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克舞

卡塔克舞,是盛行於印度北部的一種古典舞蹈形式,屬印度古典舞派之一。

【簡介】
卡塔克舞(Kathak)是盛行於印度北部的一種古典舞蹈形式,屬印度古典舞派之一,至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
【歷史起源】
產於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聞名於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相傳,它的名字來源於被叫做“卡塔克爾”的通過歌唱和舞蹈講述關於印度教的神話故事和傳說的世代相傳的說書藝人。他們以講述兩大史詩等著作中的故事為業,卡塔克舞最初就是由這些民間一人在講故事的漫長歷史中發展起來的。
舞蹈起源於婆羅門男性所跳的舞蹈。對佛教和耆那教經典的研究表明,當時在印度恆河流域存在有大量舞技高超的女性舞蹈者。印度的吠舍離、摩伽陀、高薩羅、鴛伽等地區尤其以女性舞蹈者聞名於世。同時,歷史資料中記載有稱作“賽魯思”或“西拉林”的男性舞蹈老師。博爾米基的《羅摩衍那》和《耶柔吠陀》中記載的“賽魯思”與婆羅多的《快樂行》和《舞論》中記載的 “西拉林”之間有十分親密的關係。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舞蹈教師多為男性,而宮廷舞者多為女性。至於卡塔克舞是否又稱為“賽魯思”、“西拉林”或“西拉利”舞的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詮釋和研究。然而,各種門類的藝術家的湧現,和需求有經驗的舞蹈老師傳授與卡塔克舞非常雷同的舞蹈,這二者之間似乎有很緊密的聯繫。
在笈多時期,印度開始大興土木建造寺廟。與此同時,宗教儀式開始大行其道。“卡塔克爾”說書藝人再次流行起來。凱爾哈納所著的《王河》中描述了女性舞蹈者在木爾坦的太陽神廟表演的場景,而在迦梨陀娑的作品中也記錄了在烏賈因的寺廟中出現了同樣的場景。
而且,中世紀的阿布·法扎勒等史學家的作品中也提到了卡塔克舞。當伊斯蘭教剛開始在印度出現的時候,卡塔克舞仍僅限於在印度統治者施捨的寺廟中表演。宗教虔誠運動為這種舞蹈形式注入了浪漫主義因素。通過述說拉達和克里希那膾炙人口的故事,人類諸如奉獻、渴望、憂傷和喜悅等情感被凸現出來。正是在這一時期,印度的流浪部落從印度西部遷徙至西歐。一種被廣泛認可的觀點認為這些部落把傳統的卡塔克舞帶到西歐,並與當地的傳統融合成為弗拉曼科舞。
在莫臥兒王朝時期,卡塔克舞從寺廟舞蹈演變成為宮廷舞蹈,從而獲得更強勁的生命力。衣著華麗的宮廷舞伎供通曉詩歌和具有極高藝術鑑賞力的王公貴族取樂。因此,卡塔克舞成為印度七種主要古典舞蹈中唯一融合了印度教和穆斯林兩種審美風格的藝術形式。
印度的勒克瑙在Wazid Ali Shah統治時期(十九世紀中期)見證了卡塔克舞的復興。在《青年克里希那王的戀愛歷程》中,舞蹈與新型輕古典“土木里”(愛情歌曲)唱腔之間的結合成為現實。宮廷的波斯禮儀和正式裝束加深了舞蹈的複雜深奧程度,從而更加注重舞蹈中的細節、姿態和禮儀。作為印度教和伊斯蘭文化的結合體,卡塔克舞不僅表現原汁原味的印度史詩,而且還展現波斯和烏爾都傳說中的主題。節奏感、舞蹈者和樂師之間的問答、藝術家間的友好競技以及拉幕表演的使用等都突出展現了舞蹈中的穆斯林文化因素。
【風格特色】
