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學
與同科的其它成員一樣,博卡病毒有兩個開放閱讀框架 - ORF1和2。但和細小病毒科其它成員不同的是,博卡病毒在非結構性和結構性編碼區之中有第三個開放閱讀框架。這個基因編碼一個高度磷酸化的非結構性蛋白質(NP1),這一蛋白質的功能至今仍不明了。
ORF1是一個與病毒基因複製有關的非結構性蛋白質。ORF2編碼兩個衣殼蛋白 - VP1和VP2。
引發症狀
博卡病毒通常感染腸道和呼吸道。一些病毒可能會通過胎盤傳播,導致胎兒先天感染。
作為與人類急性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的新型病毒,人博卡病毒通過空氣傳播,容易使嬰幼兒罹患肺炎、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等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發熱、喘息、腹瀉等症狀,高發人群為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高發季節為秋冬季。
博卡病毒過去在動物體之間傳播,傳染性不會特彆強,感染兒童多在周歲左右,症狀與普通感冒類似,多為發燒。
博卡病毒與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共感染率可高達51%,且更多地出現在那些只有低拷貝博卡病毒的患兒樣品中。博卡病毒可以以低拷貝數長期存在於呼吸道,血液以及尿液中達一個月之久。而共感染現象在這些長期感染博卡病毒的病人中十分普遍。
中國案例
首例
2006年8月,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和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利用體外DNA檢驗技術,檢測出人類博卡病毒(HBoV)。這是繼瑞典、澳大利亞之後,中國醫學界首次發現該病毒的存在。
最新
2012年10月,深圳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近日在福田口岸發現一名嬰兒感染人博卡病毒。這是深圳口岸9月發現的第四例人感染博卡病毒病例,另三例分別發現於皇崗口岸和深圳灣口岸。
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暫未收到有關疾病的可疑報告,並指全球每日都有各類疾病的訊息,傳媒扮演傳播訊息的重要角色,雖然部分可能是流言,但全球設有完善監測機制,收到訊息後會作評估,有需要時會調查。
預防
出入境的旅客,注意個人衛生,儘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進行體溫探測,如出現發燒和傳染病症狀,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作出適當的建議,包括轉介有關病者到醫療機構跟進,以減少傳染病的風險。