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沂公路

1929年,博山至八陡段沿舊道整修,汽車可通行,八陡至蛟龍段亦加寬築成縣道。 1934年,博山至蛟龍段整修為省道,蛟龍至南上莊段整修為縣道。 1958年再次整修,除部分路段展寬,改線外,二次開鑿降低松仙嶺,並改善部分橋涵。

博沂公路:由博山起,東南行經八陡、北博山、下莊、過松仙嶺達沂水縣。該路地處山嶺重丘,多次跨越陡峰河川,道途極惡。1929年,博山至八陡段沿舊道整修,汽車可通行,八陡至蛟龍段亦加寬築成縣道。1934年,博山至蛟龍段整修為省道,蛟龍至南上莊段整修為縣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因戰亂破壞,該路已虛有其名。建國後,1951年開始整修博山至蛟龍段。1952年10月,又投工4.3萬個,投資51024萬元(舊幣),共整修路基30.8公里,松仙嶺處開山劈石改線2.23公里,方正式通車。1958年再次整修,除部分路段展寬,改線外,二次開鑿降低松仙嶺,並改善部分橋涵。 自1969年起,由博山逐年南伸,鋪築瀝青路面,至1985年,全線除松仙嶺尚有1.5公里碎石路面外,其餘均鋪築面厚2.5~5厘米的瀝青路面,達三級公路標準。博沂公路淄博境內路段長34.8公里,最大縱坡10%,彎道小於標準的6處,路基寬8.5米,沿線建有橋樑10座,涵洞72道,漫水工程1處,防護工程56處,設交通標誌38塊,建養路工房3處,綠化達26.3公里。1985年在北博山設點觀測,年平均日交通量為1465輛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