吸收了婆羅多舞和卡塔卡利舞的一些特點,後來又借鑑了伊斯蘭舞蹈的一些特色。
【學習】
卡塔克舞在空間上是二維的。舞蹈過程中,只有前後空間的運動。即使舞蹈者在鏇轉身體時,也保持沿垂直方向中軸線轉動,而不會發生位移和偏離。人體被認為是一條直線,極少偏離垂直中軸線。在舞蹈開始階段,身體的重力均勻分布全身,而膝蓋保持直立狀態。與其他舞蹈形式不同,卡塔克舞講究腳掌全部著地。舞蹈者靠全部著地的腳掌保持身體微妙的平衡,從而巧妙地演示出複雜的步法。當卡塔克舞蹈者向前邁步時,既不是腳後跟先著地,也不是腳趾先著地。舞蹈中頭部動作不多,但是十分強調眉毛的動作。對眉毛的利用是這種舞蹈形式的特點之一。另外,卡塔克舞中經常有頸部水平左右晃動的動作。
卡塔克舞蹈動作不是建立在足部要接觸、腿要伸直或膝蓋要彎曲等原則之上的,同時也不是建立在身體需蜷曲成團或半圓或呈“8”字形等原則之上。它的舞蹈動作是直接由節拍的周期所決定的,而在節拍周期中節奏可以變化。“塔塔卡拉”在卡塔克舞中意味著舞蹈者在一個基本節拍周期中可以完成多種節奏動作的能力。該舞蹈形式的特點在於其跳躍和鏇轉的動作。與其他舞蹈形式不同,只有在卡塔克舞中,舞蹈者在跳躍的同時抬起腳。這個動作因此成為卡塔克舞獨有的風格。在此過程中,舞蹈者僅是克服重力,而不會在空間上向前或向後移動。在“浦拉姆利”動作中,卡塔克舞蹈者以身體為軸,一隻腳作為圓心保持不動,而另一隻腳則像圓規臂一樣在舞台上迅速地畫圓。
除了靜態的動作,卡塔克舞中還有包括tribhaga(身體彎曲成三段不同的部分)、abhanga(身體保持輕度失衡狀態)以及 ardhmandali(半坐的姿勢)等富於變化的動態動作。這種舞蹈形式還以軀幹動作著稱。上部軀幹的操控僅體現在肩部角度的變化。這個動作給予舞蹈獨特的流暢性和特有的軀幹姿勢。肩部動作(肩部一端下沉,而另一端聳起)特別經常出現在完成一種叫做“格薩格馬薩格”的動作的時候。
手臂的動作很明確,但不會形成單獨的幾何圖案。在基本姿勢中,舞蹈者一隻手臂在頭頂舞動變化,另一隻手臂則向前半伸直或輕輕彎曲成圈。在腰部附近的手臂動作稱作“罕姆薩耶(天鵝展翅狀)”。在svastika舞步(在背後交叉)基本姿勢中,舞蹈者右臂舉起代表克里希那的王冠,而左臂抱著王后拉達。在卡塔克舞中有很多種手臂動作,常見的包括“姆斯笛”、“希卡爾”、“罕姆薩耶”、“金德拉格拉”和“阿拉巴德姆”。
卡塔克舞可以被分成三個不同的部分,即Nritta(純舞蹈韻律部分)、Natya(劇情部分)和Nrity(表達部分)。Nritta是舞蹈中各種協調性動作的總和,而Natya則給予舞蹈以實質內容。Nritya則通過融合舞蹈和戲劇表演的方式講述某個故事或某篇詩歌。Nritta部分通常以稱作“阿莫德”傳統方式開場。“阿莫德”通常在一個16拍的節拍周期的中部,以向人身象頭神(Ganesa,智慧之神)祈禱開始,並以一個簡短的鏇轉動作結束。接下來的部分叫做“特德”。它是卡塔克舞蹈者表現不同的關節(angas)和“烏本格斯”動作的方式。“特德”是舞蹈的初始姿勢,舞蹈者的身體需保持“穩如松”的狀態,右臂齊眉彎曲,左臂則垂在腰間。舞蹈者站立時雙足交叉,右腳稍稍彎曲並只用腳趾接觸地面。在“特德”姿勢中有很多動作變化。在優雅的頸部動作中,強調眼神顧盼之間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不同情感。在卡塔克舞中以眼神和符號為媒介,歌曲的字面意思可以通過舞蹈動作和姿勢以及歌唱和情感確切無誤地表達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