具五顏六色,茶具古色古香,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現在哈薩克氈房只在農村地區作為避暑的居所。飲食
卡拉卡爾帕克人飲食以農副產品、畜牧產品和漁業產品為主,當然也有從其它民族借鑑來的菜餚,但在這些其它民族的菜餚中多多少少地摻入了自己民族的傳統口味。服飾
傳統的民族服飾只有老年人才穿戴。卡拉卡爾帕克人的古代婦女頭飾、頭巾的色彩極其艷麗,現代服飾則接近西方,現代民族服飾的特點僅表現在女式短裙的傳統縫綴褶飾上。傳統文化
卡拉卡爾帕克人有燦爛悠久的歷史,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民族工藝別出心裁。古典文學、傳統民俗等聞名於世。非常有名的勇士歌謠《阿爾巴梅斯》《克爾科克茲》《科布蘭》等都是以文學的形式對歷史事件的再思考。卡拉卡爾帕克人的民間藝術別具一格。從古時候起,該民族帶有鑲嵌物的木雕、皮飾、織物、刺繡等就有了很大的發展(哈薩克氈房的門窗、餐具、櫥櫃等)。哈薩克氈房裡的裝飾物包括地毯、掛毯、有花飾圖案的半毛氈、線織長條地毯。還有拉毛的、不拉毛的、拉毛和不拉毛混合編織的、柔和棕色的、玫瑰色的、淡黃色的長條地毯。卡拉卡爾帕克人的傳統民族裝飾工藝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至今。在各個歷史時期,有很多古典詩人曾在這裡生活過,並在這裡創作了大量的詩篇。像熱耶熱蘇、阿熱尼牙孜、別爾達赫、奧捷什和稍晚期的姆薩耶夫、阿維佐夫、艾姆爾扎耶夫等。依布拉吉姆·龍蘇波夫、杜列普別爾蓋·凱普別爾蓋諾夫、基洛夫別爾蓋·肉瑪姆拉托夫等文學家的著作早就不僅在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境內家喻戶曉,索比爾·卡瑪洛夫、瑪拉特·努爾姆哈麥多夫、恰爾州·阿布季羅夫等偉大的科學家對烏茲別克斯坦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